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姆》天地的起源讲解3
原文:
派龙王罗阿玛,去到虚空里,种了一棵梭罗树。树生四枝杈,一杈生四叶,四片叶上四朵花。这棵梭罗树,是所有树木的祖先。白天不开花,夜晚白花鲜。
派撒赛萨若埃①,到一千重天上,种棵梭罗树。树生四枝杈,一杈生四叶,四片叶上四朵花。花开红艳艳,万颗金针刺双眼。树花白天开,日日花开照虚空。
白天和黑夜两朵花,轮流在虚空间开花。白天开花是太阳,晚上开花是月亮。太阳花开月不明,月亮花开星不闪。两花替换开,花花难相见。千年花不落,万载花鲜艳。
派涅侬撒萨歇②,在虚空中撒星辰。抬头望星星,数也数不完。夜晚眨眼睛,星光亮闪闪。
注释:
①撒赛萨若埃:众神之王涅侬倮佐颇的长子。
②涅侬撒萨歇:众神之王涅侬倮佐颇的次子。
讲义:
鲁迅说:“神话大体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
《查姆》创造了一群形象生动的神,他们由神仙之王涅侬倮佐颇召集共同商量造出天地来。
这群神,是彝族史诗中比较完整、丰富而又很富有个性特征的一群神。可以这么说,《查姆》又是一部十分丰富而又生动的神话叙事诗。见之于书面记载,其意义也就可想而知了。
《查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彝族神话故事会。在这个章节,就收录了《神奇的梭罗树》《太阳金姑娘,月亮银儿子》的神话故事。
现在,让我们来理清一下神话人物的分配工作吧。
前面讲过:涅侬倮佐颇召集了众神仙一起商议共同创造天地,有天王地王水王等等。派龙王罗阿玛种一棵梭罗树,派长子种一棵梭罗树,派次子撒星星。
这好像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我们不妨抛开创世论从人文来入手思考。首先,把涅侬倮佐颇看成是一家之主,把龙王看成是家主的兄弟,把其他神仙看成是这家人雇佣的员工。这样一来,我们就好理解了。
这种认为重要的工作,当然是家里人来干了。树大从根起,龙王先种下一棵梭罗树意味着代表黑暗的夜晚。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种一棵梭罗树代表着白天。
彝族先民认为是先有时间观念,先有日月才有天地的。星星,是次子掉下梭罗树的叶子撒在虚空中变成的。两棵树代表了两个家族,从彝族分宗的观点上来看。
彝族先民认为万物主要是在夜间生长的,于是先种月亮树。月亮和太阳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我简单一点地讲讲“万颗金针刺双眼”。
太阳姑娘胆子小,不敢在夜晚出来为大地送温暖,白天出来很多生灵都盯着她看。她害羞了,就不想出来。格兹天神于是就给了她数不清的金针,让她刺看她的眼睛,她才出来送暖。
彝族先民天真的幻想,我们要尊重。毕竟,在那远古的时代能猜想先有日月星辰已经很难得了。
盘古的身体变这变那,上帝真主创造一切,造物主造物神等等创世纪,远远不如彝族先民猜想的创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