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事物的可控性的三分法
浅谈对事物的可控性的三分法
----阿拉丁956
一直未曾知道“节制”是富兰克林13个成功法则之首个法则,也一直不知晓“节制”是斯多葛哲学三大原则之行动原则的四种美德之一,更未曾想到自从知晓“节制”之后似乎更愿意也更无意识地使用甚至滥用它,不管是面对任何事及人;看来“节制”适合自己!
之前,也有不少座右铭耳熟能详,但真正给予生活所指导的且让你常常应用上来的却不多,简简单单的“节制”二字影响力不错,管用!

自开始关注、尝试“节制”之后,孕妇效应也尤为明显。也许是把自己的关注点投射到了外界所致。反正,“节制”开始有意识地被注意到且频繁看到,也许不少人均有以寻找更多案例来证实内心想法的情况。
卡耐基先生有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 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
诸如: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看来凡事均有度,不能频繁地过度关注缺点,以免"视网膜效应"过度膨胀,导致矫枉过正发生。
如何恰当地利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关键是认识并区分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和无法掌控的事情。——这也是斯多葛学说的核心原则之一。
这里就涉及到将问题进行分类,“节制”也不例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if !supportLists]· [endif]我们完全无法控制
[if !supportLists]· [endif]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事物
[if !supportLists]· [endif]我们能够控制一些的事物。

对于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我们就不要花费精力与情绪了。古语有言,杞人忧天,这是毫无意义的。不管你如何关心,如何焦心,事情都不可能因此而发生改变,不如放下。
对于完全可以控制的事情,如确定我们的目标与价值观、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等,就需要全力以赴地完成。
最为微妙的是对于我们可以部分控制的事情,我们需要小心一点了,因为心态很容易在这部分事情中崩。举个例子:
劳累一天后,多数人想着打打游戏放松下,结果呢?打了一肚子火出来,反而使负面情绪更多了。这就是心态没放好的原因,没有把目标内在化与自我化,而是将目标定成了输赢。
如果是内在化与自我化,只要我好好发挥了,享受了游戏的过程就行,那么队友再坑,对面再强,我只要发挥好了,享受了游戏,输赢又非我所能控制,不能在意。
如何践行?

第一:适当地尝试负面想象。想象自己遭遇不好的事情,最坏的结果等,以此鞭策自己。
第二,任何时候,都学会且应用对事物的可控性的三分法。有的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控制,有的事情我们完全无法控制,有的事情我们可以部分控制。关注我们能控制的部分,设定内在可控的目标。
第三,自我反省。自我观察,定期回顾自己的选择,坚持不懈地改进。
2023年3月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