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如何享受社交

2015-10-21  本文已影响285人  又饿又困
《痛恨社交的人如何享受社交》

大概一个月前中饭休息时去Barnes & Noble 书店随便转转,在打折区看到了这么一本书(封面照片见上),好吧,就算是鸡汤书,也不得不说这书名实在是抓住了我眼球。拎起来看了看,依照鸡汤书30分钟阅读法,5分钟之内我就决定把它收了,内容简洁明了,观点鲜明,具体行动上的小建议都还实用也很make sense, 更别说这么合理的也就不到一顿午饭的价格。

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一个UPenn 心理学本科 Connell MBA 的美女姐姐,坦言自己是非常内向同时type-A的人,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本质上非常孤独的一项运动),有自己的consulting 公司(“Only Connect Consulting" 一听这名字咋就这么外向呢),工作要求每周2-3次的讲课/培训,号称自己是个很喜欢并享受社交的人。怎么听起来都是这么不能够的事情啊。。。但是神人就是能让这种貌似特别矛盾的事情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了,而且解释起来合情合理,让人信服也有可操作性。

首先两个非常重要的常见的误解观念(stererotype )要打破,第一个是什么是社交,社交最需要什么样的性格特质;第二个是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内向,内向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还有为什么这些特点是特别适合社交的。这两个根本问题说明白了,解决了,其他行动上的小技巧(tips/tricks)就都是水到渠成的练习和实践了。

什么是社交,社交最需要什么样的性格特质

印象中的社交都是一群人闹哄哄的拿着酒杯或饮料,总有高谈阔论者谈兴正浓,总有些安静的(很可能是极为不自在的内向的人)尴尬的听着(心里骂了一百遍无聊或者后悔了一万遍为什么要来,现在想走也不能走。。。)。终于熬到聚会结束后回到家,往往就是极度的疲惫空虚,还深刻后悔浪费了时间同时给自己贴上“不适合社交”的标签,下次更不愿意出去。

但这是真正的社交么?书中一句话点醒了我:“Real networking is connecting". 真正的社交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给双方都带来积极的影响。社交中越是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建立起来的联系就越有价值,适应性越强,给双方带来的满足感越高。

所以真正的社交需要什么?需要真诚的建立连结。那什么样的性格特质能帮助达成这个目的?

1.善于倾听,关于active and engaged listening, 讲这方面的东西太多了,这里就不涉及细节,大原则是你真的感兴趣对方的话题(这个也不太好装,而且你敢不敢兴趣,敏感(甚至不太敏感)的人一下子就能从肢体语言看出来)。

2.善于问好的问题,(同样在真感兴趣的前提下)问合适的问题让对方谈兴更浓,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听到被了解被尊重。

3.善于表达适当的共情,比如 “在***样的困难情况下,一定很生气/害怕/恐惧吧,你还能把***做的这么好,真是了不起 or 你当时做出那样的举动,虽然貌似很冲动,但大部分人都会忍不住那么做吧!”, 同样,原则是真诚,尊重不judge 对方的感受。 Judge 别人的感受 -- “你怎么能这么觉得呢?” 几乎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大杀手。每个人的感受(emotion)都有存在和被尊重的权利,质疑别人的感受是最不靠谱的一类质疑。

内向的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为什么这些特点特别适合社交

再来说说啥是内向人,Susan Cain 2013年的一本《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not stop talking》中有很多特别好, 全方位的对内向的解释(这个也绝对是一个值得另外专门写写的话题)。简单说,内向的人一般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所以他们需要更安静少刺激的环境来保持自己的最优状态。内向的人习惯于先想好再开口说话(外向的人更倾向于用说出来的方式来帮助思考,所以有时候会给人“说话没过大脑”的印象,因为往往是确实没过。。。呵呵,绝没有一棒子打死外向性格的意思,外向的优势太明显,但不是本书/本文的重点); 内向的人想东西做事一般都更深,更专注,相比之下外向的人思维更发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内向的人需要一个人的独自时间来给自己充电,休息,而外向的人需要和别人一起的集体活动和互动来充电和休息

