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粉弦歌染幽径,凭軒久坐怀荆公。
定好火车票,发现离开车还有三个半小时。翻翻地图,距离王安石纪念馆仅九百余米。抚州,古名临川,因为王安石的缘由,一直心驰神往。这次就见缝插针,了却这桩心愿吧。
存好行李,标定好地图,出发!
抚州位于南昌之南,气候温润,向以耕读入仕为传。即便是当下,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也是四季常青的香樟树,蓊蓊郁郁的。虽是大白天,但树下的霓虹灯还是亮着,五颜六色的。虽然看不出璀璨,却彰显着存在,仿佛大年正月一般。是的,现在是世界戏剧节的倒计时前三天,至关重要的节点。街边俱是白漆刷的拒马和隔离栏。街旁的灯箱里挂着红红绿绿的广告牌,分别写着:我在牡丹亭等你、汤翁故里,戏剧抚州等字样。

是的,这是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戏剧盛事。宣传要突出主题,这无可厚非。但是,难道抚州只有一个汤显祖、只有一出《牡丹亭》吗?晏殊、晏几道、曾巩,王安石、陆九渊……随便一位拿出来,都能让一座城市沸腾。但来抚州两次了,也徒步穿街过巷,但除了汤翁故里,少能感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但愿王安石纪念馆有所收获。










拐了两个街角,看到一个高大的仿古门楼,飞檐下用霓虹灯勾勒出一排闪烁的字:抚州市第一中医院。在其一侧凹进去一截。走到近前,才看到一个粉墙黛瓦的院落和相对低矮的古色古香的大门。门楣处一排鎏金行书:王安石纪念馆。是已故大师赵朴初的笔迹。


纪念馆出现的有点突然。原以为这样的一个大家,起码他的纪念馆应该有个广场什么的,最起码也应该有个古建筑群,类似于老家的醉翁亭、吴敬梓纪念馆之类的。没想到它竟然孤单的、简陋的立于闹市之中。难道是抚州名人太多、麻木了?

一踏入纪念馆门内,右手边是个值班室,挂着免费参观、身份证登记字样。还有免费讲解时间段示意图。值班室后面是个月亮门,一个挂满了紫藤的架子掩映在翠竹下面,左手边一排房间,门口树个不锈钢牌子:办公区域。仔细一看,居然是扫黑除霸什么的办公室。真的是大开眼界啊!


用身份证登记后,向紫藤院落看了一眼,除了花架子,竹子,一些疏疏落落的月季,没有什么东西可看。右侧是扫黑除恶,也木得看。只好沿着大门正对着的大路往里走。
甬道两旁是长长的院墙,蜿蜒前伸,连接到一个水榭。院墙两边分别是踯躅园和辛夷园。根据后面的参观,得知这分别是两种花名,皆于春天开花。我只是看到一些疏疏落落的月季没精打采的开着,仿佛纸扎的绢花一般。



甬道尽头的水榭,一面题额为“问月”,对联为“奕烨声光 扫俗学之凡陋,英特迈往 振弊法之因循”。这是化用陆九渊对王安石评价的话语而来,高度概括了王安石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另一面题额为“吟风”,对联为“濯水青莲一尘不染,临风翠竹百折尤刚”。这应该是对王安石高洁品质的赞颂吧。但后来看着这个纪念馆被几乎沦为了少数人的庭院后,觉得这个对联就是个莫大的讽刺了。

绕过青莲池,才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熙丰楼。这是栋两层的仿宋建筑。里面陈列了王安石的生平事迹。








在熙丰楼左侧,是半山堂。王安石号半山老人,这个名字听起来应该是纪念王安石罢相后的闲逸生活。但里面陈列的是抚州的风土人情,基本上与王安石一毛钱关系没有。通过这个窗口,却可以走马观花的领略一下抚州的人文概况,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统观王安石纪念馆,惟一楼(熙丰楼)、一亭(荆公亭)、一堂(半山堂)、一榭(问月吟风)、一游廊(碑廊)而已。跟他当年曾主办的应天府书院,即今商丘的淮阳书院有的一比。好在王安石纪念馆不收费,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