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中的坏货太多,但不是读书越多越反动

我越来越不喜欢“知识分子”这个洋气的名字,而更认同“书生”这个词。在老航看来,读书人或者书生,更能精确地反映以读书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这类人群的生活形态。实际上,有些人虽然划归为“知识分子”,却不一定是书生了。因为他们虽然拥有大中专文凭,一般到三四十岁,就基本不读书了。书生则不一样,他们会一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几天不读点什么,人就瘆得慌。不管有没有文凭,也不管是什么职业、身份,他们就是一辈子以读书为乐,一辈子与书为伴,是真正的终身学习。
你会发现,老同学在毕业一二十年后,在认知与对事物的判断力上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有人轻易就被极端思维绕进去出不来了,你与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尽管同学情仍在,但你与一些老同学实在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出来的,许多同学群召唤老同学进群,但结果是同学群却变成最不能谈心的地方。许多事一谈起来,就相互严重对立,水火不容。老航遇到不下100位网友在我面前为这事诉苦。他们的感受是远离同学群,还是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抱团取暖为好。

但我要说的是,又不是一个喜欢读书,习惯了终身学习的人,一定会有多优秀。事实上,历史与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书生中的坏货实在太多。有人当真读的书越多,人越更加荒唐,甚至变成人间罕见的恶棍。这一点,鄙人曾有过论述与论证。比如汉朝的王莽、蔡伦(伟大发明家又是阴险小人),唐朝的元载、李林甫、沈佺期、宋之问,北宋的蔡京、李邦彦、孙觌,南宋陈自强、方回,明朝的刘观、严嵩、赵文华,21世纪以来,武长顺、陈安众、黄松有、何家成、张育军、衣俊卿、王珉、王益等,就都是“学者型”贪官或奸邪。还有些“学者型”误国者,如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钱谦益,就是典型一例。皇帝朱由检同志在北京煤山上吊身亡,钱谦益与阮大铖(也是一位学者型恶官)在南京本可与史可法、吕大器、马士英等精诚合作再立新君,重新整合力量抗击清军。其时,南京仍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系统,江南一带的明朝武装力量底子仍在。但钱谦益、阮大铖之流在大敌当前,偏要进行权争,玩弄阴谋诡计,结果,南京新政权甫一建立就忙着内讧,清军一过来,钱谦益、阮大铖之流就只有举手投降了。

在满清时,这个王朝专司奴才文化,书生们就更坏了。不然,长达140年文字狱仅凭满清皇帝的旨意如何搞得起来?满清的皇帝在中前期都十分好学,但他们一个比一个坏,是历史皇帝群体中最恶的那些人。不然,他们如何穷尽心思大搞文字狱与奴才文化?在后满清时代,历次政治恶斗大事件中,不正是一帮无耻的书生在其中配合上意么?
读书多并不能很自然让一个人能够立身立德起来。宋代大思想家陆九渊就是发现这个问题,认为求学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那么,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意思就是先尊重德性,强化本心,把根基筑牢,再博览群书,就能让一个人善德变得特别强大。朱熹完全不同意这观点,认为先使劲读书,然后就自然明心明德了。那就是陆朱之间有名的鹅湖会之争。
陆九渊的理念被明朝王阳明继承,创立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心学。朱熹那一套原本在明朝逐渐式微(被王明阳常说冲垮了),但到了满清时,出于奴才文化的需要,满清禁止王阳明心学继续传播,只将朱熹的理学抬出来,变成糊弄中华书生的工具。朱熹那一套加上满清奴才文化的大坑,就使得中华书生中的坏货更多了。因此,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没有集体大觉醒之前,实际上并无资格自以为比官员、商人有更高的人生与道德境界。自己的屁股不干净,却自命不凡,觉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天下哪有这样的狗屁逻辑?
但是,要注意的是“读书越多越反动”这种歪理同样不成立。读书还是看你怎样去读。你心术不正,读《二十四史》,那读的全是权斗、阴谋诡计那一套;你宅心仁厚,坚定立志立德,那读的就是反省与沉思,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寻找脱离愚昧与邪恶的良策。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