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之道》书摘

2019-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在强

《IP之道》是一本知识产权文集,涉及分析、布局、质量管控、无效诉讼等多个方面。目前尚未读完,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摘录下来,以作分享。

1、尽可能的保证企业字号、商标和域名的一致,这对于后续的品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李兵

2、巴西的专利申请周期长且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较小,因此尽量不要在巴西布局专利;印度的专利审查通常参照美国和欧洲标准,出于专利申请成功率和成本的考虑,主要布局基础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对于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对应的功能和技术,原则上只在中国进行申请。——李兵

3、企业还将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同时申报了IF设计奖和红点等工业设计奖项,以作为版权保护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李兵

4、针对企业的辅助性商标,在注册成功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进行著作权登记予以保护。——李兵

5、在维权过程中,针对生产商反侦察意识和能力提高,跨区域取证难和执法成本高的难题,企业可集中精力优先打击价格较低且销量较高的销售商,并顺藤摸瓜,找出生产商进行诉讼,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李兵

6、笔者现任职的公司有专门的接待厅,在接待厅中设立了知识产权展柜,展示专利授权证书和政府部门颁发的各种知识产权荣誉证书,同时设有有专利墙,列举了公司专利布局的最新情况,并定期向市场部提供最新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公司有领导贵宾访客过来参观时,第一时间向外展示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如果有公司高级管理者进行接待,自然需要先去了解这些内容,讲的次数多了,对专利的认同感就会增强。——刘光华

7、专利源于企业技术创新,商标源于企业品牌塑造。——李阳

8、通过专利分析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诉讼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获得市场份额,通过知识产权与政策匹配为公司减税并获得资助,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通过知识产权识别评价与考核员工,通过知识产权防止员工流失,通过知识产权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李阳

9、为了与研发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可以考虑建立联络人机制,以便定期会晤,并参加到研发项目组的日常会议中去,这样通过与研发人员的面谈,有利于了解研发的最新动态。——李阳

10、IP 与法务部门之间关系微妙(尤其是涉及诉讼时),实际情况下,因为专业思维差异及其他因素(如双方都想获得 IP 诉讼的主导权)的影响,双方的合作配合可能并不理想,因诉讼对于 IPR来说是一个提升部门业绩,积累实战经验的绝好机会,应该尽力争取。——李阳

11、诉讼背后的原因包括几种情况:一是原告方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尊严发出警告;二是竞争对手出于市场竞争的打压手段;三是原告方为了获得授权许可的机会,诉讼只是一个前奏。——李阳

12、IPR可以多了解公司所在的市场的商业模式、竞争对手和客户关系的情报信息,对竞争对手产品进行监控,准备好专利包并完成必要的侵权分析,通过合作策划一个 IP 专案,帮助市场部门获得订单(比如在投标中通过警告函排除竞争对手)来打开局面。——李阳

13、根据IP工作项目的重要性对付款优先级进行排序,比如,维护类>诉讼类>申请类,核心专利申请费>普通专利申请费。——李阳

以上是目前读到的对我有启发的部分,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