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记忆旅行·在路上生活里最后一片净土

天子地放飞

2017-11-21  本文已影响129人  书叉脸困觉猪2
天子地放飞

    01

    山色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深色的丝带,拴住了乡村的暖色,拴住了游人的心房。

    天子地。

    旋转水车,青板石子路边水声稀哗;天子客栈,高处木房上一整排咸肉飘香;黄绿水潭,齐肩扶栏旁青春倩影莞然。

    02

    拾级而上。

    随处可见,老去的虬枝横斜在长条的大石块上,顺着山坳涓涓而下的,多处汇成小水滩或小潭,虽有枯枝败叶散乱其中,终是一泓清泉,别有一番山野的真实与纯粹。

天子地放飞

    抬眼处,一丛箬叶,青青的叶,细细的干,繁密或稀疏的枝节隐藏在亮翠的无名叶片下,透不过去。而辛劳的山民,总遍迹于山野,采摘搭工棚,编斗笠,包粽子,用箬叶包粽子,既清香又可口,别有风味。

    道旁,有几处让人惊艳的大石桌、小石凳,青斑色的,在整齐的小石块地面上,显得古朴自然,若不是雨水淋湿,倒是很想坐坐。这些石块,每一块都是孤独而自由的,都在静默中等候,等候各自的知遇。几处石桥,均是用山木铺就的路面,搭手处,是新砌成的原木,在山色青灰中显得分外醒目,人在一旁留影,在树影婆娑映衬下,也颇有几分现代气息。

天子地放飞

    探身过去,身前,几片小花伸张枝桠将细碎的花蕊儿送到呼吸里,淡淡的,让人回想的香。而紫藤萝,则大朵大朵地簇拥在细长的高枝上,似乎花期已过,低垂摇坠。

    忍不住地,还有一根长竹片对接着的小水沟,细细的伸出来,撑起它的是一根枯树杈,那么担当的悬空横着,下面是零散的青苔藓类,任山泉叮咚。是哪位细腻多情的山民,在山野世外,给人如此的温馨浪漫?看一眼,掬一口,一切疲倦,烦忧都会被忘却。

天子地放飞

    一起来的徐姓家长告诉我,那高矮细疏,常在山边小溪旁舒展身姿的,是传说中的野荞麦,不知是真是假。

    渐窄的石阶下,树冠伞形的青枫,姿态俊秀,瞧,这片近百亩的青枫,顺着山势,列队整齐,蔚为壮观的。

    而今天的雨是沉默的,不缠绵,而且善解人意,断断续续,在大山深处,枝繁林密,山涧哗啦,在抬头炫目的天际间徘徊。

    孩子们早已不在视线之中。连着喘气的抬步,衣衫透湿,把外套脱下,搭在手边,但我觉得并不费劲(源于平时的踢球、打球锻炼),继续招呼大家向上。

    突然,下隔着几道山弯,传来惊呼声,“快来,有人晕了!”大家停下来,扶身,递水,掐人中,急忙着。还好没有什么大碍,歇息一下,缓缓就好了。这倒也提醒着久居办公室的人们,平时确是需要多运动,多锻炼,增强体质哦。

    03

    “前面的洞都是我弄的。”

    搭话的是个当地老人,精干,爽朗,花白胡须,年近六旬,戴黄色工程帽,穿解放鞋,嘴角噙一支烟,抬起的手臂摆弄着充电钻。他边走边饶有兴趣地向我们介绍,当然都与“天子地”,“天子洞”有关,自豪之气溢于言表。安静的山林里仿佛有天真的孩子,暂且忘却了脚下的沉重与湿透的衣衫,心随抬头悠远的天空自由自在的徜徉。

    04

    上到顶是“天子洞”,脚步就短暂地凝固在这里,稍微歇一下,寒意已风干了衣衫了。

    这里有阁楼与小屋,几个衣衫老旧的民工,在修缮,其中两个坐在新铺成的木制廊道长凳上抽烟,另外的一个在拌泥,一个在刷窗。慢条斯理的民工,对我们视而不见,像一群不理世事的闲散老爷。

    十几个孩子正在这里,吃零食,喝点水,聊聊天,或是在等我吧,寒意渐起,但此刻多少平添了若干暖意。

    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原来是一只灰白的大鸽子在平地里踱步,啄食。哪家的,怎么会游荡到这深山密林处,许是这里才是它最好的栖息之所吧。又有人忍不住甩了东西过去,一受惊扰,它很不情愿地飞到屋顶上,独自逍遥快活去了。

    05

    走过五六百米的隧道(其实挺简易的,连石壁上的广告灯还没有什么内容呢),黑幽幽的,拍照的效果并不好。“天子洞”之名,缘于宋朝开国皇帝刘裕出生在此的传说故事,这里的喀斯特地貌,用“别有洞天”来形容是不为过的,“四柱擎天”,“灵芝仙山”,“海螺顶石”,“仙人对弈”,“八仙朝拜”,“企鹅戏雪”,“玉佛塔”,“天子故居”,大自然用刻刀镌刻出的上百组钟乳石艺术品天然组合在一起,却为罕见,惟妙惟肖地,让人目不暇接。竖井式的溶洞,落差达百余米。孩子们很喜欢,这里照一张,那里拍一下,又合影的,想必是连瑶琳仙境都没有去过。这又让我不由自豪起来,不错,不虚此行啊。

天子地放飞 天子地放飞 天子地放飞 天子地放飞

    出“天子洞”百来米,是个山间原木制的高台,近处,吐翠落芳的花草,吸引着女孩子们,忍不住跑上坡去,她们从来没有懈怠过年年岁岁的绿翠,我似乎已听到了一种尽量按捺着的欢乐的声音。放眼望去,远山在迷蒙与苍茫中,云翳间清风袅袅而上,道路延伸,青草芳香,百花白色,千树千姿,万物万岁。

    张开双臂,我,闭上眼睛,听风滑过。

    孩子们忍不住三两组合起来,摆弄各种poss,兄弟们也在这难得意境旷远的山野高处合影。

天子地放飞

天子地放飞

    06

    终于开始下山了,没有人坐索道,走着。

    道旁偶见亭台轩谢,为游人歇脚之用,倒也算体恤。而坐观其中,见竹林遍野,不知名的树木繁杂翠绿,令人心境旷达悠远。

天子地放飞

    半山腰间,听到泉水叮咚响,让人身心舒泰。走进,是个亭子,抬头,浓荫深处,一绺绺水线,丝丝缕缕,清秀纤丽,飘洒而下,妩媚动人。孩子们呢,已远在拐弯后的山道里,他们一定也曾在这里驻足聆听,享受山泉的清凉与美妙吧。我久久地注目,怀着认真虔诚的态度,轻轻地触动、撩拨着它们,忍不住用双手捧起,掬一口,清凉可人,它们让我的内心一时变得无比潮湿喜悦,暧昧幸福。

天子地放飞

    07

    回到山脚,客栈商铺游离其间,孩子们虽是自带干粮零食的,也付些碎银,再积蓄点能量。

    已是11点半,已来不及玩准备好的游戏,也许,结束是最好的选择。

    08

    带着春愁,像一个普通的孩子,在青翠欲流的春山游荡,我们是慵懒的。只有在慵懒中,我们才会有东坡式的耳得之成声、目得之成色,那是在自然中的领悟;我有我的领悟,而你,也有你的领悟。

    而写作,不就是文字的行旅么。

天子地放飞 天子地放飞 天子地放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