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进时光的影子,再慢些吧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jack汪汪叫

我一直觉得外公是那种老派的文人,当了一辈子老师,骨子里透着一股酸味,也透着一种风骨。说起来当年拿起画笔,也正是因为他。某天的美术课上,老师让拿出一张家人相片照画,我拿的就是外公的照片。那时候也小,不懂技法,不懂线条,就那么看一眼画几笔,最后竟然受到了表扬,从此对绘画热爱的一发不可收拾。话说,我已经不记得他当年教的哪科了,只记得他当了一辈子老师,从村里校长的职位上退下来,这已经很多年了,走在大街上,到处都能碰见自己教过的学生。他是个能折腾人的人,从我记事开始,就要时常给他按摩,一会抓头,一会按脚,只不过小时候,他的脸还光滑平整。之所以说酸,是因为我觉得他具备了老派文人不少特点,包括缺点。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偶尔还谱个曲,写几句诗,这种爱好,一直到最后他都保留着;当然,毛病也不少,那种“文人相轻”的毛病,我觉得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从来对别人的大作嗤之以鼻,老是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有些轻狂,又有些慌张。他是那个混沌年代里县里面为数不多的师范生,自然是有才的,但是被坏脾气掩盖了不少。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启蒙。

有时候我觉得他更像一段活着的历史,串联了我不曾想到的遥远过去。我的所知所学,相当一部分来自他,当然,也有一部分坏脾气。以前,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大到就像电视剧写出来的规模,时代动荡,有了诸多普通人的生死别离。他会经常念叨小时候躲飞机扫射的场景;念叨打完仗之后战场的一片狼藉;念叨国民党抓壮丁时的义愤填膺;念叨他父亲地下工作的百般艰辛。再后来,就是母亲和舅舅小时候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还有早年间工作的种种,从臭老九到人民园丁,回忆似乎从来没有尽头。那些,我都还记得。

母亲常怪他一辈子也没攒下什么,除了吃喝,好像别的什么都可以放一放。我一定要找个时间仔细回忆一下这些年的这种事,它让我有点五味杂陈的感觉。小时候盼着他吃喝,因为每次都能带不少好东西回来,那个时候能尝上一个糖醋丸子,高兴的没边;长大点,开始觉得烦,干嘛总在上学日吃吃喝喝,一帮人天南海北的胡侃,不知道我们还要写作业吗;成年了,就觉得见不得这种情景了,老琢磨着你们那老一辈人见过什么,说的都不对;再后来,工作了,反而开始鼓励他吃喝,甚至是主动带他们去。因为某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 他老的太快了。

每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他,都是他,一样又不完全一样。像许许多多的人一样,凡人哪有那么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更多是年代里生活的一地鸡毛,和回忆里的一些巧妙片段。生活的破事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动态的故事,还挺让人温暖。当人走进了故事,也就渐行渐远,再也不见了。我很担心会记不清他的脸,我一直觉得时间比橡皮可怕,某一天一回想就成了一张白纸。我也在想,等等吧,等有钱了,我也拍一个以你们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再来致谢,谢谢你们参与了我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