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涌进的大江,奔流不息的大河——《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你单听剧名,就能感觉到一种改革大潮的澎湃,再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剧做背景,便更能理解读书人对走出大山的落寞与渴望,贫困山区致富之路的挣扎与决心,以及个体户顶着来自内心的悲凉与无望,无助的面对商业江湖的刀光剑影时的决然。
随时关注政策,随时做出调整,这些剧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莫过于:“这件事情我们之前没有先例啊。”
突出重围的往往是打破先例,敢于创新,只要是对大家好,那就是一个字:干。
——蓝白红黄

这部《大江大河》第一次听说是去年在王凯的微博看到了预告片,果断安排在我的追剧名单,两个原因:
1、两位主演,王凯,杨烁;
2、导演:孔笙,侯鸿亮;
有这些名字足够让我相信这部剧定不会让我失望。
我很喜欢看传体,喜欢看一个普通人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也格外喜欢去感知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起伏,也很容易把自己置身于故事当中,自以为能感受到主人公的起落人生。
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所以看这些剧带着很多目的性,也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如大江大河,奔流不息。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要上大学了。”
一分钟的片头曲,熟悉的川普背景音,这种细腻的表达方式,我就知道这部剧,妥了,不过作为90后,那个时代我是陌生的,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大多数来自于电视剧跟书本。
如果本年度开年要我推荐电视剧,非《大江大河》莫属。

1、《大江大河》宋运辉
宋运辉,出身于农村,读书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未到成年便进村插队,养猪,边养猪边自学,18岁那年,也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以县第一的成绩考过录取分数线,同时他的姐姐宋运萍也考过了。
【姐姐知道消息后跑到养猪场,看见弟弟宋运辉趴坐在石头上做题,大喊:“小辉”,宋运辉略显瘦弱的身材,上身穿老干部白色半袖衬衫,内搭红背心,站起身来,右手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金属框眼镜,冲姐姐挥手,好奇的看着兴冲冲跑过来的姐姐喊:“姐,你怎么来了”。
“咋们的高考成绩下来了。”
“过了吗”,小辉紧张的赶紧追问。
“反正我是过了。”
两个人走在下山的路上,姐姐:“怎么了,考全县第一还不高兴呀,还要考全省第一?”
“姐,我真考了全县第一呀。”小辉有点紧张,但两个嘴角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即便他使劲抿着两个嘴唇,但在微微上翘,他在控制,使得浑身都在颤抖。
树叶很绿,天空很蓝。
“咋们考上大学了。”姐弟两人跳起来,对着深山大喊,他们不再压抑自己,他们不过是在争取本来就属于他们的东西。】
这一小节剧情反复观看好几遍,主要原因在于我没上过大学,待我到社会上以后,开始努力读书,学习知识,接触大学生时,我发现我自己对大学是向往的,也暗自发誓此生一定找机会要上大学。
宋运辉,由于家庭成分原因,不给他们家入学名额,三番五次找县里,找镇里,最终县里批给他们一个入学名额,姐姐自愿放弃,得知此事很伤心,深感绝望,甚至怨恨他父亲,都是因为你,最终宋运辉上了大学。
“我会好好的读完这个大学,好好的为了这个家,挣一个前途。”
知识渊博的老师,见多识广的同学,可以自由的看书和读报,这是到大学后跟姐姐第一次通信。
我还记得当时看到宋运辉宿舍的舍友的时候,我噗嗤一下笑了,除了18岁的宋运辉最小,最大得有30岁将近四十,我这声笑没有在嘲笑,我过后思考过我为啥看到这一幕会笑,两个原因:
1、求知这件事,无关乎年龄,那时候做到了,莫名欣慰,开心;
2、如今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时候,反而不珍惜读更多书的机会,我感受到来自我内心的荒凉。
这个世界是包容的。
上大学之后每天泡在图书馆,一心钻研化学专业,最后以优异成绩,进了国营单位金州化工厂,一起去的还有一位舍友三叔,舍友跟宋运辉最大不同,三叔想要做轻松点的技术员,宋运辉却想去基层,做三班倒的最底层员工,果然,两人都如愿以偿,三叔巴结领导混圈子,宋运辉一门心思学技术,实践,即使三班倒,每天晚上依然还要泡在图书馆,我佩服他的毅力。
就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熬夜看那么久的专业书,一点也不困,就为了心中的求知欲。
舍友叫他:累不死的宋运辉,因为他经常看见宋运辉一晚上不睡,看书到第二天早上,只要有书便精力充沛。
最后宋运辉不断的创新,发疯似的工作,五年时间升为处长,他还需要面对很大的舆论压力,管理压力,多少人在背后说他,故意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或者嫉妒他,嘲笑他,一概置之不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会英语,懂技术,出国游学,回来后建设新车间,由于销售业绩不好,还亲自成立外销科,管外贸。

