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古庙
姐在微信里告诉我:“村里唱戏,张爱珍的戏,我回村陪妈看戏。”我好生羡慕:“那是好戏呀,可我回不去。”
村里唱戏,大凡在秋天,每当收秋毕,农人丰收,一年的辛劳暂告结束,有了闲暇,有条件的村里便会请来戏班子,犒赏神灵护佑,感恩风调雨顺。
姐退休了,时间自由,而我有工作在身,只好神游回村里了。
于是,这几天我一闭上眼,便回到了村里,回到村里的戏台前,也即回到了村里的庙前,因为建戏台唱戏是为了酬神娱神,戏台上的戏是唱给神看的,人能看戏不过是沾了神的光,所以出于对神明的尊重,将戏台开口,即最佳看戏位置正对着庙宇,所以戏台和庙总是面对面的,又是一体的,庙坐北朝南,戏台自然是坐南朝北。庙建在哪儿,戏台也跟着建在它的对面。
庙和戏台在村北,是2009年新修建的,扎了院墙被围起来,有专人看管,平时锁着门,应该是节日祭祀时才会开门,允许人进去,我也是在某年春节才进过一次。
然而我在记忆里想回的是旧庙和旧戏台而非现在的新庙和新戏台。
那旧庙在时,我不知它的名字,来历,身世。它不在了,我才对它的古老略知其一二,所以也可称其为古庙。
从网上的资料得知:
“鲍庄成汤王庙,因庙内供奉雨神成汤王而得名成汤王庙。又因该庙位于长子县丹朱镇鲍庄村,故名鲍庄成汤王庙。始建时间无从查证,但现存的正殿具有明显的金代(公元1115-1234年)遗构,足见其历史久远。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汤王,又称武汤、商汤、天乙汤、成汤帝,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民祷雨的的那一位帝王。距今3600多年的公元前16世纪,他灭夏建立了商朝,在位13年,是位善、诚、仁、孝,爱民如子的明君。他广施仁政,选贤任能,举荐奴隶出身的伊尹为右相,辅助国政,发展生产,归附者日渐增多。商朝建立不久,遭遇连年大旱,整整七年,滴雨未下。人们生活艰难,叫苦连天,不得不求助于神鬼,但用尽办法老天仍滴雨未落。后巫吏卜一卦,显示用人作祭品,老天才会下雨。汤王将人民生命置于第一位,决心自己献身求雨,巫吏告知进行火祭。汤王肃立柴堆上,巫师点火,烈焰腾空。在汤王被烟火烤熏之时,一阵狂风吹来,霎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泼灭了烟火,浇透了大地,人们把汤王从火堆上扶下来,唱着赞歌欢送地重返于王宫。后人为感念成汤王此举,将成汤王敬为雨神。
汤王驾崩后,各地百姓纷纷建庙、塑像、年年朝拜、代代敬仰。长子县建有成汤王庙的村子,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七月十五、九月九有三项大的敬拜成汤王的庆典活动。”
记得小时候的庙是村子的中心,它有正殿,耳殿,厢房,村里的小学就依庙而建在其西侧,甚至觉得学校的一部分教室就是庙的一部分,总之学校和庙浑然一体,不分彼此,学校有两进院,外院是高年级,内院是低年级,内外院中间由一排教师办公室隔开,庙的东侧是村大队的办公室,仓库等,庙和戏台遥遥相对,中间是宽敞的庙院,那时村人管这庙东侧大队村委办公大院叫“庙上”,父亲曾是村里的会计,常常会出入“庙上”,也曾亲见父亲在庙院里搭苇箔,盖房子的情形。方言里把学校叫“书房”,上学叫“上书房”,称上学接受教育为“念书”。我的小学六年时间便在这座庙的旁边,在它的注视和陪伴下玩耍,学习,成长。大院的大门在庙的正南方戏台下方,这大门同时也是学校的大门,我们上学从这门进去,放学时排着队唱着歌从这门出来,这大门东侧是村里的供销社。清楚地记得,这供销社的墙上还曾有父亲画的宣传画:一位厨师脖搭白毛巾,面前一口大锅,正在掌勺做饭。
那时的学校内院紧挨庙西侧(应是庙的耳房)依次是二年级,一年级,再往西,一座三间的西厢房是幼儿班,幼儿班往南是厕所,二年级教室地势较高,这三个年级的教室围成的院落地势较高,往南下一面陡坡,与幼儿班并排的西屋是三年级,再往南一排北屋是教师办公室,再往南靠西墙有一排白杨树,杨树南边是连着的一排西屋分别是四年级五年级教室,再往南的一排南屋似乎是初中六七年级。也许因为那时的自己很小,所以总觉得庙很高,庙的墙砖很厚很结实泛着灰白色,底座很高很厚实,呈上小下大的棱台形,砖从下往上一层一层地缩进去,构成了很细密的砖的厚度那么窄的小台阶,砖的缝隙长满青苔,有时湿湿滑滑的,我们下了课常在庙西山墙边玩,从那小台阶攀爬上去坐在底座周围的平台上玩丢石子什么的,庙的后面是一个阴森的所在,偶尔去那里可以捡到光滑细赋的薄瓦片(只在这地方才有),可以用来跳房子,说它是瓦片吧,它又是平的,不同于普通呈弧形的瓦片,不知它是什么东西的碎片,至于庙的正殿大门终年紧锁,记忆里从没进去过里面,更不知里面住着什么神明,但在幼小的心灵里多少也感到一丝神秘,接二连三的运动早已使人们失去了祭祀神灵的传统,多年以来它如多余之物站立在那里无人问津,只是听大人们说,在1960年它曾作为全村的灶堂,奶奶在里面为全村人做过饭,由大姐放学后去把全家人的饭打回家,那时人们还真的以为共产主义到来了,即使饿着肚皮。庙的东侧是村委会的房子,跟我们小孩无关,所以不大注意,结构如何,印象不深。
