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人物散文

中国人需要“扫地僧”精神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21人  微尘里的爱与憎

扫地僧扫地还能扫出武林高手

金庸的武侠人物中,我最欣赏的一位奇人名叫:扫地僧。

扫地僧是《天龙八部》中一位隐居少林寺藏经阁内专司扫地的和尚,在全书第四十三章才姗姗来迟。可他一出场,便如蛟龙出水面,卷起惊涛骇浪。正可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当时在场有武林一等一的几大高手,在扫地僧面前,却只有大眼瞪小眼乖乖听话的份了。只见他一招化解乔峰与慕容复之间的比拼,几句稀松平常却直击要害的话语便让称雄武林多年的萧远山、慕容博羞惭不已,失去知觉,最后大彻大悟;而鸠摩智在其手下也不过落得个落荒而逃的下场。

在很多金迷心中,这位扫地僧才是金庸笔下武功最高之人。

然而,我却认为,公推第一高手并不仅仅因为扫地僧的盖世武功:北冥神功,易筋经和小无相功,亦或是三尺气墙;

也不仅仅因为他藏在少林寺内“恐怕已有七八十年了吧”,知晓洞悉一切事物来龙去脉,却不被所谓的当时武功绝顶之人所发现。

不,都不仅限于此。

扫地僧的“高”在于他的境界之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凡人一旦涉足,大多数便迷失在诱惑满满的江湖,醉心于江湖的权利,争名夺利,大打出手,甚至你死我活是常态。

而拥有一身绝世武功的扫地神僧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悉心扫地研习佛法、武学和医术。他真正做到了出神入化,来去随心:

不想为世人所知,他隐居藏经阁内七八十载无人知晓。要知道,少林寺可是天下高手云集之处。不是你想藏就能藏起来的;

形势所需必须出场,他俨如天降,化解过招,点化他人,指点不足,完全从心所欲不逾矩。“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一言蔽之:卿本高人,奈何不以高人自居。

是武林高手还能不为世人所知

谈起雷军,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小米上市,他已然成为中国新首富;

也有不少人知道他当年的学霸趣闻:高考分数远超武大,最后却选择了武大计算机系;大二时,就开始选修了不少高年级的课程。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正因为如此,大三起,雷军才有时间开发多款软件,成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人物。

可以说,雷军的当初求学创业之路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武汉大学的开明氛围与灵活制度。因为,武大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推行高校改革的大学,学分制只是其中一项:按照学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今天看来,这些改革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不足为奇。然而,放眼四十年前,高校改革可谓禁区。虽然很多人都曾从中受益匪浅,然而鲜有人知道改革的来龙去脉,更不必提知晓当年一位先驱者大力推进高校改革,造福天下莘莘学子,末了隐去光环,归于平淡。

他,就是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一位隐居珞珈山上的“扫地僧”。

四十年前,在邓小平召开的科技座谈会期间,作为座谈会组织者之一,他参与了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言:废除大学推荐制,恢复高考招生制。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多少学子从中受益,多少人改变毕生命运。

又是他,1981-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力主多项高校改革措施,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武大的蔡元培”是其美誉也。

上文提到的让雷军受益的学分制,正是在刘道玉担任校长期间推动并实施的。受益者远非雷军一人,多少教师、学子因为刘道玉校长的一句话、一个行动、一个理念改变了终身命运。

著名文化学者易中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是1981年武大中文系的代培硕士毕业生,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必须返回生源地工作。

刘道玉校长十分看重他的才华,亲自出马,找到各级部门。最后,易中天终于得以留在武大任教。

这才有了后来百家讲坛的知名讲书人----易中天。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刘道玉校长的名字,在场听众都是90后,00后,却能引起众人长久的共鸣。

就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历史性贡献的老人,从校长一职退下来以后,却拒绝了多个高官厚禄的邀请,深居简出,住在珞珈山上一个普通的家属楼里。

这一住,就是默默无闻,三十载。

时至今日,85岁高龄的刘道玉校长依然在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也许某天,在路上偶遇,人们会误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的耄耋老人,面目和蔼,神情淡然。然而,这已不重要,他恰似珞珈山中的“扫地僧”:出手不见影,来去皆无意。一朝随风去,后世莫问名。