每次屏幕上出现宋运辉,我就会被激励,仿佛再告诉我,你看,这就是普通人成长为国营大厂的领导的过程,你差在哪?
我从一开始就差下了,宋运辉从刚开始读书,后面上大学,去国营厂,没有哪一天不在读书的,没有哪一天不在钻研,你说你差在哪?
于是看电视过程直到看完,我也开始每天看书,上班就用手机得到电子书,回到宿舍用kindle看,或捧读纸质书,毕竟成长终将是你自己的事情。

2、《大江大河》雷东宝
雷东宝,退伍回来做大队书记,凭着一股子敢打敢闯的劲,带着小雷家致富的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是看着他们队里一群光棍每天打牌,无所事事,一个队老少光棍加在一起得有一百多个,就心心念念看着别个村里的都娶了媳妇,眼巴巴的看着,每个人一副我又没有办法的表情。
每个人心里都渴望,都想过好日子,也都在等,等机会?等政策?等领导?不知道他们在等什么,没有一个主动去做的。
雷东宝退伍以后做副书记,先把几个发小哥们聚在一起了解了一下情况,是真穷,一个工分七毛钱,隔壁村一个工分三毛八,这差距一出来,马上拍大腿:我们要过好日子,不能再这么穷了。
宋运辉的姐姐最后嫁给了雷东宝,有这么一个大学生小舅子,开心的很,每天追到屁股后面问这个政策啥意思那个政策啥意思,先从大包干,也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老书记不敢干,我干,大包大揽立马搞起来,才不管上面怎么说,就一心想要小雷家致富。
烧砖窑是为了让兄弟几个有钱赚,能娶上媳妇;
卖兔毛,给队里的家庭妇女找点事情做,一起赚钱;
建预制板厂,由于砖窑规模不大,队里还有很多小伙子吃不上饭,为了让更多人赚钱;
承包鱼塘,队里忠富提出来自己想做鱼塘,二话不说支持,只要有想法,干,就对了,贫困户能解决一个就解决一个,要全村致富;
有人盖房子,自家有砖窑,就组建了建筑队,就开始搞预制板厂,全部用自家东西,一整套模式就起来了;
后来给国营电线厂盖宿舍楼欠债不还,也因为这件事没处理好,导致自己媳妇怀孕期间(宋运辉姐姐)去世,走出阴影,电线厂赔了套电线设备,于是联系最好的电线技工,并用大价钱将人留住,培训十几岁的青年专业知识,然后自己建设电线厂,最后将国营电线厂收购;
这些工厂工作的人都是壮劳力,那年纪大一点的总不能闲坐,也想让队里人全部富起来,不吝请教前县委书记,想到了养猪场,又请小舅子设计养猪场地点,污水处理等一系列规划,再找县长要贷款,直到成长为全省第一养猪场,被提名:万年养猪场。

雷东宝层层递进,格局也在变大,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走上富裕之路,你看,你想让什么人,让多少人吃饭,你就能做多大事。
我佩服雷东宝敢想敢干,只要有苗头立马着手去办,不含糊,遇到自己的短板,不怕,我去请教懂得人,他不懂我就继续请教,肯放低姿态,求知,求学。
我想起看《海棠依旧》时,周总理母亲说:“小时候恩来上学,那年大概十二三岁,那会儿念书的时候就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毛主席二十七岁时就在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他们不成大事,谁成大事?