我自初中就离开村庄出外求学,回到村里的时间少了,去庙上的机会更少了,也是偶尔村里唱戏时才会去,不经意地看到它仍寂寞地矗立在那儿,似乎被人遗忘了。
而此刻,我多想再看一眼那古庙,再去抚摸它的每一块砖,我妄想着可能会有文物鉴定人员曾拍下它的照片,急切地想看到它的照片,如果古庙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存下,那我就只能在记忆里去抚摸它了。然而残存的模糊记忆里我无法对其外观及内部结构有更详细的描述。
国有国庙,村有村庙,某些大家族还有家庙。村庙是一座村庄的灵魂,它护佑一方百姓,有庙的村庄是人神共居的。庙院是村民举行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庙是一个村庄的根脉所在。
前一阵参加了连达的新书《寻访山西古庙》发布会,这位喜爱古建的东北人是山西古庙的知音,历经近20年,自费深入山西的乡村,寻访古建,手绘古建画已逾千幅,然而村里这古庙没有书中那些庙那么幸运,竟没等到连达为她手绘一幅画像。
八百年前的先人用上好的砖建起的这一座结实古庙其本意是希望它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陪伴村民,而不幸又无奈的是,他们怎么也没料到这庙会修错了地方。
“2009年,上党人民兴建“长治—长子”一级公路,其规划的路段恰要经过该庙,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完好地传承下去,长子县、乡、村三级本着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于2009年3月15日至7月15日,将该庙迁到了鲍庄村北。”
村里的古庙自此古庙不再,一级公路粗暴地像一把利剑穿村而过,改变了这座村庄千百年来的风水结构,拆了真古董,修了个假古董供起来,并在其旁立了碑,上书“长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是从“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降级了),说它是文物它就是文物了吗?文物岂可再造?也许再过八百年,人们会说这是文物,但现在我不知它和已拆毁的成汤王庙有什么关系,它说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什么不重新规划道路,绕庙而行呢?它说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完好地传承,一座新修的庙怎么做到如旧呢?难道建它的一砖一瓦都是从古庙上拆下来的吗?还是整体迁移的?更难以穿越回金代让祖先再建一座,显然都不是,新庙是崭新的,砖瓦是新的,彩绘是新的,虽然也很好,可我对它总没什么感情。古庙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怎么保护村民呢?
作为村里最古老的一座建筑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为了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也许先人愿意牺牲自己,付出一切,能原谅自己子孙的所做所为。然而,古庙历经岁月沧桑所保留下来的文化历史的痕迹却荡然无存,无法传承了……
从网上获悉,相邻的西上坊村也有一座金代的成汤王庙,因位于荒野中得以幸存,但木结构芨芨可危,不止一次有远道而来的专家、爱好者把它当成宝贝想方设法修复,但愿如愿。由于年幼无知,印象里我村的古庙虽不知是什么结构,但却是相当牢固,保存完好的,它那么结实,我想拆的时候怕是相当费劲的吧,如果存在,也许也会吸引爱好者的目光和足迹也未可知。
总之,古庙被拆,拆走了我的记忆,遗憾之至!痛心疾首!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齐东方先生在《寻访山西古庙》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中国古代建筑往往是历史的叠加,包含着各个时期的信息。有些历经风吹雨打没动摇,却遭现代人毁坏。即将倾圮的文物古迹,能留到如今是侥幸。然而如今肆意破坏、拆毁的事情屡屡发生。快速的经济发展与保护古代遗迹的矛盾中,不时出现拆与保对峙的擂台,对手却是同样的子孙后代。我以为,没有外部掠夺和战乱,在欣欣向荣的岁月中使古建消失,是更大的罪过。以精神文化的丢失换取更多的物质利益是过分的贪婪,而我们找不到自身根脉的时候,将沦为一无所有的精神乞丐。如果能从古建中体会到优雅、灵动、张扬、霸气、磅礴、华贵,不能不对自身传统文化产生崇敬和自信,爱惜它们就是爱我们的祖先,欣赏它们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保护它们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从今后,我不仅要祭祀成汤王,还要祭祀逝去的古成汤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