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中国式看病第十四篇)
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快乐是事半功倍的催化剂;在灰头土脸的逆境里,快乐是背水一战的助推器。我知道,快快乐乐的人生,哪怕再短暂,也比臭眉苦脸的一百年更有意义。《快乐》•天堂里没有痛
我想,任何正常人都是不会排斥快乐的。无论是在四季如春的大地周游,还是在风暴肆虐的海洋航行,快乐像那高悬天际的北极星,总是指引着幸福,给人生路上每个旅人带来无尽的希望。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快乐是事半功倍的催化剂;在灰头土脸的逆境里,快乐是背水一战的助推器。
我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快乐。不只是为患者排忧解难带来的成就感,我更期待治病救人过程中医患互动产生的愉悦。每次看门诊,我都希望患者能高兴点,自己也能开心点,不要让烦重的工作和压抑的心情完全占据整个工作的时间。今天,在门诊进程过半头脑愚钝稍感眩晕腰背酸痛的时候,我开始打算和往常一样停下手头的工作,到走廊里转上七八分钟。再看一个就可以暂停了,我鼓励着自己。
一家四口应着我的喊号声进来了,看样子应该是三世同堂。儿子头发花白,推着八十二岁的老人宽大的轮椅显得老人身形瘦小。尽管老人安稳地坐在轮椅中间,媳妇还在紧紧地跟在一侧以防老人滑倒。孙女年轻,冲在前面,号签还没递到我手里,就侧着身子对老人说,
“婆婆,你跟医生讲嘛,讲你怎么不舒服嘛。”好一个体贴的孙女。
“我胃痛半个月了,医生。”老人家人虽清瘦需要坐轮椅,神志却是异常清醒,她指着自己上腹部说。
按套路问询病情,结合老人间断隐痛的特点和一年前胃镜及近期外院一系列结果考虑慢性萎缩性胃炎。现在还需要排除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病。
“我想做个胃镜,医生。”老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医生,我婆婆想做胃镜,她这么大年纪,可不可以做嘛?”她孙女急切的问道。
“不是可不可以,是需不需要哦。”我想纠正她的观点,检查项目是根据诊断的需要来选择,而不是可不可以。“我觉得老人家不需要这么频繁地做胃镜……”
“我要做胃镜。”老人坚决地打断了我。
“老人家,你没必要做啊。你今天做了,结果应该还是胃炎,回来我还是给你开胃炎的药,做胃镜太浪费了,没有必要哦。”我面对老人耐心的解释。
“婆婆,医生讲了,不需要做胃镜。”孙女也配合我的工作俯下身子给自己的奶奶讲道理。
“我要做胃镜。”老人很坚持。一家人无奈地看着我。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做胃镜吗?”我问老人。
“她是专门从延安坐飞机过来做检查的。”孙女突然插了一句话。延安到重庆少说也有一千公里路程吧,我不禁暗自佩服眼前这位八十岁高龄老人的决心。
“我看我得胃癌没有,得了我就好安排后事了。”老人考虑得挺多的。我知道她的担心几乎没有可能。
“那怎么办呢?”我踌躇不决地望着老人。
“要不我们举手表决吧,看看谁同意你做胃镜,好吧?”我突然灵光一现说出这个想法。包括老人在内的所有人在几秒钟之内都听明白了我的提议。
老人的眼光睿智地从每个人脸上滑过,看着所有人都纹丝不动笑盈盈的看着她。老人慢慢地举起了右手,又抬起左手,然后把两只手尽可能的举过了头顶。
那一刻,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老人也捂着几瓣稀疏的牙齿无声地仰面笑了,白色的头发飘来荡去,煞是可爱。
随后家人陪着老人去做了心电图。没过多久,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回来诊室,神色轻松。结果无大碍。我按慢性胃炎给老人开了处方。
“以后多久做一次胃镜啊?”老人还是不放心。
“你这个病不要太担心胃癌了,你现在八十几,你高高兴兴的,一定能长命百岁。”我微笑着回答。
“托你吉言,我就活到一百岁。”老人掩着嘴笑着,一家人愉快地说完谢谢回去了。
其实我并不能确定老人的寿命。但是,我知道,快快乐乐的人生,哪怕再短暂,也比愁眉苦脸的一百年更有意义。
《快乐》•天堂里没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