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原创文字集记录

最是人间留不住

2016-12-07  本文已影响69人  余想

记不清了,前几天哪个微信公众号有说到王国维,附带一首他的词: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读来有点悲凉,作者仿佛是一个与时间搏斗败下阵来的士兵。但也道出了真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很多人垂垂老矣,缓慢、无声地渐渐凋零。

李沧东的《诗》里爱好诗歌的祖母,在得知自己患上阿兹海默症后,一反之前的热情,变得心事重重,蒙上了一层黯然的色彩。她不再去上关于诗歌创作的课程,只留下了一份作业:没有贴上邮票的信,会寄得出去吗?未表白的话,会传达的到吗?

祖母的银幕形象与桃姐有几分相似。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传递着“老无所依”的讯号。

他们也曾年轻过,像夏尔丹画里吹肥皂泡泡的少年,单纯,天真,追逐梦想。

他们也曾被诗歌,或其他艺术,可能是绘画,建筑……感动过,萌发人生即艺术的愿望。

所有故事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充满了华丽的憧憬,像花季雨季。经过时间的雕刻,粗糙的划痕让原本的梦变得污秽,一阵霜风冷水让肥皂泡泡破灭。

曾经沧海难为水。年华老去,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信仰、爱情、友情、亲情……从绚烂变为秋叶般冷静、沉着。

人越老,越需要依靠。微电影《记忆月台》里守候一生的女主角只为听到丈夫熟悉的声音。哪怕是声音,已经足够安慰一颗心。

人越老,越害怕孤独。老人院与老年公寓雨后春笋般兴起即是明证。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潜伏在心里。他们和子女的沟通渐渐变少,无话可说,反倒是在这里,有共同的语言。或者说在这里,他们是相似的,孤独而脆弱。

之前去参加一个婚礼,小区内席开二十宴,舞台上新郎与新娘的亲吻引来一阵掌声,主持人串词又引来一阵掌声。藏族歌手一句,不鼓掌的都是日本鬼子,让掌声达到最高潮。

但是,有一个老人家却没有任何表情。她坐在轮椅上,眼神萧索,仿佛低头沉思着什么。她很想融入其中,但力不从心了。

一动一静,一个在新鲜的,充满鲜花与掌声的大道上奔驰,一个在平缓,晦涩的地方着陆,似是一种过渡。也是一种圆满。

时间让所有的人事物悄悄流逝,一直到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不见。又让结束又是开始。

老人的存在,是彼岸的山谷,他一直在与我们隔岸对话。

老人以他们的经验,沉淀让人敬仰,有些东西,我们也只有到了那个年纪才会潘然醒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