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 CTO 齐峰:稳定币会成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

2018-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基米德Alchemint

编者按:应五道口区块链俱乐部的邀请,Alchemint 的 CTO 齐峰在10月9日做了一次关于稳定币的分享,以下为分享内容的文字整理稿。

大家好,我是 Alchemint 的 CTO 齐峰,今天非常感谢郝莹的邀请,来到五道口区块链俱乐部为大家做一次分享,今天的分享主要会涉及以下三个话题。

    1. 稳定币是否可能成为区块链上的基础设施

    2. 稳定币是否会改变区块链行业未来的创投模式

    3. 稳定币项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稳定币”的定义

在探讨稳定币之前,最好先对稳定币的定义有一个共识,因为不管是“稳定币”三个字,还是 stable coin 这个英文词组,语义都不够清晰。我们得先明确稳定币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再讨论有有用才有意义。我个人下的定义是,稳定币指 “购买力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这里面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首先"稳定"指的是购买力的稳定,即针对一篮子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力,简单理解就是 "巨无霸指数",多少个 coin 可以买到一个巨无霸汉堡包。稳定指的不是物理或者数学上的含义,不需要绝对化。很多人觉得稳定币锚定法币没有意义,因为法币也滥发,也不稳定,这种说法有点钻牛角尖。因为 cryptocurrency 目前还无法成为“记账单位”(货币三大特性里最终极的功能),无法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只能和法币进行兑换,它有一个法币价格,却无法为汉堡包定价。因此和法币锚定是现阶段(很有可能也是未来长期)做稳定币唯一的办法,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是达成购买力稳定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

其次稳定币是一种加密数字货币,是基于密码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货币,它拥有加密数字货币的所有优秀特性,同时它是智能化、可编程的。因此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和稳定币是不同领域的事物,彼此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的影响或竞争关系。有些观点认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出来后就没有稳定币存在的必要了,我认为这过于极端。

最后稳定币它应该也是货币的一种形式,拥有货币的三个特性“价值存储”、“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它需要在特定的经济场景下进行流通,成为支付方式,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储值资产,作为熊市中的避险工具。因此稳定币的应用场景绝对不可能只是在交易所内,它应该有更广阔的场景。有些观点认为稳定币是一种“伪需求”,只是熊市中才需要,我并不认同,稳定币是需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是需要落地和创造价值的。


稳定币存在的必要性

有了准确的定义,我们接下来探讨稳定币存在的必要性。先看比特币,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初衷是希望其成为一种支付方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在将近九年的时间里,比特币在成为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这条道路上,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尽管多个主权国家从法律上认可比特币,也有专业的商业机构在中间提供服务,甚至相当多的商户宣布接受比特币作为付款方式,但这仅仅只是表象。我们有去日本做过实地的调研和采访,实际结果是令人沮丧的。我们看到了法律的保障,商业机构的大力推动(将商户端的波动风险抹平,并将手续费降到1个点),大量商户乐于接受(相比信用卡3-4个点的费用,比特币支付成本低廉),但比特币支付在日本的交易量,不客气地说,几乎是0,因为没人用比特币去付账。

这股来自市场的巨大推动力,未能顺利扩大比特币在支付领域的份额。比特币信徒期待的哈耶克精神指引下货币市场化的场景,并未显现。比特币这个市场化的,不会滥发不会通胀的所谓良币,并未战胜由央行发行的“令人失望”的所谓劣币。主要原因仍然是价格的波动性,尽管服务商解决了商户端的波动,但是消费端的波动仍然无法避免,相比几乎没有波动的日元,比特币的波动无法让人接受。可以看到在选择货币这件事上,人们对于购买力稳定性和流动性的要求,似乎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体里,购买力保持相对稳定已经成为流通货币的必要条件。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了区块链创新领域的 DApps上。目前 DApps 的模式几乎是相同的:

1. 创造一个场景 

2. 创造一种 token(一般是总量恒定的),并限定只在这个场景下使用

3. 使用这种 token 作为标的进行融资

这就是目前普遍的 utility token 模式,它的投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这个场景下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那么这种 token 的需求就会不断提升,由于总量是恒定的,物以稀为贵,所以这种 token 就会越来越贵。但实际上,这个逻辑会遇到一个根本性上的困难 —— 很难产生用户,没法做推广。utility token 的主要作用是做价值转移,也就是支付,当面对一个购买力波动巨大的 token 时,人们会遇到面对比特币支付时一样的问题,结果也会是一样,就是不去用它。

目前存在上千个 DApps,其中不乏模型合理,设计精巧,并特别适合区块链场景的,但我们几乎没有见到哪个 DApp,已经被人普遍用起来了,且用户数不断在提升。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如果有个滴滴打车的 DApp,早期进来的人持有大量打车券,打个车只要10元,后面来的用户只能高价向别人买券,导致打个车要100块,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带来增量用户的,甚至老用户都不可能用券去打车。utility token 的总量不应该是恒定的,而应该随着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这样价格才能稳定,才会被人大量用起来,产生流通,而不是现在这样人为制造稀缺性只能用来投机和买卖。

此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是,utility token 模式下创业主体一般不存在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二级市场交易获利不算)。融资完成后,多运营一天就少一天的钱。那怎样才能激励团队持续性运营?怎样算合理合法退出?主网上线后就能退出还是必须烧干最后一分钱?主网上线后就退出不再投入,拿着剩下的钱去非理性消费,能否算作欺诈?

