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一思诗文集简书原创谈古论今

【传习录读书札记79】外心无仁、外心无义、外心无理

2022-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第134条(《答顾东桥书》之四 )原文节录: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先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顾东桥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正懂了就会去做,如果不做那就证明没有真懂。我在这里权且意译为“懂”不完全确切,但有利于理解整句话的含义。顾东桥认为,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促使治学者切实采取行动,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因为知和行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过分强调知就是行,就容易导致学者只在心上下功夫,忽视探求外在事物的运行规律,这违背了圣人知行并进的教诲。这个疑问和前面顾东桥担心学者沦入佛家顿悟之途的想法是一个意思。

“若真谓行即是知”这句话需要细细体会,从字面上理解,行就是知,强调的是行,其实不然,确切的含义正好倒过来,只在知上下功夫就等于行了。这一点提示一下。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和良行是一回事,两者不能分开。我们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的时候,并不只是为了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而权且这么说,而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功利做法。

顾东桥说,专心在心上下功夫,就会忽视穷事理之功。王阳明指出,这种说法本身就把知行分出了先后,违背了知行并进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事物之理只能在心上去求。同时,心上求理,本身就是不脱离事物的,脱离了事物,心上如何求理?心的本体就是天性,就是天理,心并不是脱离万物而存在。比如,有孝敬之心,才会懂得孝敬的道理,没有孝敬之心,就不会有孝敬之理。忠君之心和忠君之理的关系也是一样。

朱熹在《大学或问》里说:“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他先把心和理分开来说,最后再将两者合二为一,初学者很容易就把心和理、内与外看成两个独立的东西了,所以必须明确地告诉学者心就是理。

据《孟子·告子上》,告子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比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仁是内在的;尊敬老人爱护弱小是外在的,因为外面的人和我没有关系,所以义是外在的。孟子就反问他,是被你尊重的老人有美德呢?还是你尊重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你的美德呢?

对这件事,孟子后来在《孟子·公孙丑上》又作了补充,他说:“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并举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不可能从心外去养浩然之气,可惜后来这个成语演变成了急于求成的代称,而忘了孟子的本意。

心和理是一个东西,天性、天理是一个东西,仁义理都是心的本体。从纯乎恻隐之心而言,心的本体就是仁;从处事得当而言,心的本体就是义;从事物的规律而言,心的本体就是理。不可以在心外去求仁、求义、求理。

正因为朱子主张从心外而穷事物之理,才造成了知行为二的局面。

奥数拿世界冠军和良知能有什么关系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