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馆哲学之光美图摄影

有关抑郁治疗你需要知道的

2020-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112212

先谈谈有关某些精神类药物的偏见

药物的基本逻辑是,心理方面的异常,包括感知觉、情绪,或是思维,都可以通过生物化学的手段调节。我不是医生,按说对这个话题没什么发言权。但它在心理咨询中又是一个敏感的,有争议的话题。每当我写到抑郁症焦虑症,就有读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医生没有用,吃药没有用,钱花了不少,好转还遥遥无期……诸如此类。

说实话,这些留言我也为难。置之不理也不好,但如果不加说明地精选出来,又有可能形成误导。我当然是主张兼听则明,认同负面信息的价值。但又怕个体的经验被这样放大之后,会加剧某种偏见。一旦有了偏见,要纠正偏见就很麻烦了。

那么,我就以一个非医学人士,同时又是和精神卫生工作有工作交集的心理学工作者身份,谈一谈我对精神类药物(包括医学治疗)的看法。

首先明确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在今天罹患精神障碍的病人,总体来说是不好办的。

不好办,是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办法。

注意是没有「好」办法,不是没办法。办法其实有不少,只是效果都不确定。精神医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甚至民间智慧,偏方土方,玄学的方法……这一点是共同的:无法预测。

不存在100%安全,有效,完全在掌控中的治疗方法。所有尝试说到底都是碰运气。

那么,患者面对的问题就是:往哪个方向碰运气?

药物(准确地说,现代医学体系下的药物)代表了这样一个方向:它是一个疗效和副作用都经过了数据验证,大概率有帮助,且成本较低的治疗路径。

听起来是不是值得一试?

有人问,心理学的方法怎么样。

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分为循证和非循证两种。循证心理治疗(通常在医院心理科开展)的疗效和副作用同样经过了反复验证,但成本通常更高。

非循证的心理学方法就五花八门了。可选择的范围很大,从不同的干预流派,到治疗师,每一个不同选择都会带来变化,都意味着未知。有人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但因人而异,他的经验无法推导对你的结果,你做同样的事可能有效,可能无效,还可能有害。概率有多大呢?难以判断。

那些神奇的偏方土方,不确定性更大。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你有一笔钱要做理财,面临的选项一样。医学就像那种正规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少,风险多大,数据都有交代。也存在一些私下的放贷渠道,没有数据,但有朋友拍胸脯给你保证,他试过,收益率高得惊人。

可以试试,但不要把鸡蛋都放进这个篮子。

理解了这一点,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药物治疗是最优先推荐的治疗方案。它不只是科学问题,还是一个决策偏好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它不一定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方案,但在你不确定的时候,它对你有帮助的「概率」相对最大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澄清对药物的偏见。

偏见之一:吃药没有用。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任何人去正规医院开了药,吃了几天没有好转,或者只是稍有好转,就会得出「吃药没用」的结论。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需要加大剂量,可能需要坚持更长的时间,也有可能是这种药恰好对你没用,要换成其他的药。

这些操作都需要你保持和医生的沟通,定期复查。而“吃药没用”的偏见,恰恰打消了很多人对医学的信心,自行停药,坐实了这一偏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就是体质上对药物反应不佳,试过各种医学手段还是没什么起色,也就是说,医学没办法帮到他。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其中有的人死马当活马医,锲而不舍,说不定尝试了别的方法峰回路转。比如生病了吃药没治好,后来每天爬山,久而久之好转了。这当然值得庆幸,但也不能得出普适性的结论,说爬山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吃药更有效。还是一个概率问题。

根据多位心理咨询师经验,推广给别人的时候,要记得把概率算进去。从个人角度出发,轻易不要下「A方法无效,B方法有效」的断言。要说的是:「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对我个人来说,A方法的效果不如B方法。也有可能别人的感受跟我不一样。」


偏見之二:药厂背后是逐利的资本,资本家疯狂追求利润,骗人吃药是一场世纪大阴谋。

这话很有蛊惑力,迎合了我们内心深处某种被迫害的想象,而且部分是事实:药厂背后确实有资本家,资本家确实想赚钱。——「凡事只想着赚钱,垃圾!这些人的立场可疑,卖的药也可疑!」

