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教亦有道

注意力障碍典型案例分析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32人  迟玉龙
注意力障碍典型案例分析

        昨天接待了一位妈妈来访。据妈妈叙述说,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在学校里闯了祸。起因是课间时,一位女同学在收作业,挡在了过道上,男孩用脚碰了一下女孩,示意女孩让一下,哪知女孩顺手给了男孩一巴掌,被激怒的男孩接着还了一巴掌,正好被班主任老师看到了,班主任老师平时就对这个男孩不满,经常当众批评他。老师看见这一幕,立马发火了,对着男孩说:“你敢再打一下,我看看?”男孩的自尊受到了挑战,又抬手打了一巴掌。这时候老师也感到颜面扫地,大闹着喊来了校长和一些老师。后来,双方的家长也都来了,包括班主任在内,众多老师齐声指责男孩,声称面对这样顽劣的孩子,要打110报警,男孩恶狠狠地说:“110随便打,就是别再让我出来”。女孩家长不顾男孩家长的哀求和赔礼道歉,毅然决然地打了110,惊动了警察。处理结果是男孩被家长带回家停课反思。

        据妈妈叙述,这个男孩从上小学开始,在课堂上就坐不住,会有一些小动作,调皮、喜欢打闹,经常被老师批评,妈妈也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训一顿。妈妈回来后,一般都是对着孩子一顿指责和讲道理,希望孩子能够尊重老师、遵守学校的规矩,然而孩子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小学时,妈妈曾经怀疑孩子有多动症,也带孩子检查过。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脾气变得非常急躁,有时会发火,表现得越来越难管了。

      经过2个小时地深入沟通,逐步清晰了孩子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孩子从小是奶奶帮着带,在一岁六个月的时候,由于奶奶身体原因,无法照料孩子,这时候,经常是奶奶跟姥姥来回换着带,后来,时间不长就送幼儿园了。刚送幼儿园的第一周,孩子哭闹地特别厉害,不愿意去幼儿园,过了一周后,逐渐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在3岁之前,安全感还没有建立,这时候送幼儿园,孩子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内心里是非常恐惧和无助的,孩子通过哭闹的方式,希望能够让爸妈知道自己的绝望,但是由于爸妈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仍然坚持送幼儿园,造成了孩子内心安全感非常不足。妈妈说,孩子现在还对幼儿园里,当初带他的老师念念不忘,经常会过去看她,这也反证了,孩子当时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有这么一位老师照顾他,那种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感受,深深地刻在了他的潜意识里。

      孩子的不安全感造成了他后来进入学校后,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孩子也想认真听课,但是他做不到注意力集中,在大人们看来,这样的孩子是在故意多动。其实这就跟孩子不是故意发烧、故意感冒、故意生病一个道理,孩子也不是故意要多动,他自身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好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就生气,其实我们应该心疼才对,心疼孩子想做好,但是做不到的痛苦。这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不安全感、爱的匮乏感,进入到了自己的潜意识,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他的内心无法安定下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无法融入到群体中,经常出现逃课等现象,其实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他的潜意识支配的。

      班主任老师不了解孩子多动的原因,已经对孩子种下了一个顽劣的印象,所以也是经常当众批评孩子,让孩子的自尊心备受打击,孩子一直承受着一种压迫感。遇见这次事情,老师的话语将孩子激发到了一种无意识状态,孩子为了维护自尊,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说出了一些过激的话语,这是因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情感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也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共同指责他,将孩子推向了危险的悬崖边上。

        通过沟通,妈妈认识到了造成孩子目前状况的原因,我建议她先去跟班主任老师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告诉老师造成孩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把责任主动承担在自己身上,希望能够得到班主任老师的谅解。然后再去跟校长沟通,为了孩子的未来,绝对不能把这么一个孩子推向社会,那样有可能会彻底毁掉一个孩子的前途,应该尽快让孩子回到学校。同时建议妈妈学习一点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背景,提高自己的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无条件地爱孩子,多鼓励孩子,少批评、指责孩子,应用“亮点原则”,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让孩子找到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