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 CSS元素显示模式
一、块元素
常见的块元素有<h1>~<h6>、<p>、<div>、<ul>、<ol>、<li>等,其中 <div> 标签是最典型的块元素。
块级元素的特点:
① 比较霸道,自己独占一行。
② 高度,宽度、外边距以及内边距都可以控制。
③ 宽度默认是容器(父级宽度)的100%。
④ 是一个容器及盒子,里面可以放行内或者块级元素。
注意:
文字类的元素内不能使用块级元素
<p> 标签主要用于存放文字,因此 <p> 里面不能放块级元素,特别是不能放<div>
同理, <h1>~<h6>等都是文字类块级标签,里面也不能放其他块级元素
二、行内元素
常见的行内元素有 <a>、<strong>、<b>、<em>、<i>、<del>、<s>、<ins>、<u>、<span>等,其中<span> 标签是最典型的行内元素。有的地方也将行内元素称为内联元素。
行内元素的特点:
① 相邻行内元素在一行上,一行可以显示多个。
② 高、宽直接设置是无效的。
③ 默认宽度就是它本身内容的宽度。
④ 行内元素只能容纳文本或其他行内元素。
注意:
链接里面不能再放链接
特殊情况链接 <a> 里面可以放块级元素,但是给 <a> 转换一下块级模式最安全
三、行内块元素
在行内元素中有几个特殊的标签 —— <img />、<input />、<td>,它们同时具有块元素和行内元素的特点。
有些资料称它们为行内块元素。
行内块元素的特点:
① 和相邻行内元素(行内块)在一行上,但是他们之间会有空白缝隙。一行可以显示多个(行内元素特点)。
② 默认宽度就是它本身内容的宽度(行内元素特点)。
③ 高度,行高、外边距以及内边距都可以控制(块级元素特点)。
四、元素显示模式转换
转换为块元素:display:block;
转换为行内元素:display:inline;
转换为行内块:display: inline-block;
五、元素的显示与隐藏
类似网站广告,当我们点击关闭就不见了,但是我们重新刷新页面,会重新出现!
本质:让一个元素在页面中隐藏或者显示出来。
1.display 属性
display 属性用于设置一个元素应如何显示。
display:none ;隐藏对象
display:block ;除了转换为块级元素之外,同时还有显示元素的意思
display 隐藏元素后,不再占有原来的位置。
2.visibility 可见性
visibility 属性用于指定一个元素应可见还是隐藏。
visibility:visible;元素可视
visibility:hidden;元素隐藏
visibility 隐藏元素后,继续占有原来的位置。
3.overflow 溢出
overflow 属性指定了如果内容溢出一个元素的框(超过其指定高度及宽度) 时,会发生什么。
visible:不剪切内容也不添加滚动条;
hidden:不显示超过对象尺寸的内容,超过的部分隐藏掉;
scroll:不管超出内容与否,总是显示滚动条;
auto:超出自动显示滚动条,不超出不显示滚动条;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想让溢出的内容显示出来,因为溢出的部分会影响布局。
但是如果有定位的盒子, 请慎用overflow:hidden 因为它会隐藏多余的部分。
- display 显示隐藏元素 但是不保留位置
- visibility 显示隐藏元素 但是保留原来的位置
- overflow 溢出显示隐藏 但是只是对于溢出的部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