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雨鱼水

缘起

潮汕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在意过的人都莫名的和这里有着联系。高中某个十五,好朋友和我说他家元宵之热闹景象,那是我第一次想要去那里看看。大学后,接触到了更多的潮汕人,这群人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奇妙的情愫和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能来源于一种他人的对比塑造,也就是「见到了各地的人才发现自己家乡有着如此之好的文化保存和美食」。

也很神奇,身旁好友从高中的揭阳为主转移到了潮州为主,而更加传统的潮州古城似乎使得潮州人有着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和去发掘家乡事物的好奇心。这次的“一拍即合”也算终于圆了我的一份执念,就这样踏上了去潮州的路。

从高铁往窗外望去,很明显感受到进入潮汕地界,井然排列的民居横窜在大地之上,整齐的厝角头给人一种舒服怡然之感。

观感

开始在潮汕老城区的小巷中闲逛,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观感由此而来。自行车、摩托、三轮穿梭在本不宽敞的小巷中,新旧民居交错在街上,平矮的房屋里坐着怡然的居民,飘香的香火或许就出现在下一个转角,肉铺菜篮侵占着房屋的门口与街巷的两侧,周遭是听不懂的语言来回传送着声音。叮叮哐、叮叮哐……欢迎光临潮州。

同伴说仿佛穿回了台湾的眷村,而我也有回到台南小巷之感,仿佛下个街口就有一只猫躺在栏杆上慵懒的晒着太阳。小城永远都是最柔情的存在,能唤醒内心对闲适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憧憬,这里比台南少了一份文艺,却多了一份生活的质朴。

即使我最讨厌的摩托车在这里川流不息、很多难以接受的食物在这里时时出现,但绿灯一变大片摩托车突然发动的律动感还是让视觉为之兴奋、街头小巷卤味和各种充斥着神奇配料的食物还是搅动着我的味蕾,给予这片土地新的观感。

香火丰盈的开元寺、层层叠起的湘子桥、闲适悠然的滨江长廊、人头攒动的牌坊街……在这座小城漫步张望、在三轮车上恍如孩子般兴奋、在路边小摊吃下一片狼藉、在客栈被五年级的弟弟用围棋碾压智商、在秋千上聊天至深夜、种种的种种,赋予了这里新的人情味和记忆。

民俗

本就是冲着正月十五民俗来的,当日一早被牌坊街的锣鼓队喊醒(恩、并不早)。街旁已堆满了人群,舞龙队打头阵来回翻动、长长的翎子随着锣鼓的声音而晃动、布马舞踩着韵律欢欢喜喜的跳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跟在队伍后面欢呼着、十五的热闹缓缓拉开……

上元节自古代始便是夜晚的欢愉之节,虽如今张灯结彩灯市熙攘之气消停了不少,但夜晚仍是元宵佳节的重头戏。将家中年年相传的灯笼带去祠堂点亮、祭拜,以保香火不断;手持自家灯笼跟着“营老爷”的队伍环绕全村,也是一个亲朋好友人情交流的过程;在祠堂再拜抢得双数潮柑回家;在啃甘蔗中寓意节节高升……灯火点亮了村庄、也点亮了人类对交往的渴望。

从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二十八,全潮州大大小小的地区都借由“劳热”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祭拜安康。我们有幸参与了一场这样的全村盛宴。村中锣鼓队从八点开始至下午一两点,在炮竹声中走过村里大大小小的街道;新婚男士在村里忙碌的身影仿似将好运传给每一个人;大大小小的祠堂前摆满了祭祀供品、祠堂里的全新装扮以及门外的潮戏都彰示着今日的重要;隆重的“劳热饭”更是将亲朋好友系在一起谈谈近来状况……在此日走过村中,耳旁还是听不懂的语言,真希望自己也可以随意的打着招呼、话着家常。

也许是一直觉得传统习俗在我身上已经基本看不到痕迹了,所以总是尽力的寻找这个缺失的部分,踏在潮州村中的街道上,眼睛所看到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的崇敬之心、看到的是新时代中的坚守和保留、看到的是每逢佳节真正的内涵——人与人的交往。不知道时代的发展会带走什么、唯希望那点人情味不会这么快的消散。

究竟是驿站还是分店

你磨的豆浆是甜还是咸

明天是腊月儿还是新年

谁斗胆第一个吃了螃蟹

有语言没宣言

福字儿要倒着写就念尊严

一瞬间几千年

汤圆儿喝两碗就能不思念

红笼灯挂牌楼

夕阳下蒸什么拌葱油

有人来有人走

心中的河永远向东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