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成长记32之因敌变化示神奇

2024-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心香专栏

虎行似病,鹰立如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都是收藏内敛之意)

这是道德经里面的智慧思想。太极拳的产生和练习就有这些渊源。

这些渊源可以从杨氏太极大师杨澄甫弟子李雅轩先生拳论里面找到些消息,便于练拳者理解。

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应在藏神养气上用功,不宜专在肉体上苦求,如崔某之拳,专在柔劲上苦下功夫,发劲上死找,这证明他不是高手,李某某是崔的老师,这证明李崔皆不是好手也。

老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就是说在不发劲时是百无所有,也就是极柔软也,在发劲时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所有之劲打来,这就是所向无敌,极其坚刚也。

“练拳时是松、甚至是虚无的,遇到外力了,对方的力有让“松无”显现出妙用,才是太极拳的精髓。”

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示”不是“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