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用了14年?其实不是的……
出发: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
到达天竺国:唐僧说已经过十四年。
驿丞闻言,方才定了心性问道:“国师,唐朝在于何方?”三藏道:“在南赡部洲中华之地。”又问:“几时离家?”三藏道:“贞观十三年,今已历过十四载,苦经了些万水千山,方到此处。”
八大金刚把唐僧师徒送回唐朝,唐太宗问起,唐僧回答经过了十四遍寒暑,唐太宗也说过,已经到了贞观二十七年。
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唐朝贞观纪年,只有贞观元年~贞观二十三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当年五月,唐太宗去世,六月,太子李治即位,就是唐高宗,下一年(650年)是唐高宗永徽元年。
唐僧在路上,没有钟表,没有日历,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天气的变化来确定经过了多少年,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走了多少年,经历过的寒暑是多少呢?
1贞观十三年
九月望前三日,出长安。
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
正是那季秋天气……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
两三日,又至河州卫(大唐的山河边界)
秋深时节,出离边界,进入虎穴(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到达两界山/五行山,收了孙悟空
腊月寒天冬,朔风凛凛,到达鹰愁涧收了白马
2贞观十四年
光阴迅速,又值早春时候——到达观音院,遇到黑熊精。
走了五七日,正是那春融时节——到达乌斯藏高老庄,收了猪八戒
(又走了)有个月平稳,猛抬头见一座高山——浮屠山,学习了《多心经》
夏景炎天——到达八百里黄风岭
光阴迅速,历夏经秋——到达流沙河,收了沙僧
光阴迅速,又值九秋,进入西牛贺洲
3贞观十五年
在路餐风宿水,行罢多时,忽见有高山挡路——到达万寿山,看到“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进入五庄观
师徒别了上路,早见一座高山——白虎岭遇到白骨精
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丘——走到碗子山波月洞
4贞观十六年
又值三春景候——到达平顶山莲花洞
5贞观十七年
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秋)——敕建宝林寺(乌鸡国)
此时唐僧说已经过了四五年了。(可能是第五年,时间上经过了4年。)
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
秋尽冬初时节,但见
霜凋红叶林林瘦,雨熟黄粱处处盈。
日暖岭梅开晓色,风摇山竹动寒声。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余,忽又见一座高山——号山遇到红孩儿
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到达黑水河
6贞观十八年
师徒们过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来。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到达车迟国
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到达通天河
脱却通天河寒冰之灾,踏白鼋负登彼岸。四众奔西,正遇严冬之景,但见那林光漠漠烟中淡,山骨棱棱水外清。师徒们正当行处,忽然又遇一座大山——太上老君的青牛精
7贞观十九年
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西梁女国子母河
一路无词,又早是朱明时节(夏),但见那:
熏风时送野兰香,濯雨才晴新竹凉。艾叶满山无客采,蒲花盈涧自争芳。
海榴娇艳游蜂喜,溪柳阴浓黄雀狂。长路那能包角黍,龙舟应吊汨罗江。
他师徒们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忽又见一座高山——遇到草寇,假孙悟空
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到达火焰山
借得纯阴宝扇,扇息燥火过山,不一日行过了八百之程,师徒们散淡逍遥,向西而去,正值秋末冬初时序——祭赛国九头虫
8贞观二十年
正是时序易迁,又早冬残春至,不暖不寒,正好逍遥行路。忽见一条长岭——荆棘岭
脱出荆棘针刺,再无萝蓏攀缠。四众西进,行彀多时,又值冬残,正是那三春之日:
师徒们也自寻芳踏翠,缓随马步,正行之间,忽见一座高山——小雷音寺
三藏四众,躲离了小西天,欣然上路。行经个月程途,正是春深花放之时——稀柿衕
洗污秽之胡同,上逍遥之道路,光阴迅速,又值炎(夏)天——朱紫国
9贞观二十一年
别了朱紫国王,整顿鞍马西进。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师徒们正在路踏青玩景,忽见一座庵林——盘丝洞
打开欲网,跳出情牢,放马西行。走多时,又是夏尽秋初,新凉透体——狮驼岭
话说孙大圣用尽心机,请如来收了众怪,解脱三藏师徒之难,离狮驼城西行。又经数月,早值冬天——比丘国
10贞观二十二年
比丘国君臣黎庶,送唐僧四众出城,有二十里之远,还不肯舍。三藏勉强下辇,乘马辞别而行,目送者直至望不见踪影方回。四众行彀多时,又过了冬残春尽,看不了野花山树,景物芳菲,前面又见一座高山峻岭——无底洞
唐三藏固住元阳,出离了烟花苦套,随行者投西前进。不觉夏时,正值那熏风初动,梅雨丝丝,好光景——灭法国
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豹子精
下了隐雾山,奔上大路。行经数日,忽见一座城池——天竺之凤仙郡
此时光景如梭,又值深秋之候,又有一座城池——玉华县
11贞观二十三年
(正月初七八)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去有五六日程途,又见一座城池——金平府。到达金平府,已经是正月十三(春)。
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我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俱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个金灯桥,乃上古传留,至今丰盛。老爷们宽住数日,我荒山颇管待得起。”
一路平宁,行有半个多月。忽一日,见座高山——百脚山布金禅寺
第二天——天竺国
他师徒们西行,正是春尽夏初时节:
清和天气爽,池沼芰荷生。梅逐雨余熟,麦随风里成。草香花落处,莺老柳枝轻。
江燕携雏习,山鸡哺子鸣。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
说不尽那朝餐暮宿,转涧寻坡。在那平安路上,行经半月,前边又见一城垣相近——铜台府,府后有一县叫做地灵县
师徒们夜宿晓行,又经有六七日,忽见一带高楼——灵山脚下玉真观
第二天——到达灵山
用时10年还是14年?
在传经之会散了以后,观音菩萨向如来汇报,取经共计一十四年。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
按唐僧的说法,到天竺国已经过了14年了,但是按照经过的“寒暑”统计,应该是第11个年头,而且玉真观金顶大仙说出了观音菩萨在“十年前领佛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人”。
孙大圣认得他,即叫:“师父,此乃是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他来接我们哩。”三藏方才醒悟,进前施礼。大仙笑道:“圣僧今年才到,我被观音菩萨哄了。他十年前领佛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人,原说二三年就到我处。我年年等候,渺无消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
大仙的说法,与唐僧师徒经过的“寒暑”一致,可以认为,唐僧数错了。
贞观十三年唐僧从长安出发,贞观二十三年再次回到长安,历时10年。【以上,依据《西游记》原文推测,与历史和宗教无关。】
欢迎关注公众号“代写明信片寄达600个城市”,发现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