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娘子传奇》里唱的竟是黄梅戏?
这张“中老年表情包”的代表作,可能是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款表情包了。但你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谁吗?答案是:韩再芬。她是黄梅戏传承人,图片上的造型是她在现代黄梅剧《公司》中的造型。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清朝时期,黄梅频繁的洪灾,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荒,他乡行乞生存的需要。这就促使了黄梅戏由黄梅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扩散。
邢绣娘
邢绣娘(1749-1818),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
绣娘出身贫寒,从小与兄嫂一起出门卖唱,因扮相俊俏,唱腔甜美,出道不久便赢得了“不要钱,不要家,要听绣娘唱采茶”的美誉。她的歌喉婉转,音韵悠扬,深受民众喜爱。
乾隆二十九年,黄梅发大水,父病故,兄嫂携她和两岁侄子到江西卖唱。景德镇一个花花公子,见绣娘年青貌美,要纳她为妾,后在四川拳师吴荣帮助下,才逃回黄梅。回到家中,她就匆忙嫁给小时候订就的“娃娃亲”丈夫梅火望。成家后,一心收徒唱戏,组建班社。
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期间,在苏州她第一次为乾隆献艺。
乾隆三十一年,因为丈夫被歹人所害,为报仇她风餐露宿奔波京城,用唱曲方式告御状。最终,贪官污吏遭到严惩。乾隆皇帝被其婉转动听的曲调和生动逼真的表演所打动,亲笔题写“黄梅名伶”。这是她第二次为乾隆献艺。
从京城一路卖唱回家后,回到娘家跟兄嫂生活,农闲时搭班唱戏,工小旦,以扮演《蔡鸣凤辞店》中的卖饭女、《上天台》中的祝英台、《白扇记》中胡金莲等小旦而闻名。又相继获得“北方梆子有二,黄梅调子无双”和“不接京城大戏王,愿请黄梅邢绣娘”等美誉。后来族长要将她卖给当地一个富户作妾,绣娘只好再次逃离黄梅,到安徽唱采茶戏谋生。期间和戏子王耀文(汪永贤)结合。
乾隆四十五年邢绣娘与丈夫在安徽省青阳县离九华街约30华里的杨家河村正式安家落户。那一年乾隆第五次下江南,在扬州,邢绣娘第三次为乾隆献艺。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期间,也是在扬州,邢绣娘第四次为乾隆献艺。
嘉庆二十三年,邢绣娘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葬在九华山。
邢绣娘是清乾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调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乾隆皇帝御赐为“黄梅名伶”,堪称一代宗师。
严凤英
50年代,严凤英的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自此以后,黄梅戏才真正从地方戏剧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会演,是严凤英事业走向辉煌的重要一步,这次汇演直接为1955年电影《天仙配》拍摄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影的播映,黄梅戏从安徽省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变成了全国皆知的剧种。
从1953年到1965年,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也不断腾跃,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
文化大革命中,严凤英被迫害自杀,年仅38岁。死后还被军代表以寻找“特务发报机”为由,割开喉管,挖出内脏。
严凤英虽然只活了38岁,但她对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影响极为深远。没有严凤英,黄梅戏或许仍然能够发展,但不可能在全国众多剧种中迅速崛起。
随着《天仙配》轰动海内外,港台电影界在一段时期内大量出现“黄梅调”电影。1964年,香港邵氏公司以一部“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席卷了台湾市场,此后,涌现了《花木兰》、《宝莲灯》、《鱼美人》、《西厢记》、《万古流芳》、《新陈三五娘》、《三笑》等多部优秀作品,直到1977年林青霞演完《金玉良缘红楼梦》,黄梅调电影才告一个段落。这些“黄梅调”电影为黄梅戏在港台和海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家熟悉的92版《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插曲,其实也是黄梅调。直到21世纪,仍时有港台电影中穿插有黄梅戏(或带黄梅戏风情)的唱段,如王菲、梁朝伟主演的《天下无双》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安庆师范大学为黄梅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黄梅戏三代代表人物:严凤英,马兰,韩再芬。
严凤英:《天仙配》,《牛郎织女》。
马兰:《龙女》。
韩再芬:《女驸马》,《小辞店》。
严凤英:《女驸马》《牛郎织女》《天仙配》
韩再芬:《女驸马》
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uwono1RHE1WQYqsItH_bQ
提取码:k9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