工人阶级的义愤被自动点燃了。仿佛通过对阶级属性的审判,就洞悉了科学层面的真相。但是仔细想,这个逻辑并不成立啊?药商是否醉心于赚钱,跟他们的产品有没有用,是并行不悖的两个命题。两件事可以同时成立——资本既是疯狂逐利的,同时也提供了(对多数病人)有益的药物。

涉及到立场问题,你可以不相信药商的殷勤,甚至不相信医生的推荐,你也有权反感他们最终的诉求是为了盈利。但在科学层面,你需要接受,药物(大概率)可以带来某种效果。这就够了。好比你在态度上不接受游戏机,把它的流行看成是SONY和任天堂制造的营销圈套,可以这样想。但要承认,玩游戏确实给不少人带来了乐趣。

在效果方面确有其事,就够了。


偏见之三: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这是一种常见的担心,意思是,药物治好的病会不会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以后还可能复发?

的确有可能。

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式可以保证不复发。不要光凭理论或直觉去预测一种治疗方法能否「治本」,还是看数据。药物治疗的循证研究是可以提供复发率的数据的,很多疗法不能提供(个体的复发和个体的不复发都没有什么意义)。它们在这方面的表现,未必优于药物。


偏见之四:是药三分毒。这是在说药物有副作用。

严格地说,这不是偏见,而是事实。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但这不妨碍病人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吃药。为了疗效,值得承受副作用带来的风险。

而人们说「是药三分毒」是为了劝你少吃药或者不吃药。言下之意是:既然一种东西是有风险的,它的好处你也不要轻易接受。

一种幼稚到极点的思维方式。反驳他们很简单:药是有三分毒,但不吃药可能是一百分啊。


偏见之五:吃药就坐实了「病重」。

这有点像是一种迷信。有人抗拒医学治疗,是因为头脑里有一个潜在的思维定势:只有严重生病的人才需要吃药——反过来说,如果我不吃药,就等于在说我没病(或者说,还没有「病」到那么严重)。他心里多多少少就会获得一点安慰。

当然是迷信。病情如何,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不会因为你选择的应对方式不同而不同。

背后当然也涉及到社会语境对精神类疾病的污名,这可以另起一个话题。这里想讨论的是,该如何理解「吃药」这件事。与其把它看成有「病」,不如看成一个人在选择「治疗」。它是主动的,对应对方案的采择。不要把它想成和「病的严重程度」挂钩,它更像是「你偏好用哪种手段解决问题」。轻微的病情也可以用药,严重的病有人也可能讳疾忌医。这样想,做决定会自由一些。

吃药是因为我们希望获得帮助,准确地说,我们寄希望于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这无关于病情的研判,最多只关乎我们做出的选择是否精明而已。


偏见之六:心理治疗可以替代吃药?

不少人问我,心理学用谈话的方式做「治疗」,会不会比生物化学的疗法更安全,更长效,更稳定,更人性化(倒是没人会觉得更经济)。

相关的讨论,赞成和反对的都不少。

但这种讨论本身就制造了一个问题:它把两种干预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好像非要经过PK,选出一个赢家,替代另一种一样。这种对比有何意义呢?人类在精神健康这个领域的资源,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很多常见问题都给不了保证。就算拿出现有的全部方法一起努力,都嫌不够。

那请问为什么还要自断一臂呢?

在健康领域,各种治疗方法和取向之间需要的是联合,不是排挤。我们完全可以说「你可以在一边吃药的同时,也接受心理治疗试试看,获得改善的概率会更大」,有什么必要非得说「吃药不是最好的,心理学才能帮助你」(或者反之)呢?

孰优孰劣的讨论,对于从业者来说也许有意义。但对于求助者,他们需要的是多多益善。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不擅长临床医学,但可以和医学联手工作。我的观察是,大多数服药的患者都能从中获得好处。他们还嫌不够,所以才寻求心理学的帮助。心理学要在这个基础上,锦上添花地做点什么,而不是推倒重建:「你之前的尝试都不对!我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我们或许有不同的见解,但绝非唯一的正解。没有人掌握了完美答案。我们知道的太少了,这是现阶段必须接受的事实。无论干预者还是求助者,只能从这个事实出发,去尝试,去犯错,去争取。我们的偏见越少,让自己获得帮助的机会就越多。

获得帮助,这才是病人最重要的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