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未来的自己由现在创造

2019-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夜明_

经好朋友的极力推荐,最近把《我在未来等你》这部剧看完了,跟朋友聊了很多,限于聊天不能过于长的篇幅,对话的时候也没能完全说清自己的感受,于是萌生了把聊天时候的一些想法整理一下写一篇文章的想法,不过待我把聊天记录复制下来之时,发现我写的已经有1700百余字。

友情、爱情、亲情、幼稚、冲动、成熟、遗憾、改变、当下、环境、内心、行动。这应该是我能想到关于这部剧的所有的词,其实最有价值的,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成长和成熟。

很多改变只在一念之间

一、大梦方醒时的大彻大悟也仅仅是一时的

如果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如大梦方醒般彻悟,那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悔恨。只不过,人就是那样,即便我们早已懂得某些道理,但却总是倾向于活在痛苦中,或者曾经彻悟但是在漫长的岁中又沦陷于原来的痛苦中或者另一种痛苦中。

就好比,我经常会梦到亲人去世,会梦到被人拒绝,梦到高考数学不及格,醒来之后会很庆幸;或者梦到去世的亲人又回到了身边,梦醒之后非常痛苦。又比如大病初愈,或者哪怕仅仅怀疑自己患了绝症后来确诊不是,这些都会提醒我要珍惜当下,于是会想着给亲人朋友打打电话,或者把一些烦恼看淡一些,只不过久而久之又会忘掉,又会回到原来的老样子,跟亲人朋友还是会疏于联系。

那这场梦、这些经历是没有意义的吗?并不是,因为大梦方醒总会让我们有机会在虚拟中体验极为真实的生活,从而参悟出一些什么道理来,即使生活的琐碎和时光的流逝会让我们慢慢又忘了大梦方醒时的彻悟,但是它的出现仍有它的作用。这和跟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聚会聊天,听听别人的生活和故事有了新的感悟是一样的,都是给我们看待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不再囿于当下的困顿,不被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东西遮蔽了眼睛。我们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彻悟”或者“小悟”中调整着自己,也许并不会产生大的效果,但是懂得了一些什么,然后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行动去改变一些什么,总会对未来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然而,就算是我们有了大梦方醒般的彻悟,想去实践一些想法,比如做一些一直不敢做的事,依然是没那么容易的,因为现实生活太复杂,没有电视剧里那么简单。这取决于我们想要改变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一个人五十岁的时候大病初愈,也许他会把人生后面的几十年看得很淡,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但是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却是不可能的,这个年纪是注定艰难的年纪,只要不会倒下,那就得承受。而对于一些心态上的改变——则容易得多——如果你所处的环境允许的话。

改变是有限的,遗憾也永远会有,即便我们也回到从前去重新做决定选择不同的路,也还是会有遗憾。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一次又一次地“彻悟”或者通过当下的经历、看看别人的故事切身体会了一些道理之后,慢慢学会如何为自己做好每一个决定,尽己所能去做能够做的事改变一点点现状,从而不再有那么多遗憾或者能够坦然面对遗憾,那便是最好的了。

大梦方醒

二、现在看校园剧的感受是怎样的

这部剧如果以前看的话可能会觉得更有意思一点,但它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这个年龄段来说已经不那么大了,就像现在去看以前看过的那些偶像剧一样,我觉得更适合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看。毕竟我们知道,很多事情不是简单地励志励志就能解决的。当然,这部剧的三观还是很正的,也能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大方向是对的。只不过,有些地方不够深刻,把问题搞得过于简单了,因此给人的震撼并不大。

剧中有很多写照还是很真实的,比如各方面都很优秀的陈桐受到大家的妒忌,以至于陈小武会说他也没想到陈桐这样好的学生会跟自己成为朋友;比如王微笑和丁铛姐妹闹翻后来又轻描淡写地和好;比如家庭条件不同而给他们之间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青春期他们内心懵懂的爱情。这些真实的写照都是那个年龄段所特有的,会让观众想起自己以前的经历。然而,看到剧中主人公的故事,就如现在回看自己以前在QQ空间里发的说说一样,却会觉得很幼稚、很不能理解当时的所作所为。很多问题、烦恼、冲突、困惑都只会发生在那个特定的学生时代。

在剧中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冲动,而现在我已经不会那么冲动了,究其原因,可能是脸皮没那么厚了,也可能是人变得钝了很多,但更多的是因为我已经懂得了那个年纪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再去看那些校园时代的故事,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回望那个年纪的困惑,放到今天我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但凡是剧中我觉得有意义的地方,都是我觉得对自己当下有用的一些东西,比如“成年人的思考方式”。