以上种种,让我个人对目前由 utility token 主导的这波创新持悲观态度,我觉得这可能会是行业的一次集体试错行为,在炒作热度消退,熊市来临,大量没有实际用户的项目代币归零的市场环境下,这些项目很难经受得住实际的拷问,再用同样的炒作逻辑,用背离商业逻辑的方式把热度再拉起来,不太实际。最终结果可能就是随着行业对区块链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进一步认知,以及 utility token 这场实验的失败,大家反思经验教训,然后寻找新的创新模式。


区块链创投的新模式

个人认为 security token + stable coin 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之前由于 security token 的发行和交易涉及到大多数国家证券行业的严格监管,会使得发行主体和交易平台承担法律风险,因此 utility token 才成为主流方式,我认为这只是逃避监管的结果,并非适合区块链创新的最优方式。现在遇到死胡同后,我们的确需要思考是否需要换一种模式去做。我个人觉得 security token + stable coin 将会替代目前单一的 utility token 模式。security token 负责融资和权益,而 stable coin 则作为DApps 生态中的血液进行使用和流通,用户使用系统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或其他价值(同样是 stable coin),会分配给 security token 持有人。security token 持有人除了可以获得利润分配外,还会参与整个系统的治理(例如投票决定手续费率的高低)。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前面所讲的根本性问题,更符合现有成熟的创投生态,从估值,到各个轮次融资,再到二级市场,始终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鼓励创新但又不失门槛具备过滤功能的框架下运行。目前大量的 utility token 项目,其中不乏经济模型合理,并特别适合应用在区块链上的项目,失败可能仅仅是由于 token 的波动,不代表整个模式是错误的,因此我相信会有大量优质的项目的会在稳定币的基础上进行重构,重构后才有焕发生机的可能。当然这个前提就是稳定币必须足够成熟,能够满足 DApps 的需求。也就是说,稳定币必须作为一个基础设施首先成熟起来,才会有基于其上的大量应用的落地。

当然这当中会遇到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各国监管会如何看待 security token 并施于怎样的政策,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涉及到监管和制度的创新,我对这块并未有太多研究,希望这个领域的专家能进行分析。但我相信,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环境建立了,将会迸发新一轮的创业浪潮。现有互联网领域的很多商业形态,只要涉及到无形价值的创造和分配的,将会特别适合在区块链的世界里进行重构,这里不仅存在利用稳定币对分工协作以及价值创造分配体系进行改造,也有基于 security token 的分布式自治组织如何运作的探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实际价值的,具备非常大的想像空间。


现有稳定币模式的优缺点

目前市场上多个稳定币项目,机制各不相同。总的来看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

一是稳定机制,如何与法币锚定,价格如何稳定。也就是token的价格共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个共识是否稳固牢靠。二是稳定币的流动性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需求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系统的调节能力必须足够灵活。三是当价格共识遇到挑战或者发生危机时,整个体系能否有效应对。以上三点必须同时满足,市场才可能大范围的接受,否则就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沙盒实验。

但现实情况,目前的稳定币项目似乎并没有能同时满足这三点的。

【算法银行模式】

其强项在于供应量的调节非常灵活,但价格共识非常脆弱,也无法应对危机的死亡螺旋。

【法币储备模式】

其价格共识很强(尤其是受监管的稳定币),但供应量的调节能力有瓶颈,美元储备不能无限制增长(美元放银行并不安全,银行也有坏账的)。

【数字资产抵押模式】

其价格共识很有特色,超额抵押有风控,如果解决抵押物自身波动过大问题(传统资产上链后应该可以),其实是非常好的价格共识机制。但供应量调节能力是最弱的,其供应量会主要是取决于背后抵押物的价格波动,而不是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变化,如果抵押物本身价格波动很大就会导致稳定币供应量的剧烈波动(大多数情况是剧烈收缩)。

稳定币项目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如果以基础设施作为建设标准来要求现有的稳定币项目,还存在相当大的一端距离,稳定币项目自身需要首先摸索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个人会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如何将中心化机构引入到整个体系中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危机的应对,从历史来看,在危机中市场的力量只会引起踩踏,从来无法完成自救,救市行为需要一股强有力的逆市场力量,这不是去中心化能做到的。

2. 经济模型和激励机制的合理性探索, 谁应该付费,谁受益。例如对于稳定币的供应者,有的项目认为他们是系统的受益者,因此需要付费,有的项目认为他们是系统的贡献者,因此需要获得由稳定币使用者支付的收益。哪种才是正确的,目前没有定论,需要探索。

3. 可以尝试将不同的机制融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其优势。


总 结

最后做一下今天分享的总结:

1. 在保持货币购买力稳定这件事情上,区块链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并不可能做的比央行更好。In math we trust 解决不了购买力稳定问题。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稳定币的实现方式仍然是以锚定主流货币为主,美元目前是最好的选择。

2. utility token 的这波创新和实验,目前面临失败的困局,很多项目应该需要思考转型的策略了。security token + stable coin 应该是一个方向。

3. 如果 security token + stable coin 的模式可以成功,将会引发一轮巨大的基于区块链创业热潮。

4. 如果将稳定币作为基础设施来看待,那现在这个设施还相当落后,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探索和建设,目前整个行业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