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慧星

[Day7-林佳] 书摘:关于理财与耐心

2017-10-17  本文已影响1人  Lincoln佳

理财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没有之一)

很多人遗憾学校里不教理财,这其实也不怪义务教育体系的设计者。

细想想,关于大多数人不会理财这个事实,“学校里没教”其实并不是理由,因为学校里教的他们也没全学会。

关于那块著名的棉花糖……

1970 年前后,斯坦福教授 Wlater Mischel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棉花糖测试”。

每次实验时,屋子里只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和一名实验者,孩子坐在小桌子前,桌子上只有一个盘子和一个摇铃,盘子里有一块棉花糖。实验者对孩子说自己要到隔壁屋子“干活”,如果孩子想吃这块棉花糖,就摇铃,实验者马上会回来,孩子就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但是如果孩子能忍住不吃,一直等到实验者“自己回来”,那么孩子可以吃两块棉花糖。

多数孩子当然忍不住诱惑,等不及 15 分钟,就吃掉了那块棉花糖。只有 30% 左右的孩子“拼命”忍住,最终吃到了两块棉花糖 —— 这些孩子才 4 岁,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自控能力。

这个实验并未就此结束,后面的二十多年里,除了 Wlater Mischel 之外,也还有很多人都做了跟进的实验。最终的结果多少令人震惊:

能抗拒诱惑、有足够自控力的孩子,长大之后,SAT 成绩都要平均高处 210 分;而整体来看,他们的生活质量都相对更高。

回来说说理财的事儿

理财的困难与矛盾来自于:

很难很早开始,等开始的时候已然已经太晚

所谓理财,这个定义比较合理准确: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 —— 这其实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

棉花糖实验的跟进实验中,研究者发现,贫穷与自制力差有很大的正相关。这也很容易解释:

贫穷意味着说诱惑显得更多、更大、更明显。

年轻人相对是穷的,于是,相对来看需要更多的自制力才能抵制诱惑。

这其中重要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时间感受的不同。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等待一年,相当于等待他已经感受过的“一生”的 20%;对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说,等待一年,相当于等待他已经感受过的“一生”的 2% —— 难易程度之间的巨大差异可想而知。

Joachim de Posada 在 TED 上的讲演中提到:

告诉一个四岁的孩子要等十五分钟才能享受他说喜欢的东西,就如同告诉我们大人,“我们两小时后会给你送咖啡过来”。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理财的理由:

1.父母本身就很可能并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活动;

2.基数太小的时候,“利息”什么的看起来很没劲 —— 就算上学的时候学过复利计算;

3.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验到结果 —— 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等待的时间显得更长;

4.诱惑就在眼前,且显得更大;

大多数年轻人对“理财”的定义理解错误,以为“理财”是需要去银行排队才能干的事情(在中国的银行排队……你懂的),而不是“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

如果你还没开始,那就从现在开始罢。反正都来得及。

投资理财的成功与否,本质上来看,与一个人是否聪明关联是最小的。因为它事实上所需要的知识相对简单,会加减乘除,会做简单的调查比较即可。它最难的地方有两个:

1.对自我的把控

2.对风险的把控

这两个都是可习得的,且习得之后不可逆的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都是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习得的技能。

Walter Mischel 在他的书中提到他是这样通过训练提高四岁的小孩子瞬间提高自制力的:

“你把这张桌子想象成一个大画框,这个盘子和这块棉花糖都是画中的东西,其实吃不到的……”

仔细观察那些不通过提醒就能忍住的孩子们,他们最常用的做法就是“转移注意力”:站起来四处溜达,或者坐在桌子底下哼歌…… 而那些忍不住的孩子,几乎共同的特征就是死盯着那块棉花糖看 —— 结果就是“诱惑显得越来越大”。

转移注意力,是抵御诱惑的一种常用有效手段。

这其实也是后来理财成功的人常用的手段。他们会尝试着骗自己,把那些定期存款或者股票投资当作“已经丢了”,尽量不去想它,不去看它。这跟聪明与否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有时候,骗骗自己也挺好的,不是吗?)

关于对风险的把控,与智商、与遗传没有关系

它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失败、通过自己的教训、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获得的东西;在书上看过,听别人说过,根本没用。

所以说,理财这事儿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年轻的时候理财虽然难,但即便发生风险,损失的不会太多 —— 因为本来就没有太多。等可管理的财富多了才开始学习,一旦损失,就肯定惨重。在那种情况下,尤为可怕的是: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结语

1.自控与自制,是可以习得的。并且,一旦习得,就不会失去。这才是关键。

2.开始学习理财,可能也是改善自制力、自控力的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