人民广场想法简友广场

日更:行李——回家过年

2020-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鲜活了颜色

临近过年,平时人流攒动、拥挤不堪的地铁好似宽敞了许多,在午间上车的我少见西装革履的白领,多为大包小包的归家人。他们极好辨认,鼓鼓的背包、或大或小的行李箱就是他们最好的身份牌。

车门响起,一个男人带着行李一歪一扭的走了进来。沉重的包袱几乎难以支撑,他只有半弯着身子才能勉强把脚步挪动。看到这情境,周围的人群仿佛被刀劈开一般,让出一条宽敞的路来。

他穿着一件暗灰色粗糙的工服,黑色的裤子、脸上一条条皱纹内藏着若隐若现的黑纹,好似没洗净的泥垢。从面相上我看不出他大概年龄,30多,40多,还是50多——。对于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们,生活的沧桑早已把他们年轻的面容磨灭,额上那深深的沟壑,半掩在口袋内的黑乎乎的双手,都明明确确的表明,这可能是一位从事建筑工作的泥瓦工。

当他放下行李,倚着栏杆时,两包、一箱,一桶,那一堆儿行李一下子攫住了我的目光。我不由暗自猜测,这些物件蕴藏了怎样的故事?

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一台风扇了,如今天气转凉,风扇这东西我已很久没用了。从这台风扇可以想到,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至少半年以上,很有可能是在春节过后出门打工,打拼了一年,好不容易等到年关结了工资,可以回家过个踏实年了。就算是几十元买的风扇,也不能遗弃,带上回家,给家里添个家当。

风扇旁边就是一个很少看到的水桶。水桶里满满当当塞满了零碎物件,只能从侧面一窥究竟,毛巾、牙刷牙膏洗发水,免不了喝水用的水杯,烧水用的热水壶,就算是两元店买的晾衣架,也要占据一个位置,毕竟对于他来讲,这花多花少,都是钱买回来的,能带回去就带回去吧,扔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对了,还有小半袋零食,不晓得是自己买的,还是朋友送的,仅剩了一点点儿。我不由有了疑惑,难道他在漫长的火车旅途上,就要靠着这一点儿零食来度过吗?

为此,我特意的绕了一个圈,走近去看。在零食的下面,一个白色塑料袋露出了一角,里面装的食物,是烧饼,城中村一元一个的烧饼。这是六七年代火车上的标配,耐饥不说还有淡淡的咸味,可现代人有丰富的零食可以选择,面包、泡面、火腿肠等各种零食,哪个都比寡淡无味的烧饼强的多。

他不这么想,超市内琳琅满目的零食虽多,都太过昂贵,卖力气赚的钱,每一分都沾满了血和汗水,来之不易。

几张烧饼,免费的热水,这就是他一路上的饮食。对他来讲,能吃饱就行,能省一分是一分。等回到家,这些钱能派上更大的用场,给孩子买一支笔,给家中添置一点儿猪肉,给老婆买一套新年衣服……

一个大大的行李箱,不用猜测,里面肯定装了被褥,南方的天气又不算太冷,一张薄薄的被子足矣。再加上被单,和垫被,大大的行李箱完全可以装下它们。曾经工人走天下靠的是编织袋,现在有了行李箱,看起来好看不少。

对于这位急切归家的男人来讲,在这里务工,几乎每一件添置的物件,都是不能丢弃的,无论如何都要带回家去。那一大一小的挎包,或许塞满了衣物,就算是一件T恤衫都是不能舍弃的。

这么一堆儿物件,怪不得男人走进地铁时,几乎霸占了整个车门。对于归家的民工来讲,带上所有家当几乎成了一种本能。火车站快到了,离家又近了一点,男人嘴巴抿了起来,开心的气息几米外都能闻到。

他站了起来,开始整理行李。两个挎包一个半挎在胸前,一个因袋子过短,只能挂在左手臂上。左手臂甚是坚韧,水桶也挂在了手腕处,空着的手刚好抓住了风扇。右手的任务更为艰巨,提着行李箱前进。就这样,他蹒跚着下了车,很快消失在人海中。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辞职归家的A君,他潇洒的退房走人,除了一个双肩背包,什么都没带。沙发(6000多元买的)、电冰箱、洗衣机、烤炉、锅碗瓢盆等一应不要,就连曾经为了健身而买的高档自行车也不要,嫌弃带回去麻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是他最常说的口头禅,毕竟家里经济条件不差,买新换旧是日常操作了。

即使我们在同一块土地,处在同一个天空下,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千差万别,在我们为了无法天天吃牛排喝红酒,不能时常去国外旅游买奢侈品而懊恼时,为了房价上涨,工资太低,创业太难而焦虑万分,抱怨“生活太苦,梦想遥不可及”时,不要忘了,在世上,有些人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