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读书

蔡崇达《皮囊》: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2022-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丁凡凡

韩寒在这本书里的序言中写道: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这本书老蔡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

蔡崇达的这本《皮囊》是一本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一桢桢,一段段如密密的针脚般勾勒出每一个小人物的底层欲望,还有那些从欲望中滋长出的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整本书收录了《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其中最让我过目不忘的莫过于作者与家人的几段故事,在第一段的《皮囊》中,作者记录了他那九十多岁的阿太的一生,文中这样写道: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手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的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

短短几句话,人物的性格便以跃然纸上,比哪些只知一味堆砌文字的作者不知好了多少倍,除了流畅的文笔,作者塑造的每一个小人物的背后又总能让人产生一种熟悉感,让人不自觉的反问自己:这不就是我们的身边人吗?近几年来,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敢坚毅的女性形象,她们从不畏惧困难,自信独立,兼顾家庭事业的同时又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你觉得她们终日疲惫不堪,她们自己却乐在其中,就像文中阿太说道:“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在第二段故事中,作者的母亲执意要将一年后就会拆迁的房子重新加盖,因为她觉得“你父亲生病前就想要建房子,为了父亲的脸面,房子必须要建。”哪怕因为建房子,全家要多吃几年菜市场捡来的烂菜叶子。因为生病后的父亲性格变得愈加多疑、易怒,不知道听了谁的话,父亲开始指责母亲道:因为我家黄脸婆不给我钱医病,爱慕虚荣给儿子建房子,才让我到现在还是走不动。

小镇的流言蜚语终于击倒了要强的母亲,一个晚上,母亲莫名的给她的姊妹打了一通电话,细细交待了现在还欠了多少钱,给女儿留的嫁妆钱,一切安排妥当后给自己煮了一碗“瘦肉人参汤”。走进门的我看到那汤,浓稠得和以前很不一样,猜出了大概。走上前把汤倒进下水道里,乡亲突然嚎啕大哭。那一晚,深藏于母亲和我心里的共同秘密被揭开了——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想一死了之的念头一直像幽灵般缠绕着我们,但我们彼此都没说过那个字。

读完这段总觉得心里怅然若失,贫穷的生活,想要一走了之的又岂止他们,想起小时候每逢爸妈吵架,妈妈总会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流泪,幼时的我尚不懂得什么是伤心难过,只是觉得看到母亲流泪,眼睛里的水汽也开始一点点蔓延。或许因为和作者同样的生活底色,每每让人觉得故事中的她们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穷困的家境、不时泛起的争吵之声,互相指责咒骂,彼此都身心俱疲、遍体鳞伤......

写下这段文章之前,我曾在豆瓣细细阅读过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说实话,评论区两极分化的异常焦灼,很多人如我一般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虽然部分章节有些许拖沓,但大体还是值得细细翻阅。另一部分人觉得作者就是一个凤凰男,观念奇葩,刻意到假,整本书都在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总之不同的视角总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漫漫的新年假期给自己一次全新阅读体验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