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读书

功臣不可为——读《年羹尧之死》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34人  万卷无书

拿到书的开始,满是悔与恨。太薄了,把附录算进去满打满算也才192页。对比起售价46元,更显页数之低,而页数又反过来显得售价太高。不免,发一番书价越来越贵,越加买不起的感慨。不过,读不到五十页,就觉得此书物有所值,对得起它的书价。因为此书不掺水,实实在在的馅料。每读一页,越发觉得所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是值得的。

年羹尧为什么会死?

1、年羹尧与雍正的感情基础并不牢固。雍正与年羹尧虽有旗份佐领的主属关系,但这是因为雍正升为雍亲王之后,康熙按照制度把年羹尧划分给雍正。两人的主属关系不是主观意愿。而且在此之前,可以说两人联系全无。年羹尧的童年、科举、仕途都与雍正无关。像十三阿哥是与雍正一起长大,隆科多的仕途是雍正关照。产生的后果是,雍正不信任年羹尧,年羹尧也不觉得雍正有恩于己。

2、年羹尧的姻亲关系网在早期是敲门砖,后期则是溺水时身上的一块砖。雍正娶年羹尧的妹妹,两人有郎舅之亲。但年羹尧更是康熙朝重臣明珠的女婿。年羹尧凭借与明珠的姻亲关系,得以汉旗身份进入満旗贵族圈 。而明珠与八王党有着密切关系。雍正有多爱十三阿哥就有多恨跟自己争皇位的其他皇子们。年羹尧在雍正心底自然也打了一个八王党同党的问号。

3、年羹尧与其他两巨头不和。雍正初年,陕川总督年羹尧、十三阿哥怡亲王、吏部尚书隆科多为朝廷三巨头。怡亲王管钱袋子,隆科多管人事,年羹尧则是封疆大吏手握重兵。所谓将令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年羹尧在陕川四省有独立的财政权,就跟怡亲王正在清理亏空政策有冲突;年羹尧又爱举荐自己人当官,此举可以提振士气 ,毕竟大家追随你年羹尧卖命打仗不就是图能更快升官吗?可官员升迁变动,吏部是有自己的制度规制的。年羹尧的举荐相当于在官员任命上插队,自然惹怒管人事的隆科多。在雍正与年羹尧的蜜月期,雍正频频写信拐弯抹角地提示年羹尧要与怡亲王、隆科多搞好关系,但年羹尧好似没看见没听见就是没反应。年羹尧这个人很奇怪,他应该知道他与两位巨头有冲突会影响自己的仕途。但他就是不和两位巨头拉关系。我认为年羹尧不是不知道,而是觉得没必要,瞧不起两位,毕竟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自己真刀实枪地拿到的,觉得自己的基础很牢固。

4、没有对雍正的红线有清醒的认知和注意。要说雍正一生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甚至不惜写了本《大义迷觉录》;而雍正最恨的就是与自己争皇位的八王党们。偏偏年羹尧在这点上没有保持足够警惕。当雍正与年羹尧还君臣融洽,雍正把八王党的党羽九阿哥胤禟交给年羹尧,让年带去战争前线。雍正此举就是为了让九阿哥离开其势力范围,监视九阿哥,可以说是流放九阿哥。这也是对年羹尧的信任,更是对年羹尧忠诚的试金石。年做错了,平日里对九阿哥的起居社交等等信息的迟迟不上报雍正,还得雍正催才写。当雍正对九阿哥挑刺、怪罪罪时,年羹尧居然妄想大事化小。殊不知雍正与九阿哥胤禟是政敌,没有任何可以妥协的地方。

当年羹尧进京面圣述职,种种嚣张跋扈举止,雍正决定对年动手。之前,虽然有耳闻大臣对年羹尧的弹劾,虽然自己心里也有对年不信任、不满,但二人相隔千里,更有信纸缓冲。现在,雍正亲眼目睹年的行为,心里的不信、愤怒都爆发。

即便如此,年也是封疆大吏,贸然出手会引起病变。雍正不愧是九龙夺嫡的优胜者,在这种怒火下,还是满脸笑容地送年羹尧回陕川。

雍正对年羹尧的动手分四步,步步为营,沙场大老粗的年羹尧哪是玩权谋的雍正对手,毫无反手之力。

第一步,暗地里在和各省封疆重臣

尤其在 与年羹尧的政敌一对一的密信中透露对年的不满和不信任。此举,在试探各地重臣到底站哪边,也是对他们的警告,更是提示他们赶紧收集定年羹尧罪的证据。在明面上,雍正与年羹尧仍是明君忠臣的楷模,雍正对年的要求还是有求必应。

第二步,开始在公开场合和上谕中对年羹尧挑刺、怪罪,分化年的势力。此步是所有中最关键的。年羹尧在川陕四省深耕多年,四省的文武官员可以说是其家臣,更为危险的是年身为抚远大将军,手握重兵。雍正处理不当,可能逼得年羹尧走极端,引发兵变。雍正对陕川文武官员采取不同策略。针对文官,能拉拢的拉拢不能拉拢的下毒手;针对武官,雍正则是百般拉拢,尤其对年羹尧第一大将岳钟琪更是软硬兼施。当岳钟琪倒戈,年羹尧的底牌已经失去一大半。皇帝都公开发话了,底下的大臣自然纷纷痛斥年羹尧表忠心。

第三步,雍正一步一步地削年羹尧的爵位,一级一级地降官位,把他赶出川陕。最后押送进京。

第四部,决定如何处决年羹尧。

到了这一步,年羹尧是生是死全在雍正一张嘴。作为有功之臣,雍正可以放年一条生路。可雍正没有。为何?

在明面,雍正给出了令今人哭笑不得的答案。雍正说,有只老虎跑进京城,哪也不去,就去年羹尧的房子,最后老虎被杀。而雍正有次做梦梦到一只老虎变成年羹尧。雍正感叹到这是上天要我杀年羹尧啊。年羹尧就被以一只老虎的名义杀了。

而雍正要杀年羹尧的真实原因呢?作者给出了答案:雍正的儿子福慧。

根据雍正对福慧的超越常理的宠爱,福慧是雍正心目中最佳的皇位继承人,而不是乾隆。福慧是年羹尧的妹妹所生。这就不得不让雍正有了担忧,若是放年羹尧苟活,福慧当上皇帝,年羹尧可能借此东山再起,造成权臣压制年幼的君主局面。为了让将来福慧的皇位稳固,必须铲除年羹尧这一不稳定因素。

雍正给年羹尧定了九十二款罪名。罪名之多,冠绝整个封建王朝。其实,年羹尧所犯的罪足够判死刑了。但雍正为了堵住朝野说他杀功臣,又或太恨年羹尧了,想把这件案子作实。可惜定的罪名太多了,反倒漏出马脚,更加给人兔死狗烹杀功臣的想象。

本书的前半本主要讲年倒台的因素以及雍正倒台步骤,后半本则是关注被牵连到的大臣、年羹尧家人的下场以及分析九十二条罪款。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历史类的书容易犯大段引用历史文献却不翻译的错误。作者全然忘了读者不是专家,他们阅读文言文是有困难的,过多的文言文会频频打断进度,降低阅读体验。本书引用历史文献少,即便有,也是高中生可以看懂个大概。重要的不是引用多少文献,重要的是作者自己从文献提炼并得出自己的见解,本书作者就很好地做到这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