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化学中招复习教研》

2021-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冉冉升起的sun

4月29日上午省教研室组织了2021年河南省初中化学复习网络研讨活动,主题是《初中化学复习课研讨》。

第一,戟明老师给我们做了讲座,她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高考改革引起中考改革

2.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有四条: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实验探究、化学科学的价值与社会责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五条

3.中考化学新变化

2020年之前化学中招难易程度区分:5:3:1:1

20年中招比较简单,实际是7:2:1,平均分是27-32.5,难度系数是0.55-0.65。

21年中招是6:2:2,难度比去年偏高。

第二,郑州市57中的陈喜凤(正高级教师)给我们作报告,听她的讲座可以感受到她是一线教师,内容非常接地气,总结精练、实用。

《中招化学常考点、难点解析与突破》

一、河南生中招化学命题原则:

(1)导向性: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我省所用不同版本教材(三种)的学习内容。

(2)基础性:重点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

(3)创新性:加强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4)时代性:命题的理念、题型、背景材料具有时代特色,注意从日常生活现象和事件中选择素材(正面积极的)。突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基本理念,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增强试题的实践性。

二、河南省中考常考热点:

1.NaOH的变质问题 2.粗盐的提纯 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质量守恒定律 5.物质推断 6.气体的制取 7.图像问题 8.化学计算 9.微观结构示意图 10.燃烧与灭火 11.溶解度曲线 12.化学与营养素 13.化肥,复合肥料 14.大气污染 15.实验基本操作 16.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的区分 17.分子的性质  18.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9.化学式的含义及计算 20.原子结构示意图、周期表  21.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2.信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近五年中招常考点、难点解析与突破:

(一)实验室气体制取

(1)主要考察

装置选择反应原理、装置评价、收集方法、多功能瓶、微型实验、装置连接、气体除杂、气体干燥、气体检验、装置画图、装置用途、气体收集、仪器连接

(2)建议临考前提醒学生

2B铅笔画图,准备直尺或三角板,画图题是化学思维和化学美的体现,不可忽视。多功能瓶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弱点,源于不理解,所以要加强理解性教学。

(3)总结

试剂选择错误;除杂和干燥顺序错误;进口方向错误;实验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明确实验目的;试剂选择由实验目的来确定;装置顺序一般先除杂再干燥;先定装置,再定口;除杂原则不离口。

(二)氢氧化钠的变质

(1)类型

氢氧化钠的部分变质;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与氢氧化钠的变质有机融合;信息化题目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有机融合;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2)总结

1.目的:考查氢氧化钠与碳酸钠这两种常见物质的检验。

2.基本思路: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碳酸钠?(变质)

还是检验碳酸钠里有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3.难点:干扰因素的发现和排除

4.易错点:

一是只鉴别氢氧化钠?还是既鉴别氢氧化钠,也要鉴别碳酸钠。

二是描述用语要规范,滴加过量的氯化(或氯化钡)溶液。

三结论要明确。语言要规范,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才能保证将碳酸钠除尽,另外操作、现象和结论要一一对应。

(三)粗盐提纯

(1)主要考察

操作顺序 ;反应原理;除杂原则;除杂原理;反应类型 ;仪器选择 ;题目融合;方案设计

(2)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

1.除杂原则

2.除杂原理丢三落四

3.操作顺序颠三倒四

4.审题不够仔细

(3)教学建议

从一种杂质开始

推荐使用流程图

一题多问讲好母题


(四)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1)主要考查

成分分析 ;仪器选择 ;反应原理;反应现象 ;反应先后顺序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 ;金属和盐溶液反应

(2)易错点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混淆,学生认为加入的金属要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五)物质推断

(1)备考建议

1.明确哪些信息是突破口?

2.熟悉常见物质颜色

3.熟悉常见的特征反应

4.熟悉一些常见化学之最(作为已知条件出现)

5.了解物质或元素之最

6.记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重要数据,熟记重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六)技巧性计算

(七)化学用语

(1)典型错误

化学式错误;条件错误或漏写;箭头错误;配平错误;其他错误

化学式的书写及其不规范;大小写、角标、不是 危言耸听,真的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还有考生的铜元素中u写成w,元素符号加括号。

(2)应对措施

规范元素的书写教学, 启用四线三格,将元素符号的书写真正落到实处。

方程式的学习蕴含了很多的化学知识和思想: 化合价、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守恒思想等;绝不能靠死记硬背来解决方程式的学习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能将这些知识渗透其中,学生就不会盲目乱写了。

(3)教师反思四个问题

问题1:过早让学生盲目记忆了元素符号

问题2:没有严格把关学生元素符号的书写

问题3: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更多让学生死记硬背

问题4:后期复习时关注了刷题,忽略了基本功

四、备考复习方法

(1)大家有无这样的困惑:

1.时间紧,内容多,感觉总也讲不完

2.讲了N遍的内容,学生依然重复犯错。

3.如何帮学生尽快、有效提升?

(一)理清思路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必须“落实研究 内容”才能做到有根有据,有的放矢。

落实四项研究 :课标、教材、解检、试题

比如:《解析与检测》

⑴明确考试的内容与要求,比较与去年的异同点,做到心中有数

⑵充分挖掘每一道例题、习题、变化的题的内涵和外延

⑶关注套题的限时训练

(二)找准问题

1.研究学生哪些题不会做——寻找知识盲区

⑴通过抽样批改学生的《说检》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盲区。

具体做法:每天抽取化学成绩优秀、中等和一般的学生作业各10 本,仔细研究他们的答题情况,发现个性和共性问题。

⑵通过学生找老师问问题时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

⑶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一些问题来提问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获取相关信息。

⑷根据定期考试中的试卷分析来获取信息。

2.研究学生的重复错误——发现错误思维

讲了N遍的内容,学生依然重复犯错,原因何在?

归根到底是“错误思维”在作祟

倾听和看学生详细解题过程是发现学生错误思维最好的方式

3.研究学生做套题的时间——了解解题速度



(三)高效实施

1.教师的行动和指挥要高效


2.学生答题要高效

第三,河南中招化学备考建议- -- 郑州市教研室副主任孙红保博士

一、合理定位明确功能

二、命题解读明确方向

三、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四、精选专题解决问题

五、试题讲评,注意关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