针对上面说的三条成功的社交需要的特质,和内向人的特点,不难推论出为什么内向人在性格特质上有优势了吧:

1. 内向的人更善于倾听,因为他们想从中得到更细节更深层次的了解(天性上的喜欢深入一个问题);

2. 内向的人更善于问好的问题,因为他们想的更深,更多,容易让对方觉得有种“问到点子上了”的被理解的感觉;

3.内向的人更容易共情(但倒是未必更善于表达,自然真诚的表达需要练习),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群更敏感,感情更丰富,并且对自己和别人的感受都体察更深/更细致的人,对别人的感受很容易“感同身受”。

行动上的建议

这本书上的原则上的大方向上的三步建议就是 "pause", "process", "pace"。

Pause: 倾听和观察,不多说了,发挥内向性格本来就擅长的东西,包括倾听对方说的内容,和通过对方的语调,肢体语言,来体察对方的感情和态度;

Process: 继续进一步发扬,发挥第一点,同时process的结果往往是非常好的提出更深一层的问题;

Pause:这个太重要了,适当及时的给自己充电(可以想象自己和外向的人比就是一个电池在社交场合更耗电的手机,呵呵,比如我的手机,肿么就是电池用的比别人快:))。不要过分强求自己,不要忽视自己累了的信号,提前计划中间的休息时段(比如找个最远的没人的厕所,比如溜出会场外去转一圈 -- 呵呵,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没人的厕所的作用,很多著名的内向的public speakers 都承认厕所对自己充电过程的巨大不可磨灭的地位), 允许自己提前退场 (累过劲的人怎么都不容易表现好的,想想自己太累了心情不好,发脾气或者没耐心的经历)。不要让自己的电池低过了warning level 才充,这样很容易进入有点恐慌的状态。另外一种简洁的表达也可以是,我们不重数量而重质量!

不过各位看了这半天,一定会想,纵然姑且承认以上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去所谓社交也不是光做个点头虫,不停微笑的说 “好”,“然后呢?”, “真有趣,那你对***怎么看呢?” 总得要有点自己知道的,想说的,能拿得出手的“干货”来交流吧?太对了,这就到了“干货”准备阶段了。

第一个是说什么?也就是所谓自己觉得拿的出手的干货是什么,这个显然每个人背景经历不同,因人而异。但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大概每个人都经历过不管是自己,还是看别人在聊到真正喜欢的话题时,那种激动,兴奋,两眼发光,唾沫横飞也不自知(好吧,这是个要注意改进的地方:-)的情景吧,这种状态特别真诚而有感染力的。所以说什么,应该是自己真心关心,喜欢,有热情,愿意与人分享的内容。

第二个是和谁说?显然是对自己的话题同样有兴趣的对象,如果很快发现了对方的心不在焉,尽快收手,找个借口(关于借口这本书也有专门的“经典实用借口”列表,实在太贴心了!),救人救己。

