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读书公文写作

写好公文材料需要掌握辩证思维:在矛盾统一中提升写作境界

2025-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老白公文

公文写作的进阶之路上,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素材在不同人笔下会产生天壤之别?为什么有的文稿看似四平八稳却难以获得领导认可?究其根本,缺乏辩证思维是制约文稿质量提升的瓶颈。公文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在矛盾统一中寻求最优解的思维体操,需要我们以辩证的视角洞察本质、把握规律、协调关系。

一、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公文写作如同建造一座大厦,既要勾勒宏伟蓝图,又要精雕每块砖瓦。在起草乡村振兴五年规划时,主笔团队首先用3个月时间走访了全市128个行政村,形成了涵盖产业振兴、人才培育、生态保护等7大板块的调研报告。在动笔阶段,既从"三农"工作全局出发确立"四区联动"战略布局,又针对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等具体问题制定专项方案。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写作思维,让规划既有战略高度又具实操价值。

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做到"三个避免":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写作,避免空谈战略缺乏支撑的悬浮式写作,避免面面俱到重点模糊的平铺式写作。某单位年度总结初稿将30项工作平均用力描述,修改后聚焦党建创新、改革攻坚、民生改善3大主线,其他工作作为支撑材料,使文稿主次分明、筋骨强健。

二、协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公文写作需要在制度框架与创新表达之间找到平衡点。某省在制定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时,既严格遵循"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又结合本省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创造性提出"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写作智慧,既守住了政策底线,又彰显了地方特色,最终获得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口罩时期在起草防控通告时,在严格遵循上级防控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农贸市场凌晨交易的特殊情况,创新采取"错峰管控+快速检测"措施,用"原则的坚定性"筑牢防疫底线,以"策略的灵活性"保障民生需求,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三、平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发展

公文写作的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传承中突破。某部委在修订行业管理条例时,既保留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又新增了"容缺受理+信用承诺"审批机制。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写作策略,使制度创新既有历史延续性又具时代前瞻性,新旧条款相互印证,形成有机整体。

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登高"。某区在起草"十四五"规划时,深入分析"十三五"期间形成的"园区经济"优势,顺势提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2.0版",既延续了产业基础优势,又注入了智慧化转型新动能,实现了发展路径的迭代升级。

公文写作的辩证法远不止于此。在形式与内容之间,要追求"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在问题与成绩之间,要把握"三七开"的呈现艺术;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要找到政策温度的最佳表达。当我们用辩证思维观照写作实践,就会发现公文写作不仅是文字工作,更是思维淬炼的过程。那些在矛盾中寻求突破、在对立中实现统一的写作智慧,终将沉淀为公文写作者最宝贵的专业素养。这种思维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唯有在实践中不断体悟、总结、升华,方能在公文写作的天地间挥洒自如,写出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精品力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