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后的每一天

2021-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紫苏叶

小茹姐姐六岁了,却是第一次如此表达与她相处的点滴。

她是个平凡的孩子,没有任何天赋异禀。

        一切的开始

对于孩子的认知,最早建立于纪伯伦的那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如果你问小茹,为什么小名叫果果。

她会告诉你,我是坚强的果,不是水果的果。

当她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时,我去爬了青城山。

与我相连的九个月里,陪我上每一堂课,未有缺席。

因为最后时刻,提前出生,让措手不及的我们,

并未给予她最好的照顾。

好在,她在大家的爱里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而爱也仅仅是开始。

与书的每一天

小茹的第一套《猜猜猜》,是爸爸买的。

从几个月大,我们每天都为她读故事。

有时白天读,有时夜晚读。

而她,总是安静地听着。

后来,陆陆续续地为她买各式各样的绘本,

坚持每晚地陪读,无压力地阅读。

没有方法,没有技巧。

没有识字,没有问题。

和她一起看图,一起认识可爱的动物,一起听有趣的故事。

可能,她习惯了,

书是朋友,是身边随手可得的事物。

得空,就会翻一翻,看一看。

哪怕是奶奶四川话讲的故事,她也乐意听。

如果一定要问有什么作用,

那就是小小的她,学会分享,知道善良。

她会把中间的座位让给好朋友,自己做到侧面;

她会把仅有的零食,分给好朋友。

有时候看到她把仅有东西让出的时候,

有些难过,有些不舍。

但她的口头禅是:有什么关系。

这让我们有些释然,

就当吃亏是福,也是一种格局吧。

上小学开始识字,她将慢慢踏上自主阅读的旅程。

非常期待,我俩各捧一书,抬头相视一笑的时刻。

和世界相处的每一天

我们大人,仿佛每一天都在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而孩子们,却在每一天建立与世界的认知,学习与之相处。

无论景、物、人,三者当是和谐统一,方能长远。

我一直认为,存在即合理。理解与尊重,是基础。

幼儿段的孩子,最适合接触自然。于细微处见真知。

爷爷会带她认识上学路上的每一种树,田地里的每一种菜。

我们会看春日里的新芽,秋天里的落叶。

走通往山顶的小路,遇见三角梅,

聆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寻找林中小鸟的踪迹。

和小伙伴一起,开辟一小块田地,亲身洒下一片种子。

慢慢地触摸、认识、感受这一方天地。

同遇见的邻居打招呼,感谢别人的无私帮助,

爱护一草一木,一花一物。

然后,再慢慢地远行,去看不同的地域,异样的风情。

别让无为的担忧,阻碍了你的尝试与行动。

走出去,才看得见;船到桥头自然直。

只有见过大千世界,才不会固守方寸之间。

活得快乐与豁达,冷暖自知,内心清明。

学习新本领的每一天

从小到大,小朋友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

到底学与不学,坚持或放弃,我们无比纠结。

到了什么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心智水平适合学什么。

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接触的机会。

尽可能尊重小朋友的意愿,尝试之后,如若不喜欢,不愿意则可不继续。

当然,如果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童年缺失,想要强制学习某一类的话,

也要以更温柔的方式,帮助她找到其中的乐趣。

如同钢琴学到了十级,而后弃之如履。这熬过去的时光有何意义?

记得一个闲来无事的暑假,把三岁的小茹带去英语学校。

去了几次,撕心裂肺。然后果断弃之。五岁后再去,喜欢得很。

去接触舞蹈,同我商量四岁满了再来,欣然接受。

过了四岁后去,几乎没有哭过。

后来换舞蹈学校,有些抵触。要我站在外面陪着她。

是的,拿着本书,站了一个小时。

我们不着急,耐心等一等,会发现孩子们天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而现阶段,最难的弹古筝,需要每日练习。

这一项恰是为了弥补全家五音不全的状况,内心也有些矛盾。

所以,必须控制情绪,尽可能的鼓励与陪伴,

甚至上手跟着学学,请小茹老师来指导。

对于别的本领,轮滑、跳绳、游泳,更是陪伴左右。

学游泳,整整一个月陪着,她在水里游,我们在岸上走。

学跳绳,全家齐上阵,要求只和自己比,那几天从80个,到120个,最多140个。

当然,在坚持的过程中,更鼓励其努力克服困难,享受其中的乐趣。

 

彼此信任的每一天

《目送》里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当小朋友学会独立行走后,她就在与我们做长长的告别。

所以,倍加珍惜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享受她需要我们的每一个时刻。

上幼儿园后,每一天都会和她分享彼此的学习与工作。

快乐的事,加倍快乐。困难的事,商量解决。难过的事,互相安慰。

对于相互信任这件事,我们是吃过亏的。

刚上幼儿园不久的一天,小茹带回来一个玩具。

我们每一个都去问她,这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让刚开始还肯定表达是同学给的小朋友,到最后就迷糊了。

当晚,我马上联系了老师,证实确实是小朋友奖励的。

当下,内心真的无比自责与愧疚。

为什么要反复追问她?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孩子不会随意拿别人的物品?

也是从那时起,我相信她说的话,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哪怕偶尔她说话稍微夸张些,也不过多计较。

因为她不需要以撒谎的方式去避免批评,去赢得好处。

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做个愚钝些的父母,好过咄咄逼人。

走向未来的每一天

正式进入小学学习后,她遇到了“双减”,算一幸事。

作业少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却是不减反增。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的。

但我始终认为遵循自己小孩的性格特点、成长规律,

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才能在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

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茹不是零基础入学,但相较而言学得少,写得少。

因此,写字对她来说是遇到的非常大的困难。

班上不少孩子提前练习写字,写得工整、美观。

她手指灵活度不够,运笔不流畅,握笔非常紧。写得字自然不好看。

写字能力的培养又非一朝一夕。

于是鼓励她:同学们在幼儿园花了更多时间与力气,现在自然写得好。

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认真观察,用心书写,会慢慢变好。

在学完拼音后的某个晚上,她在家写字时,突然就能写“撇”了。

轻轻的,尖尖的。

虽然在班上的书法练习中,她依然算不得好看的。

不过跟刚入学时候相比,已然进步明显,最重要的是她对写字充满了兴趣。

我们也约定寒假里,每天一起练一练,让字宝宝更漂亮。

我们常说,低头行路,更要仰望星空。

做好当前的每一事,放眼未来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唯有放下“家长的身份”,

走近她,了解与尊重,像一位园丁一样培育。

最好的方式是与她一同成长。

孩子能独立自主、快乐幸福地在世间生活,

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期望。

因此,需要付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