第三个是怎么能说的好呢?大家多少都曾经有过别人问道“你最近怎么样啊?做什么项目呢”,特别是假设问的人还是个公司过道偶遇的隔壁部门老板,自己老板的老板;或者出去开会碰到的业界大牛恰好坐在自己边上了(大牛也是人,也时常有来晚了找不到座位的时候),哪怕是自己天天做的项目,熟的不能再熟的领域,喜欢的技术/项目,是不是也语无伦次的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说八道什么?解决方案的答案貌似简单,但也不容易,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没有人第一次就说的好,也没有人没经过好好思考和准备就说的好。怎么准备和练习?1. 写下来(尤其是我们这样子很多时候需要用英语同时母语又不是英语的人),根据对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来决定是一字一句,还是只写要点; 2. 根据可能的不同听众对象类型,准备不同的版本,一般来说大多情况下是两个版本,一个是为你这一行里面懂得人说的,你可以说更多的“行话”和不用担心对方听不懂;另一个是为不太懂这一行的人说的,尽量避免“行话”。第二种情况(非行话版本)会用到的更多些(当然也看具体情况)。一个原则是尽量去确认对方的反应,现在行业细化的越来越严重,很多大方向一行的人很可能也不知道你具体的小方向,所以不要做过多的假设对方懂,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最近看到了两句话着实喜欢:Simplicity is another form of sophistication. Being simple is an art. 3. Speak it out loud before hands. 对着镜子练习说(这个开始的时候可能实在是感到很诡异,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很多人/地方都推荐过),或者找到值得信任的不会judge的亲朋好友说。 关于长度,除非是特别预定形式的发言有时间长度要求,这种所谓“寒暄”类型的介绍,一般不推荐超过一分钟,或者准备个一分钟和五分钟两个版本,确定对方听完一分钟的还想继续听,那再说5分钟的,而且这个时候往往对方真感兴趣会有更细节的问题,那就要靠平时更多的积累练习的发挥了。但是这也就成功启动了我们想要的更深入了解, connecting 模式了不是?

最后,还落下什么了么?

非常有意思的几点,觉得放不进上面的三部分中的。

1.从黄金原则到白金原则。黄金原则是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要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白金原则是,体察了解对方是什么性格类型的人,用对方希望/喜欢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她。这个进阶不容易,需要很多努力,观察和经验,同时还要有act out of your own/true characters 的下一个层次上的成熟和准备。(也是一个可以说很多的话题,这里不展开了,Prof. Brian Little 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著,有兴趣可以看看他的主页 http://www.brianrlittle.com/

2.了解并找到适合内向的人的社交活动,比如去做志愿者,有个特定的角色和任务,更容易让内向的人和别人开始沟通;比如提前有详细活动计划的机会,像上课,discussion group with pre-specified topics/schedules; 比如speed mentoring, 这个最近参加过,很有意思,也另外说吧。大原则是能够多少有提前准备/了解内容的机会,同时自己能有更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说话机会(就可以不需要打破头的费劲,还有总也插不上话的感觉)。完全开放式的即兴的话题/活动可能在开始更难有connecting建立联系的感觉,特别是一群外向的人统治了话语权,内向的人刚想好要说什么怎么说,话题已经进入下一个了,这类容易frustrated 的场合,在初期建立信心阶段可以适当避免。

3.有具体的实际的目标,比如在这个3天的会上要认识2个人并且能建立更长时间的联系,这个目标比收集40张名片,回来名字和脸都对不上有意义的多。Less is more!

4.纯粹我最近个人的体会和经验,出去开会的话,如果参会人有两类:“只会说英语的”和“还会说中文的”:)把硬骨头放在尽量早的时间,上午/中午和English speakers 聊, 毕竟我们还有更多的电池/能量去不仅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去做本来就不太容易的事情(去和“陌生人”聊天),而且还要有做好双语模式思考/说话的准备。当然如果语言不是问题,同样也可以适用到其他方面,比如先和比较难对付的,对我们脑力体力要求比较高(不管什么原因)的对象交流。下午/晚上再和容易些的,我们觉得更舒服的人来沟通。

最后,简单的结语,所谓的“社交”可以和很多本来的想像样子不一样,“社交”最终的目的在于 "connecting"; 内向的人身上很多内在的特质是社交过程中非常宝贵并且需要的. 希望一点分享能让更多内向的人受到些启发和带来行动上的改变,让我们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社交,来享受社交和它给我们带来的更深层的 connectedness.

附:如果有人感兴趣这本书里面更多的关于怎么应对尴尬问题,如何转移对方对自己的注意力(自己不想要的注意力),怎么在social events 之前之后之中利用一些小技巧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我会另外总结列出来。这篇主要方法论哈,思想上先想通了,行动上的小技巧都是mechanical steps 了 (当然这方面的练习也很重要,绝对没有discount 它们的意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