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2021-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Amy_思维导图爱好者

        她是一代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学术贯穿中西、气质脱尘虽然历尽沧桑,却从容淡定的方式度过一个多世纪,她的灵魂散发着优雅的香气,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和淡定,在岁月的风华里,心是不能招摇的枝芽,在静默的根系深埋于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动,只求内心的简单和丰盈。

        杨绛先生有多方面的成就,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她写话剧《称心如意》,一上演就迎来了阵阵喝彩,之后喜剧《弄假成真》、《游戏人间》、悲剧《风絮》,其中《弄假成真》便成为中国话剧界的经典作品。

      为了准确的翻译《堂吉诃德》,1959年开始自学西班牙文,她翻译最贴近作者的本意,西班牙国王曾经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除了翻译工作,杨绛的小说创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小说集《倒影集》,以描写40年代女性生活故事,保持诙谐幽默的叙事方式。

        92岁创作《我们仨》是女儿阿媛身体糟糕的时候写好大纲,停笔5天后离开人世,杨绛完成了女儿的遗愿,亲自执笔写下了他们三人的往事,她用百年的经历为我们“家”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我们三人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杨绛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对待学习孜孜不倦;对待苦难,安然若之;对待爱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杨绛出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父亲杨荫杭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论文被收入法学丛书第一辑,书名是《日本商法》。母亲唐须嫈,曾就读于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学——务本女中,他们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典范。

      父亲为她取名为“杨季康”,家里人叫他阿季,杨绛是她的笔名有一段有趣的对话,父亲与杨绛的对话: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怎么样?”

“不好过”杨绛说

“一个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个星期都白过了”。

父亲笑道:“我也是这样”。

          他们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的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如如清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他们从大学相思相恋到成为终身伴侣,在半个多世纪漫长人生里,他们不管经历的是惊涛骇浪,还是命运里的无理摆布,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一起携手共度大半生,他们如此恩爱,让人对“愿得一人心,百首不相离”的笃定和美好坚信不疑。

      钱钟书给她最高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经历与硝烟四起,颠沛流离,见过无数悲惨不公之事,然而杨绛始终可以在事实变化里泰然之若,只因为她从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2015年5月25日杨绛走完了自己的百岁,人生享年105岁。

        杨绛选修清华大学中文写作课,授课老师是朱自清先生,之后在清华大学遇到钱钟书,钱钟书写信很勤,不过杨绛却很少回。于是钱钟书诗中有了“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敌兼金”的小小幽怨。这便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两人,后来两人分开之后,几乎是一天一封信,信的内容像日记一般,好书要分享、遇到新鲜事情要分享、思念之情也要分享,虽然看似琐碎,但呈现给彼此却是化不开的情。在书信的落款上钱钟书也是用尽心思,花样百出,“奏章”是他常用的,有点“奏明圣上”的意味。

          出国前两人举办了盛大的婚礼,之后两个人去了英国,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子居然左右脚分不清,连日常筷子使用都不灵光,甚至出门下公交车没站稳,门牙摔掉半枚,但是在牛津大学他们每天都会去图书馆,甚至还开开展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

        生活中的钱钟书打翻墨水屏,弄坏台灯,门轴……杨绛都说:“不要紧,我会来修”,这对钱钟书来说就是“定海神针”,在他眼里有杨绛在的家里才像家,婚姻中杨绛也充满了智慧,包容他的缺点,从不试图改变他,在相伴的63年里从未拿任何家务事来烦他。

          他们在婚姻里幸福长久的秘诀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尊重,爱屋及乌。”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的并不觉得委屈,因为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事业上当她成名之时,钱钟书提出想写一部巨作,她无限支持,甘做“灶下婢”,不觉得吃苦相反很自豪。

        后来她写文记下这些时刻,劈火生财、烧饭洗衣,我都是外行。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者熏得满眼是泪,或者是滚油烫出泡来或者切破手指,可我急切的要看钟书写的《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围城》每集的片头上旁白:“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他们一生都是内心彼此内外兼修的知心爱人。

          他们夫妻虽然是在全国知名大学教授,但一辈子生活简朴,对钱财都不在乎,他们只在乎一件事情就是读书。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分子迫害方式很多,钱钟书的头发被人剃成了阴阳头,而杨绛也被人剃成了这样,之后降为厕所进行劳动改造,尽管如此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在丈夫晚年生病住院,为了保持必要的营养,把鱼肉剔出来打成泥,4年来一直在坚持,80多岁忍受忍受丧女之痛,并且去医院照顾丈夫相爱相守,63年相互尊重,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把夫妻全部的稿酬捐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旨在资助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的大学生。

        新华日报评价她:“杨绛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她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她用她的一生真正诠释了八个字:“人淡如菊,安之若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