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中新学到的五个教训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吕星慧

从去年八月份到现在半年多来,一直在忙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然没有能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几天,我认真思考了这件事儿,并总结出了从中学到的五个教训,仔细想来,这些教训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

教训一:考核指标应永远铭记于心

反思当前的困境正是因为最初没有搞清楚考核目标是什么,正因为目标不清晰,导致后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我们周边都不乏这样的人,TA很能干,也能吃苦,却始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自己很委屈,领导也觉得很无奈,认为TA并没有对公司作出突出的贡献。当今社会中,每一个用人单位或公司,对每一个员工都有相应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要求,进入一家公司前,我们就应该搞清楚公司对自己的考核指标是什么,只有弄清楚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有回报的事情中。如果只是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态,来什么事儿就做什么事儿,不去思考自己的核心事务是什么,就如同在没有灯光的黑夜中毫无目的地行走,本来就困难重重却还指望按时按点到达目的地。

“20/80法则”告诉我们,我们生命中80%的绩效都是由20%的工作提供的,明确那20%的事情,然后集中精力,尽量用80%的时间去完成它,只是改变一下战术,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说白了,就是“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道理虽然简单,难处在于运用。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那这个法则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去年我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试验了这个方法,年终时细数自己完成的业务指标,连自己都大吃一惊。但同时也深深感到了坚持的不易,因为工作中存在太多不得已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自己掌控一天的时间和事务安排的,忙忙碌碌中一不留神就被事情牵着鼻子走,根本无暇顾及照顾自己的“20%”。

一个明确、清晰、精准的目标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充满秩序感,而“秩序”的存在本身就是“反熵增”的过程。大多数违背人类本性的事情都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比如说勤奋而非懒惰,节制而非贪婪,享受痛苦而非贪恋轻松。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不论是职业选择还是孩子教育,在解决问题之前,永远先自问一句“我的考核指标是什么”。剩下的就是力往一处使,每天都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事情,日积月累总是有成果和产出的。

教训二:善于利用工具

因没有利用好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导致效率低、战线长、队伍疲乏、准确率无法保障是我得到的第二个教训。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适合的工具能帮我们快速提升效率。即使刚开始时会因为学习新的内容放慢速度,但长期来看这是个一劳永逸的过程。尤其是身处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就是靠大数据、云系统等新技术帮我们去解决问题。自己吭哧吭哧收集数据、排列表格,在别人那里只是一个按钮的事情。

从现在起,不要害怕学习新的东西,而是要对新的事物保有一份好奇心,放下担忧的包袱去拥抱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的东西不一定要去学会,但一定要去了解,至少要知道它能做什么,谁能做,我应该找谁帮忙。

教训三:沟通沟通沟通,不厌其烦的沟通

频繁、良好的沟通会让我们了解彼此的需求,避免在执行的过程中走太多弯路。

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光努力埋头干活是不够的,沟通、人际交往互动,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却在做事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会提升做事的整体效率并节省成本。而且沟通不能只和某一个层面沟通,还要和各个不同维度、不同角色的人沟通,才能全面了解一件事的本真面貌。因为基于能力、性格、动机等原因,每个人的观点都带有主观性,与真实情况会有偏差,因此,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人,尤其是咨询非常了解这件事的、非常值得信任的人是很重要的。

沟通的目的是不断确认事情进展的准确性,沟通时既要主要语气语调,也要注意场合和内容。不论跟谁沟通,都要带着尊重,斟酌自己的用词,精炼并审视自己的观点,并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

教训四:时刻保持主动,不要被别人拉着鼻子走

导致本次项目失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主动权的放弃。主动和独立思考无论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是最不能放弃的。如果能在考察咨询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有价值的意见,郑重的提出给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一昧被牵着走,就能掌握主动权,就能在偏离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反应、快速回归,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项目和团队中也是,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过仔细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去和项目负责人或者领导沟通,如果被认可,能够强化鼓励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果不被认可,也能给自己提个醒,知道哪里做错了,哪里想的还不成熟,下次再去改正。所以珍惜任何一个能够表达想法的会议,以及在团队合作的关键节点给予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因为每次都是一个暂时成为负责人,能够给团队带来改变的机会。将这些机会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领导力、批判性思考、战略性思维等。直至有一天,当我们真的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忽然发现一直梦寐以求的职位所需要,正是我们早已准备好的能力。

教训五:任何时候,都要仔细把关交出去的成果

最近对于这一点真是感触良多。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另一方面是教育孩子方面。

工作中有两个特别容易犯的错误,一是特别忙的时候就容易直接交付让手下做的东西,自己顾不上看,或者看一眼不思考不做任何修改就交出去。之后受到挫折,再仔细一看才发现错漏百出。你的水平本不是这样,但是你表现得确实是这样,领导可没那么多时间去分析这到底是你的真实水平还是失误。覆水难收,再要改变印象非常困难;二是因为懒惰和差不多先生附体。认真会成为一种习惯,糊弄几次也会形成习惯,然而一旦碰到一个认真的人,就彻底不习惯了,重头再来不说,还要付出懒惰的代价。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哪怕是非常累非常忙的时候,哪怕慢一些,都要保证质量完成工作,都要对自己写下的文字负责。每一份从自己手中交出去的内容,都要仔细审阅,切忌不能把错误的东西交给别人。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容易犯此类错误。比如说给孩子报完兴趣班,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对于孩子是否喜欢,课堂吸收率如何,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需要家长帮忙改善等,一概不管,结果往往发现资源、精力和时间都是白费了。比如说一个月前我给孩子报了一个合唱团,每周一次。因为是平时上课,上了快一个月了,我都没有去看过,直到昨天我到的稍微早一点,觉得还是有必要听一听的。于是我在教室门口仔细听了一阵。整堂课就一位老师,小朋友们挺活泼,于是老师需要边上课边维持纪律,一半的时间用来维持纪律了,课堂效率确实不高。下课后我跟老师聊了几句,对于我比较怀疑的课堂纪律,老师说确实有点精力不够用。第二天我把情况跟店长反映了一下,他们立刻决定再多配一个助教了。这件事让我汗颜,如果我能更早地发现这个问题,早一些反映情况,孩子们在课堂上就会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而不是浪费更多的时间在无用的秩序维持上。

因此对于任何自己需要对最终结果负责的事情,中间过程即使是交给了别人,也需要时不时去监督、去检查、去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因为人都有惰性,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一旦找个理由就撒手不管了。然而最终仍然是自己要为曾经的不负责任承担后果。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自己、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尽最大的责任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