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张爱敏:有时较真一次又何妨

2024-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爱于心敏于行

张爱敏:有时较真一次又何妨

2023年的下半年,我终于熬过了人性冷漠的致命打击,活了过来。

2024年春天来了,正当我准备开启美好的教学之旅时,却又遭遇了一场人格与尊严的践踏。

凭着一腔热血以及对教育的挚爱,我坚守在乡村学校33了。学校从基础均衡开始,创建了心理咨询室,因为自己有心理咨询师证。就一直是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社团的工作。为了均衡检查,从功能室创建到档案整理,没少付出精力与时间。后来遇到学校心理方面的检查,或者某些班级遇到学生心理问题都会与我或其他两位小伙伴约。虽然没有报酬,也不算课时,但因为喜欢,从未计较过什么。这也是我们三中教师一贯作风。

后来,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频繁出现,我们借助心理咨询室成立了心理社团,我又兼任了社长,但由于又有名班主任工作室就一直在找机会把这个团长让出去,特别是颖老师又是心理专业毕业。去年,为了让两位小伙伴更专业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把心理社团教师发放的600元补助全部拿出来,让颖老师购置了一批心理方面的书籍。一切都在等待时机,更好地让贤。

但是,2024年开学的第一周,当我询问负责人上学期社团费是多少,我给其他两位成员发多少补助时,才知道社团费已打到个人卡上,其他两位成员的补助已到位,而我因为上学期学校没安排任务,所以没有。当时的感受就是无误,心理社团是干什么的?难道是要学校为了迎接检查造材料吗?这不是把我这个团长悄无声息地踢出心理社团了吗?刚开始觉得,百十元钱,不让干就不干,以后心理方面的不介入就行了。但紧接着就是学校布置均衡检查,安排颖老师为组长,我是成员。这也可以理解,作为学校一分子,只要学校的工作大家伙就得一起干,干多干少也无所谓。但接下来某些领导在布置任务时总是强调课时不够就得干活之类的言辞,让人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上学期的延时费课时不足的两千左右,满课时的最高拿到近万元。况且课时不足是学校的安排,生源少了,班级减了,为何把账都算在不满课时的老师身上,还道德绑架。

又想起了心理社团费的问题,干活被想起来,发放费用的时候咋想不起,再就是不让当这个社长是不是也得打个招呼。另外,学校社团都是老师自己组团创建的,哪位领导有权力直接把社长踢出去。

生气归生气,但人生难得一糊涂,又何况自己本身也没把这个社团费放在眼里。当我想忽略不计时,却意外知晓了心理社团费发放的前因后果,我突然觉得有点气愤,这件事触碰了我的底线,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是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我忽然发现,这样的不尊重被漠视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人格与尊严面前,永远没有“差不多就行”,我要让对方知道我不傻;同时,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坚决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困难了,从不回避了事,得过且过。这就是张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在工作上很认真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很较真的一个人。工作上如此,对某些暴露学校不良现象的问题更要如此。

常校的解释是新校长到任了解心理社团情况,说心理社团让年轻人多干点。然后他就安排年轻人干活了。之所以没给我说是因为我当时恰好在负责一个捐赠项目——女孩友好空间,又加上“豆蔻之礼”与为期三天的“乡村女孩成长艺术营”活动比较忙,所以就没给我说,也没安排我整理材料。当我问及女孩友好空间项目就不属于心理工作吗?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临时指派,没法算课时,也不算心理社团。这就前后矛盾了。学校领导临时指派的活就算干活了,而我竭尽全力为学校争取的项目也没有被认可,甚至还被踢出心理社团。

如此照顾啊!咋不提前给我说一声,让张老师我感恩戴德,甚至请客宴请当事人,如此关心照顾我。

但完美的落幕是学期末社团费发放时,我是学校唯一一个被排除在外的人。是真的照顾我吗?是真的没干心理社团的活吗?自己所担任的班级就不说了,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张老师,周末学生家长经常打电话咨询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厌学的问题,班主任发现班级有学生心理异常的情况也是送到我这里来,我还被很多家长和学生冠以“心理医生”的称呼。包括上学期女孩友好空间开设的课程,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有目共睹,难道都不属于心理社团吗?难道这实实在在做的事领导就看不见吗?难道我要把心理咨询放在一个公众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今天哪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又找我咨询了?况且心理社团本就是一个隐秘的组织,因为心理咨询师有一个保密原则。

说到心理社团的让贤,锻炼年轻人我非常认可。但关键是一没通知我退出,二没安排我任务。还说什么如果不安排你任务不正好吗?可以减轻压力。但前提是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做着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学期末竟以没安排任务而忽视我这个社长的存在,社团不就是名存实亡吗?况且其他两位成员有而我没有不就是直接踢出了吗?如果有人打个电话,发个信息,见面打个招呼,我都能理解。

说什么岁数大了,难道岁数大的心理社团不能带,而去带足球社团、篮球社团?难道像我一样51岁的人也都被悄无声息地踢出了所在社团?事实是没有。其他社团依然安然无恙,单单我这个乡村学校很少有的心理社团的社长被踢出来了,全校教师单单就我一个因岁数大了不能带心理社团而被悄无声息地踢出来。我感到很无语,我想不明白,一个认认真真做教育的老教师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待遇。

这不是社团费的问题,这个人格与尊严的问题。我需要合理的解释。下午,两位领导喊我去办公室谈谈这件事,先谈论说以前社团费用发放不合理,需要纠偏,不合理的要删除。话外之意又是什么呢?

最后领导给出的解释是下属执行时理解失误,把名字漏掉了,下学期费用补上。但接下来却说我什么有必要生气吗?有必要去澄清谁是谁非吗?甚至说你都功成名就了还这么斤斤计较,这么偏执。

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是啊!事实摆在面前,如果内心深处认可心理社团的存在,就不会有社团费用减半的说辞,更不会把我这个社长的名字漏掉了。事情出了,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不体谅老师的委屈,反而推卸责任,还如此振振有词说就是他错了,是他的责任,他都道歉了,并质问你还想咋着。

泪水肆意地滑过脸颊。就像一位同事所言:有些时候人最委屈的不一定是付出没有被承认,而是自己的委屈被漠视。

更让我不能认同的是,当一位遭受委屈的老师向领导反映情况时,李校作为一把手不但没有同理心,不共情,不安慰一下倾诉的老师,反而给老师贴上偏执、计较、多事的标签,这难道是作为领导最好的沟通模式吗?我只想被看见,被尊重,被公平公正的对待,我只想过一种安安静静的教育生活。

可是,回眸往事,细思甚恐,一件不周到,两件不周到,该不想让老师多想,我越来越察觉到不公平,不被尊重,甚至被排斥、被漠视。是的,就是让你在没有存在感、归属感、价值感中一点点把你的激情歼灭,让你在伤心中过生活,更别说成就感与幸福感了。

身在这所乡村学校33年了,对学校的情感无与伦比,我期待这所学校有美好的明天,期待师生都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哪怕自己退休了,祈愿这所学校依然美丽的存在。因此,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不是我的风格,也不是一位有情怀的教育人的风范。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不负热爱,所爱成山海。遇到触碰了底线,不逆来顺受,而要据理力争。唯有坚持在对的事情上较真的人,未来世界才会变得更好。因为人生有时候,真的需要点儿“较真”的精神。活了大半辈子,今天,较真一次,又何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