所以,我看到中间十几集的时候差点看不下去,觉得剧情拖拖拉拉太慢了而深刻的地方又不够多。也可能是我初高中时代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和后悔,所以有点排斥过多去回忆。那些青春里的故事,我觉得用三十多个小时去品味过于多了,一部电影的时间或许刚刚好。

至于家庭、亲情,作者塑造了五个学生的形象,对应地塑造了五个家庭。作者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其中的一些故事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变迁,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虽然能看到一些普遍的问题,但是与我的家庭和成长背景还是有许多差距,所以我感受不是特别深。我们总是觉得家庭条件不好或者不完整的家庭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看上去没什么毛病的家庭,未必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或者说另一种影响,只不过其中的问题显得更为隐秘罢了,我想,剧中陈桐的家庭就是一个例子。其实,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从剧中感受到的东西也不同,想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父亲的演讲让人动容

三、单就剧情、构思、拍摄方面说说

我总是觉得现实中怎么会有刘大志这样的问题学生存在,后来一想,一来可能是我没见过,二来可能他的问题其实我当时也有,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而已。毕竟是电视剧,将主角定位成一个一窍不通的差学生,却赋予了一个学生聪明的脑子,让他干尽了坏事备受同学讨厌,却又让他有一群好朋友有懵懂的爱情,最后又让他考上了很好的大学。这种学生在现实中是很难存在的,可能作者是想把他写得更饱满带有更多的特点,不过这也就让故事显得不那么真实。

感觉这部小说这部剧还是写给学生看的,里面对于几种不同的家庭的思考都挺有意义,只不过可能是考虑到一些原因,思考得并不深入,往往都是点到为止,更多靠观众去感受。比如陈家的父母子女关系、比如丁俊和郝红梅的关系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刘建国和郝铁梅的“离婚”和关系的缓和、比如王大钱再找个伴的事情,这些问题都呈现了出来,但是没有过多去深究,剧本都是让其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得以略过。这应该也跟这剧面对的受众群体有关系,那些问题的讨论达不到较深的程度,剧本将其往好的方向写,更符合受众的期待,可能过审方面也会容易一些。

总体的剧情比较扭捏,叙事用的时间比较长,剧本应该想把人物的性格更好地展现出来,安排了各种小故事和小插曲。就全剧的台词来看,很多台词都是刻意设置出来为了引出剧情,显得比较粗糙。有一些剧情也确实有点跳跃,让人看不懂,有些剧情则显得夸张不现实。在拍摄上,很多细节也没有做好,有部分场景串了,很容易看出问题,比如微笑的房间布局,前后对不上。再比如,最后一集刘大志回宿舍拿郝回归留下的礼物,外面下雪了,前面明明交代当地是不下雪的。另外,很多取景也做得不好,比如剧中随处可见的广告牌、肯德基的餐厅装修、高楼大厦、着装、还有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这些地方让这部剧显得不够精致。

很难说拍摄做到了十分精致

四、我自己的一些观影对比

第一,关于改变。这剧一直在向观众展现一个事情,那就是郝回归一直在试图帮助刘大志走上正途,不断地教育他。但是剧中我们也看到刘大志并没有获得什么样的改变,或者说改变很小。

这其实关乎到一个人的改变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的改变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想要,而是别人告诉他应该怎样怎样,那么那种改变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就像我自己也曾希望能有一个贵人出现来帮我走出困境,甚至会将给了我一定帮助的人视为自己的贵人,似乎这样就能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和支持一样,似乎这样就觉得自己很幸运一样。然而,这种心里安慰式的动力往往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原动力并不是发自内心。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想改变、改变到底是为了什么,要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时,往往很难改变。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郝回归给刘大志说了那么多,几乎把他当自己亲儿子一样教育还是不能让他好好学习的问题。因为刘大志仍然没有认清自己想要什么,也没有足够的内在的动力。我想,大概只有等他没考上大学沦落到打工离自己喜欢的人原来越远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高中应该好好学习吧。我觉得这也是剧中没有交代的地方,即为什么刘大志突然从一个差生变成了能考上好大学的好学生的。如果以剧中郝回归给刘大志展望的未来发展得话,刘大志是很难完成那种改变的。

