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读后记
个人是不太喜欢读人物传记的,原因是我认为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更何况大部分的传记充斥着事后诸葛亮的修饰,对于褚时健这个人物,很早就听说过他的故事,东得一段,西得一篇,大致有了些印象,昨天惊闻噩耗,觉得有必要去系统了解此人,于是开读。
褚时健踏踏实实做事的风格形成于少年时期,直接原因是父亲早故,作为长子必须承担起家庭的担子,第一次烤酒,他就开始学会了冷静观察,总结别人的方法,并予以突破,这样的做事风格对他后来成大事奠定基础,即便直面绝境,从来不会自艾自怜,怨天尤人,他想到的首先是找到办法,解决问题,永远做事,永远做实事,做事要考虑方式方法,要全身心付出,要持之以恒,要承担责任,这种人生信条超越了做事本身,这是他最值得学习和敬重的地方。
王石和张维迎拿他和卢作孚相比,个人觉得还是不一样,除了时代不同以外,卢作孚他效忠于大义,效忠于宏大的国家民族概念,当个人资产遭到掠夺,所有的付出被打压和扭曲,卢作孚的选择,是有尊严的去死,褚时健则有尊严地活下来,他从不去考虑遥远的顶层的东西,也不试图反抗和辩解,只在可以触手可及的具体的地方,始终踏踏实实做事,相比死去,我认为活着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传记的写法有特点,每一章节,先由作者旁述,然后是本人口述,结合起来看,更容易了解此人,通篇没什么大道理,通篇都是平和的叙述,都是些大实话,一个人的性格,从他讲话的风格里大概可知一二。
褚时健的人生经验之外,也有教训,我看了之后,并不认可把公家事当私人活来干,褚时健在自己的王国里面,可以为下级干部员工设计出最适合人性的报酬体制,激发他们的热情,但那个时代却不能为他这样的人衡量他的付出和得动,并为之制定出一套办法,这是最大的悲剧,公私分明,不损公肥私,也不要损私肥公,窃以为,更符合今天所倡导的契约精神。
但推己及人,在那个时代,褚时健这样以做事为人生第一要义的人,能给他一个展示个人能力才华的一方天地,他已经非常感恩,并视之为最大的解放了。
文中也提及褚时健参加征粮队和土改工作中的历史,既不违背工作指令,也不变本加厉压榨工作对象,始终采取中庸的态度,在命令与人情之间,左冲右突,找到一个出路,这是做人的智慧,也说明此人宅心仁厚。
褚时健一生工作第一,在工作中他不畏艰辛,没有私心,始终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他的荣耀,他的尊严,他的信心,均源自工作,但在家庭生活中,他沉默寡言,不擅长表达,对妻子儿女均是如此,这在那个寡情的时代,并不罕见,英雄总是要与儿女情长之间保持距离,他后来身陷牢狱,女儿自杀,儿子远走,老妻始终陪伴左右,这个女人和他争吵一生,却从未背叛他,离开他,这大概是褚时健家庭生活里众多遗憾中唯一的欣慰。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是当之无愧的财富,我们景仰和缅怀他,并不完全因为他曾有过的辉煌,也不仅仅是为他的遭遇表达遗憾和唏嘘,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在无数次重重跌到之后,又重新站立,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肉身最终消散,但可以精神屹立,哀牢山漫山遍野的金黄橙子,是这个老人生命晚期最后的靓色。
愿褚老先生一路走好,也愿更多的人从他的经历中吸取到一丁半点,在泥泞坎坷里,挣扎着,不轻易趴下,始终像个人一样地站立着,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