远山淡影比世俗名利来得珍贵

我的大伯父也是这么一位淡泊明志,恬静幽远的“扫地僧”。虽然级别够不上如雷贯耳,但也算得上业内专家:他五十年代考入武大中文系,现为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与刘道玉校长毗邻而居。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伯父默默躬耕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鲁迅、闻一多的教学与研究,在相关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1987年,大伯父的硕士论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现当代文学领域引起较大反响。不久,广东中山大学中文系专门派了两位老师来到大伯家中,代表学校盛情邀请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并担任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开出了优厚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以及解决家属随迁等问题。

要知道,当时内地和沿海工资待遇悬殊惊人,在武大每月工资约一百多元,到广州至少可以拿到将近一千元,工资翻了近十倍。

就好比现在的你每月拿一千,有公司给你开一万元,你去不去?恐怕大多数人会一口答应。

但大伯始终不为所动,只说了一句:“武大培养了我,我要对得起武大。”

80年代中期,大伯父代表学校到地方招生。当地一位银行行长的儿子按照录取标准被武大经济系录取。

行长特地到他下榻的宾馆去感谢大伯,再三问他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关照?大伯回答说,你的孩子很优秀,完全符合武大录取分数线,我没有帮什么忙,只是履行正常工作程序。至于我的家人也没有什么事需要麻烦……

临走,行长强行送给他一包茶叶,大伯实在推不脱,只能带回武大。回校后立马给这位行长汇款二十元。

当年大伯的工资只有70多元,这笔钱已是他月工资的三分之一。而同等份量的上好茶叶当时也只有十多块钱,这二十块钱远高于茶叶的市场价格。

名利如浮云,俯身精于业。

虽然看轻名利,但大伯父对专业却精益求精。我在武大读书时,最害怕给他看我写的文稿,因为往往两百字左右的文章,都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即便是年过八旬,大伯父仍然坚持每天打乒乓球一小时,散步一小时,工作到十二点,为研究生批改论文,自己读书写作……

虽然一辈子隐居山中,看似寂寂无闻,但大伯父“扫地僧”般的思想与行动足以让我们年轻一辈景仰和学习。

慢下来,静下来,做自己

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布鞋院士李小文都可算是各自领域内的“扫地僧”:袁老从六十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种植,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培育出优良的杂交水稻。毫不夸张地说,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技术,多养活了我国近两个亿的人口。

即便为中国农业做出如此卓越的贡献,袁隆平始终保持低调、朴素、远离世俗的生活状态。隆平高科上市时,袁老的身价已高达一千多个亿,但是他依然安步当车,节衣素食,从来不会谈论这些事情,他说,“我多半时间都花在研究上了,不太喜欢在这些事上费心思。”

而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则以其衣着朴素作报告照片走红网络,被人们评为现实版“扫地僧”。他曾因凌乱的头发、赤脚穿布鞋,一副土得掉渣的农民模样被门卫大叔拦下,因被其误认为拾破烂搞推销一类的来者。去世之后,曾有人撰文说:从此世间再无扫地僧。

的确,生活中,李小文穿着简朴,布鞋光脚,饮食简单,甚至因营养不良住院。可这个貌不惊人的老人却是几何光学学派创始人,并荣列中国遥感学界的泰斗之一。

早年,他在国外获得硕士博士学历,却毅然选择回国。“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不是太好,但作为1979年国家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总觉得花了老百姓很多钱,不回国问心有愧。”;他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拿出来作为奖学金,奖励后辈;他低调做人,勤勉做事……

这位现代版“扫地僧”还说过: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

结束语

明月照大江

较之网红、小鲜肉、流量明星、大咖,这些世外僧人般的前辈们生活寡淡,索然无趣,远没有那些明星光鲜亮丽,精彩迭出,粉丝动辄上千万,呼风唤雨。

然而,我们所赖以生活的国力: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农业的甚至国防的基础设施,却是多少默默无闻隐居山中的世外高人们,呕心沥血,宵衣旰食,才获得点滴进步,也才有了我们今日之强大的祖国。

可他们,也许终生不被世人所知晓,没有大富大贵。但他们,并不在乎: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们身为普通人,虽然做不到“扫地僧”那样出神入化,但我们可以守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古朴拙然,也许自有“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的佳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