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乱世保身的智士
三国时群星闪耀,智谋之士极多。谋士们辅佐各自的主君,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号称“谋主”,今天更多时候叫他们“军师”。智者往往被人称颂,但有一人绝对是例外,他被人称为“毒士”,这不是什么太好的称呼,虽然是“士”却责其“毒”,可谓有褒有贬,这人就是贾诩。
1、默默无闻,乱世求存
贾诩是凉州武威人,也就是今天甘肃省武威市,那里在今天仍然属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在千年前的汉末更是边疆之地,那里地处关西,有汉以来的人口迁移使得汉胡杂居,胡人以羌人为主,民族矛盾时常演变成叛乱和战争,也让凉州汉人变的勇武善战,名将辈出,凉州豪族主要以军功起家,在汉政权中有着一席之地。西凉人也不都是董卓、马超那样的武夫,也有诗书传家的大族,汉末著名的“凉州三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但西凉毕竟地处偏远,总是被关东士族瞧不起,所以后来凉州军阀董卓废立天子,就被关东诸侯联合声讨,虽然口号喊得响亮,其实只是嫌董卓一介武夫,哪有作霍光的资格。
贾诩是西汉时代文豪贾谊的末裔,东汉时家族开始居于武威郡,贾诩少年时的境况想来不会太差,让他可以熟读兵法韬略,但在汉末,没有名士的点评和推荐,饶你满腹才学也无人问津。偏僻的西凉没有伯乐,中原也不会容得下西凉来的士子,贾诩的半生也只能在家乡默默无闻。陈寿写《三国志》只好用“少时人莫知”几个字一笔带过他的青年时代,又说他被举为孝廉,做过小官,又因病辞职回乡,算是交代了贾诩中年的事业。再后来就记载董卓入京时,贾诩已经在军中任职,这时候他已42岁了,在古代这年纪已是老矣。贾诩的前半生再没有别的历史记载,后人无从可知,但他一定是怀才不遇的。
贾诩年轻的时候,正值桓、灵二帝在位,那时中原虽然还相对安定,但凉州早乱了,羌人、氐人不断掀起叛乱,大小战争不断,年轻的贾诩比中原士族的子弟们更早见识了乱世的可怖,他只能小心翼翼,学着乱世中的求存之道。
贾诩曾经在回乡的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他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眼看就要被处死,贾诩却谎称,“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的太尉段颎曾经久镇凉州,威名赫赫,所以贾诩便用他的名号来吓唬氐人,叛乱的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他同行的人却都遇害了。扯虎皮做大旗听起来容易,但真要在屠刀加颈之时还能自救,不但要有随机应变的才能和洞察人心的慧眼,更重要的是镇定自若的勇气,这不是书斋里寻章摘句的腐儒能做出来的,经历过世事风霜的历练才能抓住这一线的生机。
贾诩,字文和2、一言乱国、毒士成名
贾诩虽然身怀荆山之玉,奈何凉州没有明主能识,年岁渐长的贾诩大概也没有了年轻时的进取心,他投奔了凉州势力最强大的董卓,做到都尉、校尉,如果是和平年代,贾诩的一生大概就这样默默无闻的过去,但历史在这里出现了拐点,贾诩在这里首次亮相,真正做到了一言以乱天下,虽不愧是无双的智士,但“毒士”之名也源于此。
那时董卓被王允联合吕布所杀,在长安的西凉势力瞬间崩盘,王允主持朝政,他性情刚直,下令绝不赦免董卓手下那些犯下种种罪行的西凉将领,李傕、郭汜、张济等董卓旧将人心惶惶,都打算就地解散队伍,各自逃回西凉的家乡。此时贾诩却站出来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如果散去军队独自回乡,路途中连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西行,沿途收敛士兵,聚众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就可以掌控国家,如果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这番高论令众人恍然大悟,于是李傕等人散发“王允欲杀尽凉州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结果长安陷落,汉朝中央政府的权威从此一落千丈,乱世的帷幕彻底拉开。
若是没有贾诩的一句话,东汉王朝至少可以太平几年,而且此时摧残汉朝的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都已经消亡,军阀董卓一死,朝政会有万象更新的机会,结果李傕之乱让汉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的时候,就曾大骂贾诩是让天下大乱的罪人,后世学者也骂声不绝。
贾诩为什么要出此奇谋呢?他并不是李傕的部属,事实上,贾诩也从来没有真正忠诚过某一个主公,他既没有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操劳心,也没有田丰死谏的拼命劲,他只是要当个公务员,主公的死活贾诩管不了,他也不乐意管,他要的是明哲保身而已。贾诩出此奇谋其实也是无奈,他不愿意看到战乱,只是他更要保护自己。这里离西凉家乡有乡万里之遥,贾诩一介文人,若是孤身逃命,他哪有本事逃出生天,连一个亭长都能抓住的正是他自己。这真的是他救自己命的计策,可惜却害苦了关中的百姓,此计之毒也算实至名归。
乱武天下3、明哲保身、看透人心
