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最好的刻意练习是在舒适区边缘进行练习
齐帆齐微课
年度进阶营第164篇,1078字数,共累积219122字数。
曾经的我很喜欢把计划做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想把一天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结果这样的情况下,让自己处于整天都在打鸡血的状态,身体疲惫,内心焦虑。
那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才是最好的呢?
作者周岭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叫“舒适区边缘”,那么舒适区边缘是什么意思呢?
他把能力成长比作三个同心圆。
最里面那个圆叫舒适区,中间那个圆超过舒适区的部分叫拉伸区,最外面那个圆超过拉伸的部分叫困难区。
在最里面那个圆的边缘部分就叫舒适区边缘。
作者在书中说:“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因此周岭说:“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
深以为然。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在舒适区边缘进行刻意练习,不但不会焦虑,而且会进步很快。
比如书中有一个例子,作者的女儿练习弹钢琴,他先听女儿弹一遍,找出所有弹错的地方,然后要求她每天只练一节刚才弹错的地方,不求多,每天就一节。
这样子每天只练一点点,压力不大,不会焦虑,也容易坚持!
但如果作者要求女儿,一天之内把所有弹错的地方都重新练习,直至不出差错为止。
我相信如果这样的话,他女儿不但坚持不了,还会厌恶学钢琴。
我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就要求自己每天坚持日更千字文,极其焦虑,结果坚持到150多天就放弃了。
如果我每天只要求自己阅读1小时和写500字笔记,反而会轻松很多。
这说明,最好的学习区域是在舒适区边缘。
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学习方面,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
比如运动,以前的我总喜欢给自己制定每天半小时的计划,结果坚持几天就放弃了,后天我给制定每天跑步5分钟,反而容易坚持。
这说明,很多事情都是慢慢来的,不是一下子来的。
正如作者在书中说:“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
其实,微习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每天三件事、断舍离,这些概念与舒适区边缘都在告诉我们,每天给自己安排的事情尽量少,甚至只有一件。
可道理都懂,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这也从侧面说明,人都喜欢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而自身能力又匹配不上。
因此,我们要学会断舍离,多聚焦目标,在舒适区边缘学习,延迟满足,慢速成长。日供一卒,功不唐捐。
齐帆齐第6期28天写作成长营(17)篇1078字,累计2036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