而《垫底辣妹》这部电影则真实了很多,沙耶酱的改变是因为她想改变。在因为吸烟被抓导致很可能无学可上的情况下,来到了青峰塾,由于老师的耐心让他慢慢开始接触学习,然后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她不想被老师瞧不起,不想被父亲瞧不上,想给弟弟做个榜样,想要对得起母亲的辛劳,这些因素促成她想要改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步步为营,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复习计划,一步一步积累自信,从而得以从差生变成优秀学生考上大学。我想,这种改变才是切实可行的,单靠别人教育而自己并没有强大的动力,那往往是很难成功地。

其实,反观这部剧,郝回归最后的彻悟,其实也是自己想要改变,而不是因为别人建议他要怎样。小武设局让微笑回国就是想给他创造机会,但是他始终开不了口。这不仅仅是微笑手上戒指的误会阻止了进程的问题,哪怕郝回归在做梦之前说出了口,他也不一定有之后那么深的感触。只有自己内心有了切实的动力,才能在现实中迈进实在的一步。

第二,关于现实。现在倒是觉得《我不是药神》这种片子才是真的好,真实、深刻,就仅仅程勇到刘思慧家去那一段戏,就让我思考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再比如程勇决定把代理权交给别人之后召集大家一起吃饭坦白的那段,这种把人性的幽暗面拿出来仔细刻画的作品才真的是现实,即便观众不一定喜欢。

反观本剧,前面已经说到,剧本很多地方还是难免故意使其比较圆满,由此也造成刻画得不够深刻。但是也毕竟受制于题材和受众,只能点到为止。

有些家庭问题往往很复杂

五、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地方——摘录及思考

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成长却只属于年轻的时候。这部剧确实有一些地方让我看了觉得特别好,给了我一些启发和新的感受。

1.在郝回归跟刘大志游戏单挑赢了之后,郝回归对刘大志说的话:

是你自己认为你游戏打得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脑子比你好使的人人家不玩游戏,人家不会把时间把精力浪费在这件事情上,你是早没碰上像我脑子这么好使的,你要早碰上你早挂了,不是说打游戏没出路,是你打游戏没出路。

以及郝回归意识到自己错误之后的一段独白:

我必须提醒自己,虽然我曾经是刘大志,但我再也不是他了,因为17岁的敏感只属于那个年纪,把别人认为认为微不足道甚至嗤之以鼻的东西,当做自己的信仰,也许这才是青春特有的单纯和美好吧。

这两段话,其实对我现在来说震撼并不是很大,但如果在我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这些道理,那我应该会深受震撼。游戏也好早恋也罢,或者吸烟这都是属于那个年纪的问题,那个时候不懂得自己该做什么,三观并未成熟,虚荣心、好胜心等等就会让人做一些现在看来极为愚蠢的事。

2.陈程父亲发言的一段话:

爸爸后悔这么多年工作,占了太多时间,没能好好陪你,逢年过节你赶不回来,爸爸在电话里跟你说,让你照顾好自己,其实那是爸爸最最后悔的。后悔为什么不跟你说,哪怕你路上再辛苦,要回家;后悔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好。其实你离开我们的每一天我们都很想你,但又不得不说服自己,这就是你要长大的路。

这段话,让我懂得换一种角度去理解父母的心,以前我从未想过,或者我无意中想过但是没想那么多。父母可能会在言语之间提到希望子女多回回家,我们会认为他们是在提要求,但是如果把那些言语用“后悔”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远远比口头表达出来的要深得多,很多感情其实都隐藏在了心里,父母子女之间更是如此。当我们考虑到终将离别的那一天的后悔,就会发现现在的很多事都可以去做一点改变。

3.陈小武请刘大志吃的一顿饭,谈及对刘大志跟陈桐关系的吃醋。

其实,关于友情,这一段我很有体会。以前我总喜欢把友情衡量来衡量去,以为自己对别人百分百好,别人就应该同样对我,但实际上友情同样是很微妙的,也许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当面质问自己的朋友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分量,而越往后大概就越不会这样了,好与不好都在行动中看得到,彼此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在交往中能感受得到。好的越来越好,不好的就慢慢变淡,这也没必要过多纠结。

4.刘大志给校长的车泼了漆,郝回归在办公室跟刘大志说的话:

你到底有没有想清楚,你心里觉得愧疚,是因为你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还是因为你不想欠陈桐的,想过吗?你想了结这件事情,只不过想让自己心里好过点而已,如果陈桐因为因为这件事情高考加不了分,你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件事情,这个结果你接受不了,是吗?至于一到底有没有做错,为什么受处分的是你,你从来没有想过,现在你站出来了,你觉得就是有担当了吗?有时候人一时冲动做下的错事,要用一辈子去买单。

