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90】忙碌是学习的提醒(上游思维)
001 上游思维
上游思维,就是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大部分日常生活都是一个扑火队员,做的都是火烧眉毛的事情,做的是“紧急”的事,而不是“重要”的事,时间久了,总是被事情/工作推着自己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划去走。也因此对生活/工作/学习充满了排斥心理,觉得工作/学习累,万事也不顺心。
上游思维涉及系统化的思考,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回溯并审视更高层次的目标。就像治病一样,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隧道视野”。
很多老师说自己太忙了,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根本没有学习的时间。
有人说:“忙碌是学习的提醒”。
很多人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大家觉得都这么忙了还提醒啥啊。实际上,从上游思维来看,当你忙碌的时候,扑火是没有用的,而如果找到自己总是扑火,而不能悠然自得的原因之后,就知道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是有多么的必要和专业。
以“忙”为借口不提升,是对“忙”最大的误解。
002 教育中的“上游思维”
很多学生不写作业,老师就很生气,就想办法用扣分、挂科、叫家长的方式来“治学生”,这也是下游思维,上游思维是将问题转化为“如何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很多学生不喜欢老师,上课不配合,老师也很生气——你不喜欢我,我还不喜欢你呢,这也是下游思维,上游思维是将问题转化为“如何让不喜欢自己的学生也能愿意学习”。
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用处,并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老师也很郁闷,就强迫学生必须学,这也是下游思维,上游思维是将问题转化为“如何让学生在知识中学会思维?如何让学生自我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003 上游思维中的责任感
很多老师说:“我反正好好教课,他们不学,关我什么事?!”
上游思维反对这种观点。在上游思维看来,只要发现问题,就有责任去解决问题,而且要假装自己是唯一的责任方。所以002中的问题一旦转化过来之后,老师也会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当时老师们的确会陷入“隧道视野”——我现在有很多事,我实在忙不过来。怎么说呢?这就是个借口。因为一旦我们不知道做什么有效的时候,习惯性的采取回避策略——我做不到,是因为我太忙了,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做,而且这事是学生的事,就应该学生自己负责。
嗯 ,我们喜欢回避策略,因为这样最简单,也似乎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
只不过,回避其实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
忙碌是学习的提醒!!!
其实还可以再拓展
身体不适是休息的提醒
情绪不佳是自爱的提醒
尊重每一个信号
让每一天都过得有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