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遇害案‖善良如果被践踏生而为人我真的怕了
01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ae4d791227c899cd.jpg)
案件梳理:
2016年11月3日,青岛女留学生江歌在日本租住的公寓门前被杀害。凶手是闺蜜刘鑫的前男友,凶案发生时,刘鑫在房内得以幸存,江歌在门口被杀害。
案件发生374天后,江歌的妈妈,又把刘鑫和这件事推到风口浪尖。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a0f37bd6b0b59bd5.jpg)
案发前,刘鑫与男友陈世峰发生矛盾,搬出与男友同居的家,找到自己的闺蜜江歌,江歌收留了她。
案发当天下午,刘鑫的前男友找到江歌和刘鑫的家,要求刘鑫复合遭到拒绝,并和江歌发生了几句口角。为了保护刘鑫,江歌甚至说要报警。晚上下班刘鑫害怕前男友再纠缠,让江歌在车站等她一起回家,江歌如约,并给她买了馄饨。
案发时,陈世峰对刘鑫继续骚扰,江歌让刘鑫先进房间,并阻挡陈世峰尾随,结果江歌被陈世峰惨无人道地用刀多处刺伤脖子和胸部,刀刀毙命,残忍至极,最终因失血过多丧生。其间,刘鑫躲在门内一直没有开门,她安然无恙。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d755b38ca54a4eb6.jpg)
案发当日,江母江秋莲得知江歌死讯,悲痛欲绝,联系刘鑫,刘鑫回复江秋莲:“对不起,阿姨,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
案发3日后,刘鑫突然发来微信,“事情解决了以后我也不会再见你了。”甚至声称,再出这种新闻(江秋莲怀疑江歌遇害案的凶手是刘鑫前男友),我就停止协助警察。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fb78488e76d09875.jpg)
大年初一,刘鑫换了一个美美的微信头像,在朋友圈发着满脸笑容的自拍,全家人其乐融融地过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2c503b0c304eccb8.jpg)
此后的200多天里,刘鑫对江歌妈妈一直避而不见,最终江歌妈妈忍无可忍在大街上发了一天的传单试图靠路人的力量找到刘鑫一家人。
2017年5月23日,刘鑫父亲刘发春威胁江母,声称要起诉他,刘鑫妈妈任淑峰直接说江歌是“可怜的JB草的东西”,并说江歌命短了,不是为了我闺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ccd8c337936b370c.jpg)
2017年8月份,刘鑫与江母在记者安排下见面并接受采访,刘鑫声泪俱下,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以后会去常看江母。”
2017年9月份,刘鑫的微博翻脸不认人,直指江母影响她的生活。
02
如果善良终将被践踏,那么人间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面对媒体的镜头,刘鑫扮演了一个弱者,她说:“我都知道错了,你们为什么还一直问?”她在网络上大骂江妈妈骂社会,好像这件事情的发生,她才是受害者。一副加害者的模样演了一出受害者的戏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ea3d37de2a9c9afe.jpg)
除此之外刘鑫发的微博真的很让人生气。她说江歌是个脆弱敏感的人,说江歌负能量很多,很爱抱怨,自己却是个报喜不报忧的人。对江歌来说,自己就是个小太阳。一篇微博里面有一大半都是阐述江歌有多需要她,而她有多好。
还有一篇微博呢,则是在阐述自己不爱吃馄饨,因为之前有信息提到过,江歌给她买了馄饨。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5dd2bccaa02aaad9.jpg)
其实刘鑫但凡表现出一点点的内疚或者对为了保护自己而失掉性命的朋友有一点点的疼惜,都不会被这么多人骂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d2253aa0690fdbd9.jpg)
可冷血真的是掩盖不住,我听说住在罗生门的鬼因为害怕人性的凶残而逃走。
刘鑫目前为止公开发声过的内容里,没有对凶手的谴责和愤怒,没有对失去朋友的难过,更多的是浓墨重彩的描述江歌性格的缺陷,江歌妈妈的种种不是。
这件案件发生到现在300多天,凶手依旧没有被宣判,原因竟是刘鑫不愿出庭指证。
看下来就觉得,江歌的死好让人难过啊。到最后她朋友表达的也不过是这些让人心寒的东西。
如果说法律是为了正义而伸张,为了惩恶扬善而制定 。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带来的恶果相当于百次犯罪。
03
没有法律责任的你不代表无罪释放。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那本经典的救赎之作《追风筝的人》,就是那句经典台词“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出处。
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之子哈桑从小一起长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在一次风筝大赛中,哈桑为了给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被他人强暴。而和它情同手足的阿米尔,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却始终没有伸出援手。
甚至后来,阿米尔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逃避良心的谴责,诬陷哈桑偷了他的表和钱。书中写道——"那是我想要的,要继续生活,要遗忘,要将过去一笔勾销,从头来过。"
而这个故事的现代版就是“江歌和刘鑫”。
好朋友为了自己受到伤害,可是自己,却为了逃避内心的不安,将好友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然而小说与现实不同的是,后来的阿米尔为了赎罪抚养了哈桑的儿子,但是现实中的刘鑫却依然在惺惺作态,在她最新的微博里,还在指责网友煽动群众以量制胜。
这件事并不是个例。