3、《大江大河》杨巡
小杨巡,十五六岁就已经挑着扁担,鸡蛋换馒头在村子里面四处吆喝,叫卖,还帮别人捎点货,挣差价。
念不起书,就做生意,跑到东北去打拼两年,时不时地还会去小雷家电线厂买电线,帮别人捎货。
“狗掀门帘子,全靠一张嘴。”
这算是杨巡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了,做生意,确实得像他这样,能说会道,“溜须拍马”。
杨巡家里还有俩弟弟一个妹妹,他在宋运辉身上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拼命挣钱,无论如何也要让弟弟妹妹念书,有什么事都自己硬抗。
东北两年回来,还带了东北女朋友,有小雷家电线厂的关系,就在电器市场租了个铺子卖电线,跟雷东宝借的一万买的电线,说是给煤矿提供的,三个月结货款,但由于生意伙伴老王卖假货,导致煤矿爆炸,死伤无数,电器市场被砸。
杨巡胳膊摔断,住院,女朋友跟小波哥借了一万给了他,说先还上雷东宝,但由于杨巡急着谈生意给女朋友留了纸条就去了雷东宝家,女朋友以为带钱跑了,杨巡回来也没见女朋友也以为跑了,搞了个乌龙。
这时杨巡已经在做小雷家电线厂的经销商,雷东宝派了亲信一起经营,但由于假货事件,导致摊子经常被砸。
进货时还遇到之前女朋友已经嫁给小波哥,激动之余,还了钱,开始一门心思投入生意中。
把所有市场假货扔到大街上一把火烧了,喊出口号:杜绝假货,假一赔十。
生意逐渐有起色,慢慢的电器市场又回到了曾经的火热,那时杨巡也差不多有十个铺子。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也许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也许是为了争气,他要买下整个电器市场,因为当时那位小波哥也要买电器厂。
买电器厂这事,母亲,雷东宝阻止他,他那瞬间疯了似的,面色通红,浑身发抖,长长的刘海遮住了一个眼睛,朝雷东宝怒吼道:
“雷大哥,自打我有这个念头以来,就没有一个人同意我干这个事,都觉得我贪心太大了,我妈,我弟弟妹妹,都觉的我借钱借太多了,这个风险太大了,我觉得雷大哥你能懂我,因为你也是做生意的,你知道做生意的苦和累,你知道做生意做成了,那种成就感,那种自豪,我以为你会懂。”
“就算没人支持我,我从来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我不光是为自己,难道我为了自己有罪吗?你知道我们个体户为什么那么难吗?你知道社会上人怎么看我们呢吗?觉得我们自己出去挣钱都是为了自己,一点也不光彩,这都是有罪的。”
“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要买一个市场吗?行,我告诉你,就是为我自己买的,我就是想赚更多的钱,想把我的事业做大了,我想走到哪都有人尊重,我们干什么都不能被别人尊重吗?不是这钱,如果是我们黑了心赚的,那没人尊重没关系,我们认了,但这钱是我们正大光明赚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受到别人尊重呢?”
“我就是想赚更多的钱,就是想站着把钱挣了,我不想跪着,点头哈腰的,作揖的挣钱,我想让我妈,我弟弟妹妹,大家伙都能堂堂正正把钱给挣了,这有错吗?可以为了自己有尊严的拼命地活着,这不行吗?这不是很好吗?”

我在抄这段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文字发挥的力量,代入了很多情绪在里面,我都恨不得放下一切,现在去做生意的冲动。
我看这部剧的过程脑子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到底是改革开放初期做生意难,还是现如今难?

三个人,单摘出来都可以自成一派。
看宋运辉时,你能感觉到知识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每一帧画面都在启迪着你好好读书,用心钻研,现在还没做成一些事情,那就尝试把宋运辉当模板,可能就会明白一些东西了。
看雷东宝时,你要有激情,要有带动大家致富的决心,还要有敢打敢拼的虎气,说干就干的霸气,老子不会了,不懂了,就问,这个不会问那个,你要拿没知识没文化来当你不做事的借口,这个不懂那个不懂来来诠释你的不作为,你得仔细看看雷东宝,你看他是怎么运用身边资源的。
看小杨巡时,你可能有点做生意真是要靠点天赋起家的错觉,但我希望你注意到他每天早起晚睡,谈客户,拼酒,不抱怨生活的苦累,刚成年就担起一个家的责任感,再看经营商铺时建立口碑,信用积累的过程,每次看的我都热血沸腾,感觉不做点大生意都不是我自己了。

一代人
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们这代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变革
终于无法再安于现状
囿于贫困
即使在胆小安稳的人
也不得不想方设法
跟上发展
整个社会充满躁动
人心热切
思潮百态
可哪一个
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
一切混沌初开
我愿意做一个
矢之前行的逐梦人
志之所趋
穷山距海势不可挡
不尽狂澜走沧海
一拳天与压潮头
这应该就是
我们这代人的写照吧
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
劈波斩浪
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海洋
何其幸运
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
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
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