打架容易、划车容易,出气也容易,可是要想彻底地解决一件事不容易,陈桐要替你被这个锅,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是优等生 ,这些所有的结果他承受得起,最关键的是,他认为你值得。当你一时冲动去闯祸的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要让你身边的人去替你背锅。

这段话给我的启发也挺多的,我觉得对于自己的当下很有启发。剧中陈桐还是成熟的,甚至有点不像那个年纪的孩子。小时候或者年轻的时候确实很难分清楚“承担责任”和“不欠人情”有什么区别,甚至我现在才分清——虽然早已觉得这两者有一些不同。我们总以为自己长大了,能扛下所有的后果,其实不是的,真正长大了的人根本就不会不计后果地去冲动行事。在我们年幼、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总有很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包括亲人、朋友。

5.王微笑拒绝刘大志给她买的演唱会门票,在雨中的对话。

刘大志还是太幼稚了,想问题太简单。其实谁的青春不是那样呢,这大概是很多人青春留下遗憾的原因所在,成长和成熟,都是在不断失去、不断受挫折的岁月中慢慢获得的。

6.最后郝回归给他们写的信中的几句话:

“你是如此优秀、如此自信,明明光芒万丈,却总是默默地站在朋友身后,你能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你的未来。”、“不要担心别人不能理解,你们是真正的好朋友,好朋友绝不会把一个人的秘密当秘密,他们只会把每个人的秘密,当做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原来青春的遗憾不是错过什么,而是没做什么。”

都说女生比同龄男生更成熟

六、关于最后一集郝回归与周老板对话的理解

其实,一开始看这里的时候还是很纳闷的。我想剧本在这里故意搞了个鬼,企图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首先是郝回归问“都还好吗?”然后周老板开始称呼郝回归为“郝老师”,后又称他为“刘大志”,如果看了前面36集的20年前,突然跳回到现代,这三个地方足以造成一种神秘感。其实仔细想想,仔细回看一下,都能解释得通。

至于郝回归替周老板朋友带的那段话,其实最重要的是关注这几句:

1.他说,对不起,他不应该把未来的希望都压在你身上。

2.他还说,不是你好了他才能好,而是他好了你才能更好。

3.他希望,你不要去责怪过去的他。还希望,你能够珍视现在的每一天,为了你们的未来去努力。

这些话意思其实是很简单,就是告诉观众:未来不会凭空产生,不要幻想未来自己会有多么美好,未来的自己是由现在的自己创造的。也不要责怪自己曾经的错误,不要为过去而遗憾,要珍惜当下,只有现在的自己好好努力,未来的自己才会更好。这其实是全剧的升华的地方,就是借那个朋友的口,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

至于为什么周老板会哭,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说到了周老板心坎里,也可能仅仅是剧本为了神秘感的需要,电视剧中反正是没有交代,可能要看原著才能解释了。但是,他俩到底有没有穿越,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就刘大志最后说的那句“郝老师,我一定要找到你”来看, 作者应该是想表达穿越了的意思,不然回到了2018年还要继续梦里的故事,就会显得突兀。但是如果认为穿越了的话,那历史就被改写了,主人公就不能回到现实世界,否则就是平行世界了。

我是觉得不穿越更好,因为就全剧想要达到的目的,想要表达的东西来看,完全没必要。和《夏洛特烦恼》一样,做一个梦就好了,搞得神神秘秘的,反而不好。

周老板流泪很有神秘感

七、结语——何为成年人世界的规则

在第一集的假结婚宴席上,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得出来,郑伟其实跟郝回归他们已经是朋友了,尽管关系可能比不上郝回归、陈桐和陈小武三个人。学生时代,事总是要分一个对错、人总是要分一个好坏,学生时代还不是觉得郑伟是个坏人嘛。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并不是这样,不是同一个班、从前有过不快,并不妨碍他们成年后成为朋友,当然,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就不一定了。

并且郑伟说得对,全场微笑只能给他一个人喝,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单身。无论是不是事先跟小武商量好的为了激将一下郝回归,他都是没错的。也无论他自己是不是说的真心话,他也是没错的,顶多是调侃而已。成年的世界就是这么回事吧应该,你没把握住的,就不能阻止别人去争取,即便你一百个不愿意,也得眼睁睁看着。

最后以第一集陈桐说的那段话来结尾,并警醒自己,未来的自己由现在创造:

“回归,你快给小武道个歉,都二十年的朋友了,大家都在成长,就只有你还活在以前的样子。我们现在都已经是成年人了。”

真正的成长只能靠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