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北京空气质量跻身全国前十,偶然吗?

2018-01-30  本文已影响27人  5534188846e1

北京市2018年“两会”刚刚结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细颗粒物(PM2.5)2017年的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别着急,我们先聊聊另一件事。

记得月初的时候曾这样一则新闻:北京市2017年12月的空气质量跻身全国城市前十位,甚至超过了昆明市名列第九。当月,北京PM2.5的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值是133微克/立方米。

身处北京的鞋童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北京的这个冬天空气好得有些不可思议。我有个同事,去年冬天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家里买了5个空气净化器,每个房间一个,结果今年一次没用到。而就在2016-2017年的那个冬天,北京曾经史无前例、令人发指地连续经历重度雾霾天气,中小学甚至两次为此停课多日。不到一年的时间,空气质量能够出现反转似的变化吗?大家心中存疑。北京空气这么好是不是偶然的?会不会雾霾从此就不再来了?

北京这个冬季空气质量如此之好的确有偶然因素,这个官方也承认。用领导的话说就是“人努力、天帮忙”。人努力是说政府和百姓的确很拼——环保督察史上最严,高污染的企业全关闭;今冬暖气全部煤改气;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禁止上路;建筑工地采取降尘措施……天帮忙是说北京今冬一直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北风“关照”,而且湿度较低,使得污染物一直处于可控水平。

虽然成绩来得偶然,但其中也有必然。按照2013年制定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到2017年,北京市PM2.5的年均浓度需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这是“大气十条”唯一一个定量化的浓度值目标。你看,60和58如此接近,这个目标是五年前就设定好的。

那么各位很自然就会想到,北京下一阶段的空气质量目标是什么呢?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左右,控制在56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6%以上。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的设定,到2030年,PM2.5年均浓度将降至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

也就是说,在官方的计划当中,接下来的空气质量治理工作也分两步走:第一步用3年时间,从60微克降到56微克;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从56微克降到35微克。平均下来,差不多1年2微克的降幅。

有人会问了,2017年已经到了58微克,接近第一阶段目标,之前的预计是不是可以提前完成啊?我们再来分析分析。刚才已经说了,2017年的大气治理成绩包含了一定的偶然因素,既然天公可以做美,当然也有捣乱的时候。因此,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这个数据有可能出现反复。

其二,经常看竞技体育的人都了解,运动员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提高成绩就很困难了。有些体育项目的世界纪录往往十几年、几十年都没人打破,即便打破,也不过提高0.01秒。污染的治理自然也有这个效应——越接近目标,降速越慢、降幅越小。

其三,“人努力”这个因素确实还有潜力可挖掘。机动车尾气目前成了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北京接下来必然会加速推广新能源等“零排放”、“低排放”的车辆;与此同时,轨道交通进一步加密、公共交通舒适度提高、市民绿色出行意识增强……也有助于PM2.5的浓度进一步降低。

我们还应该看到,空气治理不是一城一市的努力就能决定的事情,这也是北京的空气治理必须要放眼于京津冀整个区域的原因。因此,加强与周围省市的沟通协调,建立环保监督联动机制,共享大气治理经验也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如果还有人要问,这个美好的目标能不能提前完成?这个的确没人能打保票。不过我们的官方一直有保守承诺的习惯,喜欢给大家惊喜。2022年北京要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信那个时候,北京的天气应该能够让更多人满意。如果还有更大惊喜——什么惊喜?额……你懂的。到时候,不要忘记笔者曾经在2018年就剧透过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