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铁千元征文第一轮审核寸铁千元征文大赛

寸铁千元征文│如何写出好文章,西南联大最大牌教授的五字箴言不可不

2018-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荷13

文│小荷  参赛编号:425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如何能写出好文章是每个写作人的梦!

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珠穆朗玛峰”的西南联大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云集了一大批当时中国各个领域的大boss,他们学贯中西,见解独特,从“两弹一星”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乃至民族复兴都离不开他们的丰功伟绩。

国学大师刘文典就是其中最大牌教授之一,不但学识渊博,出口成章,而且十分有个性。《庄子》研究专家,曾自诩为天下最懂庄子第一人。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任教时,一次学生问他如何能把文章写好,他只说出五个字:观世音菩萨。

难道写不出文章也要去求神拜佛?正当学生们不解之际,他接着说:此“观世音菩萨”非彼“观世音菩萨”。

此“观世音菩萨”中的【观】是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

听闻之后,学生们无不拍手叫好,几个字就总结出了写文章的真谛。

【多多观察生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解决文章应该写什么的问题?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好的文章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凡事多问为什么,把自己找到的答案或获得的感悟写下来,就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一切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深入生活、走近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

朱自清《背影》中父亲去车站送他给他买桔子的片段让很多人泪目,通过父亲的穿着到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趴下,再抱起橘子走”......

只要善于观察,善于体会,用真心写真情,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解决文章怎么写的问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所谓的人情世故也就是对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的态度与看法,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这种智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学习历练自己,不断增长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

《红楼梦》就是一部典型的世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阐述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与种种不调和的矛盾...

作者曹雪芹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也很难写出留传千古的经典名著。

【讲音韵】是文章的文采,是解决文章品相的问题?

南梁文学家沈约说:文章之音韵,同弦管之声曲。

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音韵手段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提高其艺术美感。

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全诗读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犹如音乐中跳动的音符。

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多么华丽的词藻,但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 不落俗套, 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朱自清《荷塘月色》:“如流水般”的月光“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能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

《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是写好文章的根,也是解决读者从文章中能得到什么的问题?

从古至今,菩萨一直是善意的化身,总能救人于水火,渡人于危难。

放眼历史,那些彪炳千秋的文人志士们,无一不是有高度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从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他们认为天下苍生的疾苦与己有关,国家的兴亡与己有关,所以他们奋笔疾书,以救百姓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纵观现在,那些笔耕不辍的文人写手们哪个不是能量满满,以写出能为人们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文章为己任,治愈、励志、干货等类文章层出不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心向往之,行必将至。

只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写,写必有果。

【观世音】是多观察世界形势,多倾听大众声音,是解决怎么写好热点文章的问题?

电子信息化时代,数据瞬息万变,百度、微博、头条等网站热门事件让人应接不暇。

要想写出好的热点文章,必须做到标题新颖能抓眼球、内容充实有干货、观点清晰有个性。

首先应以读者喜好为导向,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点,再借鉴各大公众号的写作手法,如标题、写作角度等,多思考、多练习。

无论你有多好的素材或有多高的文采,只有动笔写才是关键。

记在脑子里的知识,就如一团棉絮,摘不出重点。如果写出来,这团棉絮可以成一件漂亮的毛衣。

巴金说:“写吧,只有写,才会写”。



寸铁首届原创征文作品大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