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与永恒》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蜗牛壳里的梦想家

教育在时代面前要保持独立性,不向风云变幻的时代妥协,而应该让时代向守护永恒价值的正确的教育妥协;优秀的个体要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在没入时代的深水畅游之时,经常伸出头来仰望天空。(P11)

教育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P1)

教育的“内芯”是真实、具体、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它的实质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持续成长的过程。

智慧是天籁之音,可仰望而不可学习。

好的教育,是引导学生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P11)

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的牵手,而是对生命的告别,对以往旧生命的告别,走向新生命。教育教给人的,是学会如何每天都与过去的生命告别,这个过程延续终生。(P22)

挖掘时间的育人价值,成为教育时间的设计师。教育需要与学生在商讨、对话中设计教育时间,成为学生自我设计时间过程中的对话者、介入者、指导者和引领者。(P46)

拖堂,实质上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和漠视。(也许以前,我觉得拖堂一分钟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甚至又有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拖的心安理得,看到这句话,我知道,那样非常不对,一定要改正。)

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与“幸福感”?

自然对孩子灵魂的触动,是从各种丰富的感受开始的。走出温室,走进森林,走入原本严峻、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森林的教室里,体味零下28摄氏度是一种什么滋味,体会爬树,玩泥巴,踩水坑的刺激与乐趣,体验如何在自然中发现玩具,或者用木头,树枝等自然之物制作玩具,共同经历面对大自然的各种危险如何在相互协助中自救……

一切都要求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作为教育者的自然那里去自主寻找和创造。(也许,我们常常忽略大自然对人的启发,我们总是呆在室内,或者被城市的钢筋水泥包围,被高楼大厦裹挟,很难接触到大自然,但我想如果可能,应该带孩子真正的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也感受大自然的残酷,真实的感受要比那些语言文字来的更猛烈更真实。)

什么是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独立的见解,包括允许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意愿。(P158)(读到此处,我突然发现,我可能之前以为自己很宽容的地方,其实一点都不宽容。什么是宽容?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抱愧允许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意愿。允许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意愿。大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宽容,是因为这个错误并没有特别严重,而当错误严重时,我们可能并不会深究他内心到底怎么想,就把错误归因了。)

我从不怀疑,参与或观看过这种教育仪式的孩子将终身难忘。我从中知晓了,“仪式”对于人的厂长是多么重要和不可替代。(P159)

(仪式感,曾经我特别讨厌这个词,特别讨厌仪式感,我觉得有点做作,只要再心里有就可以了。比如过生日,以前我都觉得无所谓,跟生命中的其他时间一样,没什么不同。但是,从学校的很多次活动,让我渐渐的转变了这种想法。生活真的需要仪式感。以前说到五四青年节,我什么都联系不起来,现在我知道我们的旗袍节,弘扬传统文化,也是青年们的一种时代责任。说到儿童节,我们有国际周,为儿童打开了世界的一扇门。说到国庆节,我立刻想到了运动周,因为只有身体强健,才能有未来的可能性。只有少年强,则中国强!真是这些充满了仪式感的事情,才让这一天与生命中的其他天不一样,因为不一样,因为有特别的感受,我们才会有深刻的印象,才形成了长久以来的情感。感谢仪式感,让生活与众不同!)

在古往今来的教育者的灵魂中,最稀缺的品质是悲悯、宁静和从容。教育中的悲悯,在于对成长过程中生命所必将承受的痛苦、挫折、失败及各种危机的悲天悯人,在于对所有这些危机和遭遇的敏感和敬畏。(P201)

无劳绩,不诗意。

军人的精神和母亲的情怀,是教育者的双重形象。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服从生命成长的召唤则是0教育的天职。

好的心态,好的口才,好的笔头,好的思维。

衰老的标志,始于对往昔的频频回顾和驻足,并陶醉、沉醉、迷醉于其中,显现于对追忆的享受。

衰老,是从身体活动空间的逐渐缩小开始的。(读完这段话,我就觉得我真的衰老了,不光看脸,看看身体活动的空间。记得上高中时,终于从镇上走到了市里,高中第一周我就沿着登封的主干道走了一遍,回家跟我妈说了这么一句话,“原来登封才这么点大啊,还没转就到头了!”,其实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是想象中的大城市与现实差太远。高考时,立志一定要考出省。因为觉得登封才那一点大,郑州也不会大到哪儿去。也并不是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学期间,能跑的地方都跑了一遍。终于毕业了,工作了,依然能再暑假出去转一圈。而现在的生活好像就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身体活动的空间缩小了,思想的边界也缩小了,真的衰老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