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营第十季总结
第一天的《灵异火车》,是想这一季认真模仿一下魔幻现实主义,让自己的思绪游荡一下。但从一开始就不轻松,虽然动身离开公司出差了,但琐碎的工作跟在屁股后面,哪里由得我信马由缰地胡思乱想呢。好比一个人身体的下半截还埋在了土里,伸着头使命探望,也看不到什么新鲜东西。做了三个白日梦,诡异有一点,其他一无是处。
第二天的《北柯的咖啡》,继续头一天的神叨叨,这个故事缘于曾经遇到过的一个真实案件,那个小姑娘长的很漂亮,完全看不出是吸毒的人,当时她的母亲还硬放下了一沓钱,当场没还成功,后来无奈只能打电话让小姑娘自己来拿了。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也许终于改邪归正了,也许又陷进去了,或者陷得更深了。
第三天的《豆豆贸易现状》,说的是毒品交易的现状。有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故事或者具体些侦探故事对我们没什么价值,可我就是好奇。
第四天的《自古名山待圣人》,是当天和一起培训的同学去了一趟青城山,他们坐索道,我一个人选择走路上下山,没有比他们慢,最后在山上还泡了一壶茶喝。边喝边聊还是很惬意的。只是因为喝茶耽误了一些功夫,下山后就比他们晚了一点,有点小尴尬。爬山还是很有趣的,爬山的过程远远没有我写的这篇小文章复杂,山里安静和纯粹,人类活动的痕迹再多,对山本来的面貌改变也不大。
第五天的《中医世家》,继续神游。有感于机关单位生活的泯灭人性,带着一点点愤怒和自嘲,写了这么一个不高明的故事。机关里的人,总是身在枷锁中而不自知,或者即使知道了,也无动于衷。有没有不自由感,挣脱的愿望强烈不强烈,敢不敢爆粗口,我想这是机关和监狱最主要的区别。
第六天的《学习四人谈》,是与三个同行聊天的纪录,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股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也会激发起自己学习的热情。如果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是这样带有思辨性的,是这样有意义的,而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事,工作也可以很美好的。
第七天的《到四川省博物院看画像砖》,那天在博物院除了看画像砖,花的最长时间的还是看张大千的画作。只是我并不太能欣赏他的作品,还有那些敦煌壁画的临摹,应该是一个很伟大的工程吧。
第八天的《为什么要安排金委员长看中科院成果展》,是这个重磅新闻在脑子的回响。
第九天的《能否委托对被害人如获及时救助的可能性进行鉴定》,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也算是这次培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东西了。培训的灌输还是有限的,更有意思的还是我们自己在掌握一定信息基础上的思考。
第十天的《山城一日游》,是对重庆一日游的纪录,已经没有多少玩兴,但看到老朋友,就好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原点。
第十一天的《创业者需要的素质》,是因为朋友碰到的困难,感觉自己在公司里这么多年,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总体上还是风平浪静的。大多数人,都是有一颗想折腾但又怕受伤的心。有的事,我至今没有尝试过,以后的机会更少。
第十二天的《看不见的客人》,是这半个月来看的第一部电影,还不错。有时候觉得如果不看电影,自己的专业也许会学得更好一些,但有时候又会想也未必,与其两边都糊涂,还不如开开心心看电影呢。
第十三天的《第三度嫌疑人》,继续看电影,放肆一下,一个人到了一个很少去的电影院,几乎包场,电影不错,感觉很爽。
第十四天的《勇气二三事》,是因为回来后听说了省公司在全省视频会议的种种,挺震惊的,对未来感觉很茫然。虽然我知道无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对我们的影响都不会很大,大环境决定了。但仅有一点渺茫的希望好明白宣告了无希望,还是不一样的。
第十五天的《红星照耀恒河》,是因为突然发现自己对印度老朋友的无知,感觉挺羞愧的,做个记录,算是先小补一下。
第十六天的《于家村的村规》,是因为回了老家,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家人,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接受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时间看书,唯一觉得有点意思的就是电视里的看到的那些古村了。
第十七天的《清末资政院剪辫易服辩论》,是自己早就想整理出来的,身体肤发和楚楚衣冠都是中国人宝贵的,这段历史还有待继续挖掘。
……
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是把前面的十七掌连贯起来打,所以这个总结也就写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