之后李傕等人论功行赏,要封贾诩为侯,他坚辞不授。头脑清醒的贾诩是不敢要这个功劳的,否则天下人都要恨死他。也许是他心中有愧,也许是为挽回自己的声名,他在长安对献帝和朝臣多有维护,不久借母亲去世之机辞去官职。后来李傕再次请贾诩出山,调解与郭汜等人的纷争,贾诩调解二人罢兵,又出力帮助天子出逃,功成后又立刻交还印绶。贾诩没有被功名利禄冲昏头脑,他明白李傕等人不是善类,又没有前途,所以既出力又保持距离,而对皇帝和朝廷他施以援手挽回一些声誉,却绝不愚忠,及时急流勇退。
离开李傕并不容易,若没有新靠山,李傕不会轻易放过他。贾诩投奔的是与他同郡的将军段煨,古时尤其重视乡党,投奔老乡是个很合适的理由,李傕也说不出什么。但段煨也是无能之辈,表面加倍礼遇贾诩,其实内心颇为忌惮。贾诩当然看的出来,他没有闲着,又物色了年轻识浅、缺乏谋主的张绣。张绣是张济的侄子,也是出身凉州系统的老熟人,他对贾诩的投奔欢欣雀跃,对他持子侄辈的礼仪,而段煨也很高兴他的离去,又乐于借贾诩与张绣结为外援,大家皆大欢喜。
这时的贾诩已经声名远扬,至少在凉州将士心中对他都是信任敬重。如果贾诩还是个年轻人,他大概会像郭嘉、诸葛亮一样挑个心目中的明主,助他匡扶天下,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这时的贾诩已经50岁高龄了,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声名去寻求明主,而是在自己凉州的小圈子里打转。他没有大志,也没有野心,就算有也早已被岁月磨去了,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安身立命而谋划着,他是一位智士,更是一位头脑清醒的老人。
贾诩的谋划往往很简单,却直指人心。官渡之战的前一年,袁绍派人拉拢张绣,贾诩却劝张绣归附曹操,张绣很不解,袁绍强曹操弱,而且他与曹操还有仇恨,曾经降而复反,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这样的深仇哪能投奔呢。张绣的不解是常理,但贾诩却指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曹操弱才会看重他们,而强大的袁绍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其次,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投奔他等于归附天子,有着大义名分,如果曹操失败他们也没有效忠曹操到底的义务;最重要的是,有称雄天下之心的人一定不会轻易泄私怨,这样才能向世人彰显自己的德行。贾诩的前两条理由是与张绣的密语,第三条却也是说给曹操听的,也是说给世人听的。曹操果然没有记仇,他继续任用张绣为将,官渡之战后又因功给他加官进爵,诸将之中给张绣的封邑尤其多,这自然不是因为曹操有多喜欢张绣,而是做给世人看的以德报怨的一场秀,贾诩给了曹操这个表现的机会,难怪曹操一见贾诩就高兴的说,“让我的德行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啊!”贾诩的说法听起来轻松,其实很难,如果不是看透曹操,谁敢拿自己的命来冒险,赌对方不会秋后算账。贾诩却有这样的信心,他能判断出叛乱的氐人唯独对段颎有畏惧之心,他能看出对自己礼遇的段煨其实心有猜忌,他也能看透作为敌人的曹操,清楚他的心气和作派。看透人心的人,往往也看穿了世事。
东汉十三州4、自知者明、不争者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国里见微知著、善解人心的谋士不止贾诩一个,但能自知的人却首推贾诩。当初李傕要给贾诩“尚书仆射”的官职,立下大功的贾诩却清醒的认识到,“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结果贾诩担任了次一级的官职。人多是不自知的,往往高估自己,贾诩竟然对自己都有如此准确的定位,可谓自知者明了。
贾诩晚年仍然头脑清醒,他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旧臣,属于半路投奔的,本来就难得多少信任,而且自己长于谋略,善窥人心,更容易引起主公的猜疑,于是贾诩采取闭门自保的办法,不与群臣有私交,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附高门大户,结果反而家族兴旺,子孙有所作为。古往今来,飞鸟尽良弓藏的例子数不胜数,功臣贵勋们怎会不知道呢,但权力和地位容易蒙蔽人心,能做到贾诩的地步,实在是不容易。
贾诩的机谋擅于揣测人心,未免给人阴谋家的印象,其实他也通晓大略,擅长阳谋。曹操逼降荆州之后,想出兵平定江东,贾诩就劝他暂停军事行动,利用当下据有的土地、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声威来招揽贤才良士,安抚百姓,使中原安居乐业之后,就可以不兴师动众而使江东俯首称臣。可惜曹操早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过度自信,遂有赤壁之败。
后来曹丕欲征伐吴国、蜀国,也问计于贾诩,贾诩认为吴国蜀两国虽小,但尚有地利人和,不是能够轻易征服的,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先文后武,等待时机再出兵。可曹丕急着要一统天下,听不得劝,结果几次征伐都无功而返。
可叹贾诩的煌煌大略少有人听,窥人心思的阴谋诡计却人人信服。汉末三国的乱世,让大汉五千万人口最后只剩十分之一,以至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世人视贾诩为毒,却不知毒的是这个乱世。在乱世求生的人,犹如与豺狼为伍,机谋权变能消灾避难,审时度势能明哲保身,但更重要的还是那份自知与不争,这才是贾诩乱世自保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