2004年10月23日,一载有19名乘客的巴士在行至丰乐镇时突发险情,掉入了水深达5米的池塘中,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了刺骨的冰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尽数救出。而他本人,却在这次事件后染上肺病,全家举债治疗,因无钱治病不得不离开医院等死,最终不幸去世。
患病期间,金有树数次求助,却无人理睬。
他救了19个人的命,却没有人来救他的命。
2009年10月24日,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湖北荆州宝塔河江段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迅速手拉手组成人梯,伸向江中救人。但因水情复杂一人突因体力不支松手…最终,两小男孩获救,而在人梯最前端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 在遗体打捞时,个体打捞者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000元的捞尸费!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1faaeda875f942e5.jpg)
2017年5月,一名叫杨帆的医生在自家小区的电梯里碰到了一名抽烟的老人,因为电梯是公共区域,且出于职业敏感,便上前劝阻老人不要吸烟,并与老人发生了言语争执。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
根据物业的监控,两人无发生任何形式的肢体接触。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2861402880e4508f.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512f33e3f52b379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5584b856bcbc471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1b49d157f9c8df82.jpeg)
老人的家属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坚持认为这次意外死亡,老人自身心脏病是其一原因,杨帆的劝阻也是一个原因。
对此,杨帆表示自己若是知道老人有心脏病,从一开始就不会劝阻了,但他从不认为这件意外是自己的错。事后,老人家属将杨帆起诉至法院,要求杨帆赔偿40+万元。
法院一审的结果判决杨帆赔偿1.5万元,截止发稿日目前二审还在审理中。
04
如果善良终究被践踏,换来的是冷漠是敲诈是伤害……那么生而为人,我真的怕了!
我们每个人都愿善意被眷顾。但“愿”字就是一种期盼和渴望,什么时候善良也被划分到稀缺资源?
如果“宽容”是个褒义词,如果被伤害了的人要大方得体才能被接纳,那么谁来告诉那些坏人无缘无故践踏别人的心是错的呢?
最害怕的事情是被逼着原谅。
我理解江妈妈的愤怒,我也理解网络上网友的谴责,如果是我,这一刻,我也不想原谅。
我知道事情发生后只需要一个流量明星公布恋情,社关注热点就会迅速转移。
而阳光下的罪恶被遗忘了,也就被原谅了。
在新闻的浪潮里,我们最后还是会忘记“江歌案”,就像我们当初忘掉了很多网络热议事件一样,终会有新的热点新闻出现。
但是我想对刘鑫说:做错了事难过内疚也好被谴责也好,这些都该受着。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被原谅被谅解,有些事本来就不值得被原谅,跟大不大度没关系。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我想对网友说:我们都知道“见义勇为,帮助弱者”,这是常识。但有常识不代表有底线。“底线”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
我想对媒体人说:有很多公众号微博以不正的三观来宣判事件,用激烈的言辞裹挟真相。记得我上新闻学概论的时候,老师第一节课讲的就是张季鸾的“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现实是目前为止连央视都无法做到,当然媒体人犯错的可能太大了,即使每人头上顶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你们还是掌握着社会的生杀大权,你们或许能够推动一次不着调的司法改革。我害怕这种无上的权力,一点的偏激一点的狂妄一点的谬论都会带来无法想象的致命的后果,尤其是舆论导向用道德裹挟出的司法——“人民情感认同”。你们想想这,多可怕……“人民赞成的就是对的,以暴制暴也无可厚非?”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4a297b602032d655.jpg)
我的一个学法的朋友曾经吐槽我“你们学新闻的掌握着话语权,简直相当于巫师的手杖。”是啊,掌握话语权的人通俗说算得上是意见领袖了,朋友圈转发的那些头条大号少说也有上十万的粉丝,想想电脑对面如果坐着一个思想层次略低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抠脚大汉写着一篇与真实偏驳的文章,那影响力想想也着实可怕。
理智告诉我发酵在网络中的案情不是法院案卷里的真实,它不会讲究事情清楚证据确凿。但还是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个案子不公 ,确实在法律上的责任与道义上的责任一直是一个很难平衡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法律制裁一个犯罪的凶手,却无法制裁一个在道德上犯了错的人。每次遇到这样的事都试图靠网络舆情来改变审判,用网络舆论谴责在道德上犯了错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可悲吗?什么时候网络上的大号也充当起了审判长,那么法制社会就会像空中阁楼岌岌可危。
最后,当事件热度褪去被淡忘时候,刘鑫继续自己的人生,江妈妈走出丧女之痛,我多希望终有一天善良不再是期盼是愿许,多希望江妈妈能够为江歌争取到凶手应得的审判。而我们的法律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江歌,一路走好。(蜡烛)
谢谢你带给这个世界一丝温暖 ,天使应该去了更好的地方。愿你的善良不被辜负。❤
文:二乘以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7156285/f37d871166f706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