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四大一线城市GDP都超越了新加坡

2017-12-08  本文已影响32人  财喵星球

厉害了!四大一线城市GDP集体超越新加坡

国务院今年7月批复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调整了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

目前,各地也陆续公布了修订后的2016年GDP数据。这其中,修订后,2016年深圳GDP比修订前增加了585.98亿元,总量达到了20078.58亿元,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广州GDP在修订后增加了257.98亿元,修订后总量达到19805.42亿元,距离2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按照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6423元人民币)计算,广州在修订前为2943亿美元,深圳在修订前为2935亿美元,均略低于新加坡的2970亿美元。

此次修订后,深圳超过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022.8亿美元,广州则达到了2982亿美元,均超过了新加坡。因此,至2016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经济总量已集体超越新加坡。

不过,目前广深与新加坡之间仍有差距。例如,在人口基数方面,广州和深圳分别是新加坡的2.5倍和2.15倍,所以目前广深的人均GDP尚不及新加坡的一半。

" 广深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过程中,劳动力充沛程度还是高出新加坡不少。"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广州、深圳的GDP总量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外来人口基础上的。

数据显示,去年,深圳外来常住人口达到了806.32万,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高达67.7%。在广州,非户籍常住人口达到533.86万,占38.01%。彭澎说,无论是在教育、保障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仍十分明显。这些差距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来解决,这也是未来要突破的难点。

一线城市距新加坡仍有差距

" 对标新加坡,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彭澎说,广深与新加坡相比,在收入的分配、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比如住房,新加坡八成人都住组屋(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实现了"住者有其屋",相比之下,广深在住房保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也认为,尽管北上广深经济总量都超越了新加坡,但它们作为我国四大一线城市,集聚了全国性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要素。而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经济体国家,总面积才7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也才500多万。

丁长发说,广深与新加坡相比,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方面也是,比如新加坡的税率低,对全球很多企业都有吸引力,集聚了一大批跨国企业总部。

在北上广深之后,未来包括重庆、天津、苏州等地的经济总量都有超越新加坡的可能。不过,随着经济的转型,未来这种赶超效应也将放慢。一方面,过去中国经济处于崛起和腾飞阶段,处于追赶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今随着人均GDP的日益趋近,这种比较优势也在慢慢消失。

丁长发说,中国城市原先赶超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已逐渐消失,尤其是劳动力、土地成本等正在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东南亚等区域大幅度承接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土地、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我们再像过去那样依靠高投入、依靠外延扩大驱动的路径已经走不通了。"

另一方面,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在进入发达状态后,经济增速明显降低。未来中国城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也会慢慢减缓。

多机构预测明年GDP增速6.7%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初步预判,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7%左右,比2017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在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也预测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GDP实际增速为6.7%,比2017年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预测显示,2018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稳定推进,四个季度GDP的增速虽有所波动,但基本可保持相对稳定,全年GDP增长率将回落至6.6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的加速下滑,2018年稳增长的核心在于"稳投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