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漫谈简书电影

我没有船票,你也不曾上过我的破船 -评《花样年华》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9人  Zenxxxx
start page

1.

原以为,我可以用王家卫惯用的手法,洋洋洒洒地写完这篇影评。

但是我错了。

世界上只有读过很多书,写过很多字,看过很多电影的人才能写出好的影评,

可惜,我都不是。

2.

因为一节课的原因,我要写一篇看起来像仔细研究过王家卫很多年的电影观后感。

现在是二零一六年六月的午后二十二分,窗外不是阴天,也没有铬黄滤镜的色调,

如果你觉得前面这段废话连篇生硬模仿王家卫文风的东西很恶心,

我只能告诉你,(我也这么觉得)。

3.

故事的前半段发生在1962年的香港。那时的香港还没有基本法。

王家卫生在上海,在香港长大,母亲是上海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

总是免不了老上海旧生活的影子,片中的上海女人也被投上了他母亲的痕迹。

群居在香港的上海人,吴侬软语,穿着旗袍虽然上了年纪但依然精致的房东太太,

还有带着几分诙谐色彩动作夸张的仆人王妈。

按照言情小说的老套情节,周和苏两个土著港人在上海人的地界上相遇了,还碰巧租住在了一起。

一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另一个风姿绰约典雅精致,看起来仿佛是天生一对,一本狗血爱情故事剧本已经备好。

可惜,他们都早已半只脚跨入了婚姻的坟墓。

如果婚姻是围城,那么不幸的婚姻就是坟墓。

4.

不幸的婚姻里不仅有远方的坟墓,还有眼前的套路。

影片中自始至终没有给出轨的陈先生和周太太一个正脸的镜头,

这在增添了影片不少神秘感和悬疑感的同时,相应的拔高了他们的“地位阶级”,

相当于告诉大家:我都不用露脸,我的身份自然比抛头露面的要高一个层级。

不要怪他们套路玩得深,地位决定了他们不用把谁当真。

在每段关系中都存在强势的一方和弱势的一方,无疑周和苏都是感情关系里的弱者。

从男方社会地位来看,周只是普通报社的一个编辑,

而陈先生是三天两头往返日本的外贸公司高级职员(这从他能给太太买颇为奢侈的旗袍和手袋看出)。

对比女方社会地位没太大意义,因为在片中她们的地位差不多,周太太和苏都是公认的美女。

他们发生婚外恋的原因,有一部分与其社会地位有关,但更多的可能是性格上的不合适。

一言以蔽之,之所以不合适,就是因为他们太文艺了。

因为文艺,所以敏感,所以怯弱,所以在两性关系里处于劣势的地位;

所以时刻幻想,所以经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不能与另一半达到灵与肉的合一。

周和苏因对武侠小说的喜爱而互相吸引,因为文艺的毛病而臭味相投,又因为文艺始终只能尴尬的相对。

有人说,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像是一种角力,谁也不肯先对方踏出一步。这种角力往往来自于安全感的匮乏,因为害怕失去所以连尝试拥有也不敢。于是,电影中的告白总是来得很迟,迟的生出一种自恋的成份。仿佛他们爱的不是对方,而是臆想深爱时候的自己。

5.

什么是文艺片?文艺片就是你不强装载着文艺的情怀会一秒钟也看不下去的影片。

当老师列出长长一串黑泽明的片子我们整齐摇头说没看过的时候,老师笑骂到,

你们啊,还是不够文艺。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文艺的人,我是一个恶俗的人。

可是周和苏都是很文艺很浪漫的人,甚至有点naive。

被隔壁老王绿了是一种什么体验?周慕云既没有gang陈先生一顿解气,也没有大张旗鼓的绿了他(虽然最后可能是把他绿了)。

在外,他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让自己的婚姻关系看起来很和睦;对内,他也没有勇气跟老婆离婚。

老公在领居家老婆的床上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面对第三者,苏丽珍说:身体不舒服吗?我家有药。

苏还是若无其事地独自买面,独自看电影,换着一套套旗袍维护着自己的自尊。

于是有了西餐厅里的第一次小高潮。两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极度矜持小心翼翼的试探对方,希望坐实自己配偶确实出轨的结论。

6.

在爱情这款RPG里,有人早早刷到了BOSS,有人却还在新手村练级。

陈先生和周太太都是高手,喜欢就上,看上就买。发展神速,互送礼物。

周和苏却用着高中小情侣都嫌弃的套路,吟诗作对,同写小说,精神恋爱,纯洁还在。

“我相信自己不会像他们一样的。”周说。嗯,最后的确是没有。

说来奇怪,他们明明对爱情有着更高的要求,更美的憧憬,更浪漫的幻想,追求的就是世人所推崇的爱情,却在实战中处处受挫。

反观我们不齿的婚外恋者,大大方方把什么事都做完了,从他们的角度来拍《花样年华》的话,

片名或许可以叫《激情岁月》、《家有邻居》、《我终于当了别人的老王》。

7.

最后总结片子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爱情不能太理想化,爱情是世俗的,低俗的。要求过高注定就要失望。

第二,努力学习好好工作,提高社会地位,不然被绿的可能是你。

第五,不要太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