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应该怎么读书【读书笔记】

2017-02-05  本文已影响244人  八子草铺

这几天在如痴如醉地读着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想先用书中提到的强力研读的方法,来写“用强力研读书”这章的读书笔记。对于我来说,这一章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1 脉络

这一章里,作者先阐述了他所认为的“读书人”,就是那些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内力”而读书的人们,读的是那些读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的书。

作者提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不是在教阅读的技术,而是提出一种阅读的精神。阅读,应该是为了自我理解而阅读,全世界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只有那100本书。

在《如何》这本书的基础上提出强力研读的阅读方法,追逐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在一本书中挖掘最大的价值。并且这种方法与刻意练习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好玩,高度集中时长短,不追求速度)。

强力阅读时,新书要读两遍,一遍享受内容,一遍做读书笔记,第一遍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读书笔记是强力阅读的核心,必须包括四层内容:①脉络;②亮点;③大量心得;④和其他书或文章的关联。

读得慢效果才好。(电子书的劣势)

他心目中最顶尖的“读书人”应该是像泰勒科文一样,在超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养成了极快的阅读速度,并且不影响他们精确地抓住作者的主旨。

【其实我感觉最后这一部分,是可以和第一部分关于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读书人”放在一起,因为它直接解答了读者心中关于“究竟读书人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问题。和前面关于”非读书人“的错误阅读方式相对应”,才真正圆满了读者对“读书人”这个形象的构想。

但是转念一想,作者会不会是想在写完如何强力研读以后,再去告诉你读书人的内力可以到达什么样的状态。让读者把这个疑问一直带到最后,在最后的地方,给人一剂鸡血呢?】

2 亮点

(1)用自己的理解去例证书中所述的理解

万维钢在书中提到的大多数书,都让我非常想要去阅读它,就算是曾经我认为很枯燥难以读下去的书。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只看过封面。我看过网上很多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确实都如万维钢所说,就像在用胸围、腰围、臀围去形容一个美女一样无趣和无用,沉醉于细节而忽视了作者所崇尚的“阅读的精神”。而万维钢对这本书的解读,又恰巧是阅读的精神的一个实例。这个嵌套让我莫名觉得很美。

(2)强力研读的方法论

思想类的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完一遍以后,立刻再读一遍。第一遍正常通读,享受书本内容带给你的“一惊一乍”,第二遍可以忽略例证,抓住脉络,并写下读书笔记,把让你“一惊一乍”的东西内化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读书笔记要达到读完这本书以后,就可以将这本书扔掉的效果,从笔记中就可以快速重温这本书。就像一伙强盗入室,用充足的时间搜刮走这一家里值钱的一切东西。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

多数读书人可能可以做到前两点,甚至前三点,第四点则需要一定的阅读储量,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但正是后面的这两条,才是读书人长进“内力”的秘诀。

【这部分让我强烈共鸣的,就是关于“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用kindle读书的时候,我确实看到很多别人划的重点,这些重点就像小学生划段落大意一样枯燥沉闷。让我忍不住划下来的,则是那些让我拍大腿“天啊!说得太棒了!”这样的句子,就是作者所说的“一惊一乍”。

当然,这里的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这一整章最值得反复琢磨和实践练习的部分。忽然就不迷茫,阅读笔记应该怎么写,写些什么。我以前会做的只是脉络和心得,从没有去总结过这本书的亮点是什么,也很少用这本书之外的视觉,去看作者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甚至是人类思想的进步。

虽然作者反复强调,强力研读并不是一种会让人开心的阅读方法,但是作者所描述的状态,让我有种被打了鸡血浑身兴奋起来的感觉。

(3)他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鼓掌

现代人喜欢小段子 ,往往能记住作者讲的笑话而忘了作者的本意 。在美国历史上 ,没有电视 、没有网络 、更没有微博的 “印刷机时代 ” ,史蒂芬 ·道格拉斯 (他曾经跟林肯竞争过美国总统 ,还竞争过老婆 ,最后都失败了 )曾经跟林肯有过连续 7场的著名辩论 。道格拉斯口才极好 ,常出妙语 ,但是他告诫听众不要为妙语鼓掌 。 《娱乐至死 》这本书是这么说的 :道格拉斯甚至批评他的听众 ,说他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激情 ,说他的听众应该是沉思默想的读者才好 … …阅读要求的是理性思考 .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偶然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 ——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

【这段话让我想起《奇葩说》,最初一两季,我是一边做着别的事,吃饭、跑步、熨衣服,一边看,看个热闹,看个感叹,但是我发现当我想表达点什么的时候却吃了个瘪。

越往后越就发现,似乎我不那么关注于那些精彩的你来我往的激情,偶尔会在理解、在分析,暂停掉视频去思考这些人说出这些话的技巧、结构、引证的问题、以及这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漏洞……

也许这才是一个更好的《奇葩说》的观看方式?以雄辩取乐和服人并不是我所想获得的。】

(4)顶尖的读书人

我最佩服的读书人是经济学家泰勒 ·科文 ( T y l e r C o w e n ) [ 9 ] 。科文是一位 “著名 ”经济学家 ,他在各大报刊发表对当前经济问题的看法 ,写过很多书 。但更著名的也许是他读书的速度 !他一晚上能看好几本书 。亲眼目睹他看书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特别敬畏的情绪 :翻书速度非常快 ,他看一页书的速度几乎是别人看一个标题的速度 。你可能会觉得这么看肯定没看进去什么 ,但是我整天在看他的博客 ,我可以负责地说 :他的确知道读过的每本书的关键之处 。

科文的秘密是什么 ?他专门写过一篇博客文章 [ 1 0 ]回答这个问题 。他说 , The best way to read quickly is to read lots. And lots. And to have started a long time ago. Then maybe you know what is coming in the current book.关键是你之前已经读过很多 ,很多书 。而且你必须很久以前就开始读书了 。这样当你读眼前这本新书的时候 ,你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预计作者在说什么 。也许一个故事他刚开个头你就知道结局 ,也许很多理论你早就知道而不必再听作者讲一遍 。你可以快速跳过很多基本内容 ,直达作者的新思想 。

我读的书少 ,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功力 。不过读过若干本之后 ,我的读书水平似乎也提高了一点 。一个表现是现在对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书我尽量采取听有声书的办法 “阅读 ” 。英文世界几乎每一本达到一定销量的书都有有声版 。我每天上下班分别要开半个小时的车 ,正好用来听书 。我停车之后几乎从不立即下车 。我打开手机中的印象笔记应用 ,对着耳机线把刚刚听过的这段书的笔记录下来 。找到时间 ,我再把这些录音笔记录整理成文字 。我只听一遍 。三十分钟的书 ,我的录音通常只有三分钟到五分钟 。其中只有原书的精华才会被我复述在录音之中 ,剩下的是我的心得和评论 。

【给了方法,又给了方向。所以整个文章的脉络就是:是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样?

大概这就是一种励志。】

写到现在我忽然意识到,读书笔记,是为了自己而写的,是否应该放在简书上,而让这样的一种发布对自己的内容产生影响呢?

也许只要我自己写在印象笔记里就好了呢?

所以等为这本书写文章的时候再写在简书里吧。

2017- 007~008 - 179~18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