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谈文论艺

【评论】林家俊:文字的“韵味”

2017-03-03  本文已影响50人  江淮述林

《楚风》刊首语

所谓阅读,其实就是享受作者的行文之美——命意的美、构思的美、表达的美、呈现的美。这种目光行进中的自在与享受以及掩卷之后的反思与回味,往往是“可以意会,无法言传”的,中国古典审美理论中称之为“韵”和“味”。阅读本期文稿,我忽然想到了这个话题。

文章有气韵,读来才有味。这个“韵”不是文字的音韵,而是一种审美感受,和“味”一样,属于那种“形而上”的混沌概念。“有余意之谓韵”。“余意”在哪里?就在“笔墨之外”,就在“文以载道”、“言为心声”……就是要把审美思维提升在“品”的层面上。“笔墨之外”有什么?我们也就只能自己去“品”味了!

作者思有路,遵之识斯真。然而“大美不能言”,所谓“训无达诂”,因为再高明的语言大师也无法准确地详尽一切,作家常常会无奈地感叹:“心中有象,手上有鬼”。这时候,就应该和画家一样学会留白布气,用空白构建出一片“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妙境。就此而言,“韵”就是在“无法穷尽之处”散布的“不可言传”的“意会之气”,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追随作者的思路去品味“文外之妙”。读者就需要通过阅读重构,透过文字去寻思理性无法穿透的东西,从而达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欣赏散文、吟诵诗赋更是如此。

小说《闯入者》、《若水的流年》、《八条红丝带》、《归》都没有追求情节的曲折与思想的深刻,却有一种直浸心灵的纯美。严格地说,作者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以一种温情和伦理、道德模式,在精神和心灵的维度上布局。散文《从前》、《农耕园里寄乡愁》、《槐乡行吟》等篇章也无不营造着一种乡土的气韵。这些,也许只有用灵魂的契合才能体验到它的存在。它是一种终极的、也是原始的生活感悟和生命体验,需要读者与作者建立共通的审美趣味才能完成这段心灵的旅程。正是由于这种“气韵”的存在,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的魅力。

    林家俊

【评论】林家俊:文字的“韵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