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浪,是每个现代女孩该学的品质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9人
6d109d3f69d7
李清照,生于1086年,北宋由强转向衰微的年代。李清照出生名门,家学渊博,夫家更是炙手可热的名门之后,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大家闺秀,原是恬静、贤淑、温婉的,但李清照却偏不同,甚至颇有点“浪”。
“浪”迹一:少女时,玩得野。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趣事,更是囧事。夜醉方归,迷路了,误打误撞,灵光窘迫。好一个毛燥俏皮的野孩子,更谈不上含蓄矜持,贤淑端庄。
放眼现在,被繁重的课业压制,被礼教束缚,却失了这份天真烂漫。
会玩的孩子更有潜力和韧性。记得我小时候有两个玩伴,姑且成为小A和小B吧。小A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
每天固定时间练习钢琴、毛笔字,没有达到要求就不能走出房门,能跟邻居、同学玩,更是难得。年纪尚小的时候,小A确实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又是端庄优雅的淑女样,很给家里争光。小B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爬树、挖沙坑、抓蝉、捣树叶,用大人的话说,叫把坏事干尽了,哪里还有女孩子的样子。这种情况维持到了初中。小A学习的后劲明显不足,成绩迅速下滑,他一贯以来的夸奖和优秀,使得父母和他自身的要求却依然严苛。但小B像换了个人似的,卯起劲来读书,加上他原本调皮、精灵,进步很快。故事的结局是,小A自杀未遂,抑郁导致他最终长期吃药,样貌变得浮肿不说,学业也不得不暂停,父母哪里还敢对他有要求,只求他平安活下来就好。小B呢,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浪”迹二:夫妻间,放得开。
减字花木兰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是花艳,还是人美?这种夫妻间的逗乐不要说传统保守的封建社会,就是放在现在,本也应是私密的。李清照却率性而为,不遮不掩,公然秀恩爱,把刁蛮撒娇发挥到了极致。
都说会撒娇的女人有人疼。女汉子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人宠啊。从一开始,你乐于奉献,甘于牺牲,看着家人吃着你亲手做的饭,你觉得幸福;枕着你亲手晾晒的枕巾,你觉得幸福;…直到后来,所有人都习惯了你的付出,把他视作理所当然,那么你的撒娇会被认为矫情。但如果一开始就“撒好娇”、“撒对娇”,情况可能会大不同。对大部分男人来说,天生具有保护欲,撒娇能激起他们内心的满足感。撒娇是一门艺术,时机、分寸的把握很重要。如果不讲道理到失去控制的地步,就是“撒泼”、“撒野”,非但情调无存,唯恐不及。所以所以撒娇前先摸清男人的底线,清楚他的痛处、痒处在哪里,不冒然,不做作。
“浪”迹三:流离中,倍忧国。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绝句,令人对李清照肃然起敬。靖康之变后,丈夫赵明诚在一次叛乱中缒城逃跑,让李清照心灰意冷,写下这首《夏日绝句》,他连用刘邦、屈原、项羽三人的典故,直指脊梁,力透纸背。一个妇道人家,竟如此“不安分”,如同悲壮男儿,感时忧国,力压须眉,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