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马克书写疗愈简书电影院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 从电影《廊桥遗梦》到《纯真年代》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362人  47635971f038

昨天身体不适,我一个人在家休息,原本想睡觉却不能入睡,安静下来画了几幅曼陀罗,画完以后依旧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于是我坐到电视机前找电影看,偶然间翻出一部看起有点老旧的电影,我这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进去。

那是在1993年就上映了的美国电影《纯真年代》,男主人公纽伦在订婚前遇到了未婚妻的表姐艾伦,艾伦是一个勇敢追求自我逃离婚姻却不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接受的女子。两个人一见如故,相恋了,但是他们之间隔着太多的障碍和约束,终究无法走到一起。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的胸口一直很痛,心里很压抑。这部电影的叙事角度是从男主人公纽伦的视角出发的,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廊桥遗梦》,我把《纯真年代》看成是男版的《廊桥遗梦》。我是在多年前读过《廊桥遗梦》中英版本的小说以后,才看到了电影,可以说我对《廊桥遗梦》是很熟悉的。

无论是纽伦还是弗朗西斯卡,我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也很欣赏他们在真爱面前的退让与隐忍。以前读《廊桥遗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很多的遗憾的,可是昨天在看《纯真年代》时,心里虽然感觉很痛,但是我对他们的“放弃”有了深深的敬意和理解。

《纯真年代》里纽伦的妻子梅在去逝前,把大儿子单独叫到跟前,把丈夫和表姐的事情告诉了儿子,希望儿子能够为丈夫圆梦,这个细节也让我非常地感动,又让我想起《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去逝前对她说的话:“我知道你曾经有梦想,很抱歉我没能帮你实现它,我非常爱你。”

有些人的爱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地轰轰烈烈,是那样地平凡,或许有点儿俗气,他们循规蹈矩,让人感觉是如此地平淡无奇,可是谁能说长久的陪伴与守候不是一种爱呢?爱情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还是更喜欢浪漫、激情,可是激情过后呢?生活总是要回到平淡之中去。

现在的我对所谓的“婚外情”并没有任何的道德评判,婚姻制度是死的,但人心是活的,人的一生那么地漫长,我们都无法预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在婚姻之外遇到更爱的人,那是非常可能的事情。情感的流动也不是人为地能够控制的,爱情只是发生在自己的心里,而婚姻却牵扯到太多外界的东西。

纽伦和弗朗西斯卡没有为了真爱而不顾一切,他们选择了把爱情放在自己的心里,成全了更多人的幸福。我不觉得他们是屈从于道德的压迫,而是心里有更大的爱,我相信他们可以对抗世俗的压力,但是身边的人却可能会因为不了解他们的爱而受到伤害。

57岁已经自由了的纽伦和儿子到了艾伦的楼下,他最终选择了离开。我看到他远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时隔多年,或许彼此心中的爱并未褪色,只是生活已经完全变了样,我们都无法回到从前了,错过了的东西再也回不来了,何不让美好一直留在心里呢?

我想起大概是在中学时读过的一个故事,身处婚姻中的两个男女相爱了,他们为不能在一起而深感痛苦,后来一场事故让他们的伴侣都离开了人世,但他们却选择了分手,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他们清楚地知道就算生活在一起,也不再会有幸福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如果我们在爱情或婚姻中感受到了痛苦,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功课完成得不够好,需要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去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伤痕未被疗愈,而不是想着去换另外一个人。当我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圆满时,不同的爱人依旧会让我们感受到同样的痛苦。

最近几天我和一个未从谋面的微课同学有了非常奇特的情感连接,我总是能收到一些跟她有关的灵感,而且是与她的夫妻关系有关的信息。她有一个非常疼爱她的老公,他们夫妻之间相处得也非常地幸福。但是她最终认识到他们并不是在夫妻真正的位置上,而是重复了和父母相处的某些模式。

她过去有一种疑惑,就是为什么有一个如此宠爱自己的老公,可是自己的内心为什么还会孤独,还会感觉心里有一个空洞。在多年的学习之后,在合适的时机,她终于醒悟了过来,认识到无论伴侣有多么地爱自己,都无法替自己找回内心的圆满。

我自己的体会也是如此,只是和她的体验有所不同。我过去总是认为是因为老公不够爱我,才让我感到这么地孤独与失落,是老公不够懂我,才让我如此地痛苦,最终我发现这种孤独和痛苦其实是和别人无关的。

当我往自己的内心走得越深入,我越来越体会到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不管是婚外情,还是婚内情,其实都是我们走向自己内心圆满的桥梁,它们都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有些人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其实是要带给我们一些功课的,只有当我们领悟到这里面的真意,生命才能真正无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