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3班叶小鱼文案刻意练习仿写营刻意练习

【3班】310-与彭-Day6

2019-07-07  本文已影响160人  与彭
【3班】310-与彭-Day6

【学员信息】:310-与彭-Day6

【作业要求】:根据提供的经典文案,进行拆解和仿写,字数100-600字。

【作业内容如下】:

【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

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

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

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

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

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

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刻意练习】

分析:

1.文章背景分析:

这段话节选自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

在作品中,莫言通过小说人物黑孩诉说了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时光。因此,透过黑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莫言,理解莫言作品的内涵。

2.文案内容简介

3.截取段具体分析

饥饿主题:小说一开始就讲到"队长披着夹袄,一手拿着高粱的饼子,一手捏着一颗剥皮的大葱……两个腮帮子像秋天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人们一齐瞅着队长的嘴。"写队长的吃是点出那个时期队长的张扬跋扈,当权者可以填饱肚子,而普通人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享受。同时也暗含了造成人们饥饿的原因。

第一句话:季节描写,通过潮气和露水体现天气的寒冷。

第二句话:场景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进行了铺垫。

第三句话:“夹袄”表明队长的衣服厚,“一手...”“一手...”表明队长的粮食足,整句表明队长的生活条件好。

第四句话:“手里的东西全没了”表现队长的自私,“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用得很好,侧面烘托了队长作为当权者的特点:向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是老百姓最痛恨的对象。

第六句话:“老老少少”表明老百姓的弱小,“眼巴巴”表现老百姓对吃的渴求,“木偶”表现了老百姓对如今生活的麻木。

灵感来源:

【3班】310-与彭-Day6

练习:

夏天的一个清晨,天还未亮,栏杆上,走廊上都披上了一层如轻纱的灯光。

教学楼已经有了经过岁月洗礼的墙屑,走廊上挨着教室的办公室也传来刷刷的翻书声。

校长踩着拖鞋,一手里拤着一摞文件,一手里捏着一枚印章,急匆匆地朝着办公室走。

走到门口时,手里的东西全放在了脸前,只有两只眼珠像山里发威的老虎一样蛮横地睁着。

他撞开大门,大门冲向墙壁,“嘭”地惊动一片师生。

满脸沉入的师生从教室里涌出来,汇集到办公室门口,惊恐地望着校长,像一群不敢挣扎的绵羊。

【对比思考】

还是文学功底不够,借助专家的点评才能领会其中意味。

但名词动词还是积累太少,不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特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