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下半身发育的不错,但还是只能过儿童节
1
为什么就是找不到
你交的作业啊
为什么你交的格式
都不够规范啊
我并不期盼它会有
原创性和启发
我惊讶的是内容竟然
全都是抄的
你不想你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你不想你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就不能再装傻
跳得差不多就行,但也不是跳下去就成
每年到了快结课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是崩溃的,为了防止当场撕扯自己的衣服,扇自己大嘴巴,绝望又无助地薅自己的头发,做出有损职业形象的行为,我都是先到医院挂精神科,开点抗抑郁和躁狂的药,再做成绩表。
做人,要学会切换情绪
没人交作业感觉很绝望的时候,重点抗抑郁,以免背过气去;作业质量不佳想抓狂的时候,努力保持平静,避免砸坏鼠标键盘。
有次不小心把药吃反了,醒过来的时候下身缠着纱布,媳妇在旁边一脸严肃。
醒了?说说吧,你为什么要凌辱显示器?看的到底是啥东西!
我回忆了好久,好像是改作业上火的时候,用药搞成了抗抑郁剂,后来开始亢奋,就尝试给液晶屏上实在没法入眼的练习题,注入点新活力……
2
我们都没有长大,只是学会了如何举手投足。
年轻的外表,掩盖不了内心的苍老
一直很喜欢上面那句话,生理上没人希望自己长大,因为那意味着变老,意味着接近死亡。但在心理上,想要有所成就,想要跟上潮流,哪怕只是为了活得更久,也要懂得成熟。
什么是成熟?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向解读。
3
向内,要认清自己。
基因怎么排序,我们也无能为力。
但起码,要有抽离出肉身看自己灵魂一眼的勇气、不停尝试努力观察自己特性的毅力。
有人爱动,有人爱静,有人喜欢静静,有人喜欢一个人静静,还有人喜欢一个人。
有人喜欢野,有人喜欢宅,有人喜欢掌控,有人喜欢失控,有人无法等,有人速度快了就发蒙。
有人喜素描粗线条,有人画工笔数汗毛,有人大大咧咧有话不能憋,有人深沉含蓄讲三个字就向后缩。
什么样的个性,什么样的特质,都不会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决定因素,但前提,是你先搞清自己这个品种生产时的元素配比。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因为自己的无知,想走远一点路,最好搞清楚脚能穿什么样的鞋子。
4
向外,要理解他人。
能从什么样的层次思考问题,就能掌控多么大的场面。
能照顾好一个人,你就能脱单,即便对方是同性,刚练好的胸肌,关键的时刻起码可以偎依。
能照顾好一个宿舍,你就能当舍长,好多人表示老子根本不想当,好罢,我换个说法,能照顾好一个宿舍,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当家长,大家不是喊你哥,就是叫你姐,根本不考虑你十四岁就来上大学。
能照顾好一个企业,你就能够创业,研发市场物流财务,一切都跑不出你的掌控,平时思考的越具体,出问题时越省力。
如果把这种理解他人所需的关爱拆开,应该指向生理特征,应该指向性格天性,应该指向处事方式,总而言之应该是——理解别人的核心诉求。
如果再给这种理解加个限定,那就是尊重。
5
我一直觉得,智商,是个很值得商榷的概念。
它的功能,往往无法界定一个人能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反而经常被用作失意者的借口——
我智商这么高,是很聪明的,不是我不行,是这届出题的人有病。
智商,甚至包括情商,如果只是用一个数字来说明你理解世界时所获得的分数,这种评判标准,有点像单机版游戏的个人SOLO。
你玩得很溜,通关飞快,但可惜,现在是网络游戏组队时代。
不怕游戏坑,就怕猪队友,在这个连游戏组队都强调远程还是近战角色身份的年代,你不但要认清自己,根据个人特点选个合适的角色,还要配合他人,该治疗治疗该辅助辅助,如此这般,才会有人给你点赞,召唤你参加野战,当寒夜降临,提醒你穿秋裤不打冷颤。
智商,评价的是一个人理解世界的速度。
但成功,考察的是个体适应外在的地步。
6
你的年龄在增长,你的阅历在扩张。
但如果一切经验阅历,只是想让外界服务自己。
我才不管打不打脸,今天就是没心情参加表演
无论下半身发育的多大,还是只适合在幼儿园称霸。
六一到了,脸过儿童节可以,心态,最好还是摆在重阳节的族类。
现实不拼尺寸,人生讲求的是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